学生登录
识 别 码:
学生姓名:
     忘记识别码
2019年小学一年级新生生活指南
2019-03-11 15:49:11 点击率:45121

2019年小学一年级新生生活指南

第一部分:一年级新生生活指引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它们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幼儿园的小朋友以保育、游戏为主。小学一年级则以培养独立生活与自主学习为主。成为小学生后,无论是在独立生活还是学科知识的习惯方面,学校都有了硬性的规定。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这种变化下,会表现为:精神上和体力上的承受程度明显增加。也就是说他们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责任感(或者说压力感”)。因而,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孩子就会产生厌恶、畏惧情绪,甚至会哭闹不止,拒绝新生活的开始。特别是寄宿制的孩子,学前辅导尤为重要。因此,家长要给入学前儿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上学做好必要的准备。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生活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做好两个准备 
 1
、心理准备:为孩子们树立自豪感。广外外校是一所让外校学子备感荣誉的学校。每一个新入校的孩子,都是通过自己特别优异的表现,才有幸成为了一名外校的小学生。请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树立这种荣誉感。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比如男孩子的家长,入学前,作为爸爸,可以鼓励他:男儿流血不流泪。或者为孩子们准备富有勇气的书籍,为孩子们的心灵植入榜样的力量。教给孩子们与人相处,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外校,孩子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受到老师们全方位的关注。但他们毕竟是开始集体生活了,所以学会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要把对老师的信任,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孩子,为老师与孩子们日后的相处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2
、物质上的准备:孩子住校时所需的生活日常用品、衣物、鞋袜以及学习用品等。这些各班生活老师会在开学前为大家准备一个物品清单,请大家按照要求准备就好了。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常言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将有益于孩子的终生发展。孩子的品行与言行,孩子的自理、自立与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形成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不要有怕让孩子吃点苦,总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动手做事情太可怜的想法,自己包干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不给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常言道: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但锻炼了孩子,提高了自理自立的能力,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留下自己的空间去磨练,相信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展翅飞翔。 
三、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的优点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父母喜欢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他人孩子的优点作比较,这是很不明智的。每个孩子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孩子的能力、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因素形成,如:家长的言传身教、学习时段的起点不同,家长的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方法等。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每个孩子到达终点也都会有差异,但只要孩子都满怀信心地往前跑,就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份成功和满足。所以,别总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家孩子的长处,而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志向和兴趣做合理的要求和期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才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始终生活在快乐、有成就感的状态中。 
四、让孩子独自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孩子收拾文具,替孩子背书包,这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使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逐渐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许多孩子走进校园以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状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往往领着孩子去找老师或同学理论,甚至为孩子打抱不平。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成长的路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会忍受生活中碰到的坎坷,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诸多不如意。这时,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面对,去解决,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形成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相反,如果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会使孩子遇事畏缩不前,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从而给孩子成长造成障碍,这当然不是家长们的初衷! 
五、入学前孩子需要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会单独睡觉;会正确使用竖刷法刷牙;会用毛巾洗脸,会自己洗头、冲凉;便后会正确使用纸巾;会自己穿脱鞋袜衣服;知道东西要分类放;会自己收拾房间、书桌、书包;知道要不乱动别人的东西;不随手扔垃圾。 
六、孩子最基本的自护能力 
 
身体不舒服会及时告诉老师;会简单描述身体不适的症状;在校园里不私自行动和无故乱跑;任何事情都会先报告老师,然后再行动;会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讲给老师听;不把家里的信息随便告诉陌生人。 

第二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区一日流程

一、日程表

   

        

  655

  起床

  715

  晨炼

  730

  早餐

  800

  早读

  1030

  课间餐

  1200

  午餐

  1250

  午休

  1400

  起床,整理完内务后可吃自带的水果或牛奶

  1430

  上课

  1640

  二课时间,没有上兴趣班的孩子由生活老师带着在校园内活动或回寝室学习内务

  1700

  晚餐

  1750

  冲凉,冲完凉后吃自带水果或牛奶。也可看书、下棋、打电话等

  1900

  晚自习

  2010

  宵夜

  2055

  晚休

 

二、饮食 
学校一天共有五个餐点——早餐、课间餐、午餐、晚餐、宵夜。

  餐点

  供应食品

  早餐

  包点,鸡蛋,粉或面,流质食品(周一至五轮流供应粥、豆浆或牛奶等)

  午餐

  五菜一汤(周一至五的菜谱挂校园网上)和适量的饭

  课间餐

  包点,牛奶(周一三五轮流供应酸、甜、纯牛奶)

  晚餐

  五菜一汤(周一至五的菜谱挂校园网上)和适量的饭,餐后供应新鲜水果

 宵夜

  包点,粉或面,水饺,流质食品(周一至五轮流供应凉茶、绿豆沙、木瓜雪耳糖水或红豆沙等)

                   

孩子们每天的配餐,是学校请专业营养师为孩子配制的,做到了科学地满足小孩子每天成长所需的营养。 
 
进餐的方法是:老师组织孩子排队到保温箱前取饭,然后各自回到指定座位就餐。 

三、孩子的日常保健工作 
  
每天早、中、晚三时段生活老师会采取一看、二问、三摸的方式检查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送身体不适的孩子到医务室就医,并遵医嘱和按学校要求处理好病生,以免延误病生病情。 
  
生活老师会定时遵医嘱指导生病孩子服药并跟进孩子病情,会给生病胃口不好的孩子预定流质病号餐,如:肉丝或鸡蛋汤面或汤粉、粥等,尽量让孩子能吃饱、吃好。比如开学初,有些小朋友因情绪紧张胃口不好,老师们都会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尽量打些合口胃的饭菜给他们吃,保证孩子们的营养。 
  
生活老师会随天气变化指导孩子们增减衣物,避免捂冻出病,并让特别怕冷的孩子多穿衣服,对怕热和爱出汗的孩子,老师常会采用摸后背的方式检查衣服是否汗湿,以便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六、七岁的孩子生理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有些小孩子夜间偶尔还会有尿床的习惯,经向家长了解和开学初几天的观察,掌握情况后,生活老师会定时叫孩子起床上厕所。 
  
为了照顾好每位孩子,学校规定夜间生活老师和保育员要在宿舍陪孩子们晚睡。帮学生盖被子、压蚊账、叫尿、打蚊子、观察记录每个孩子的睡眠情况,给身体健康异常的孩子摸额头、探体温等等,必要的情况下会带生病孩子到医务室看校医,遇特殊情况会遵医嘱及时电话通知家长接孩子进行校外就诊。

四、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达标要求

(详见下表)

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安静就餐,吃饭不挑食,爱惜粮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合理有效安排时间,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交友习惯

接受别人帮助时,能主动向别人致谢。不争抢东西,相互礼让,同学间要相互帮助,能学到身边朋友的优点。尊重他人,真诚,分辨是非,大方,友好真诚。

健康习惯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有良好的用眼习惯。衣服干净整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

行为习惯

认识国旗,升国旗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不乱扔果皮纸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按顺序上下车,爱护花草树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用文明语言和行为与他人交往。

其他方面

集队做到快静齐。随手关灯和水龙头,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对待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辞。孝敬父母。为父母及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三部分:生活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寄宿生活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校后的适应生活情况,一直以来都牵动着外校人从校长到普通员工的心。这一点,无论你在外校的哪一个角落,都会从与孩子们相接触的员工们关切的眼神里,很直接地感受得到。那么,与孩子们饮食起居息息相关的生活老师们,是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帮助孩子们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的呢?外校在引导孩子适应寄宿生活方面,又有哪些自己的优势呢? 
  
首先说优势。外校有一支平均在外校工作六、七年的保育员队伍。在外校,她们还有另一个亲切的称呼——“外校妈妈小学部创办20年来,她们用爱心留住了一个个思亲念家的孩子,用母亲般的胸怀与博爱,温暖了一个个蓬勃的生命,用兢兢业业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教会了一批又一批不谙世事的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每一年,都有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是她们与孩子一起渡过的。那摸在孩子额头上的一双双手,那投向孩子每一点滴成长的慈爱眼光,是外校孩子最让人羡慕的成长的记叙。2009年,因事迹突出,外校一年级组保育员队伍获得了第一届感动外校评选活动的优秀团队称号。 
 
老师们在孩子们入校前后所做的工作: 
 1
、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 
  
每一年的秋季学前周,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入学准备会如期召开,一般这样的会议会有两到三次。在会上,生活总管、年级组长会就新生入学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周到细致的布置。一年级孩子的个人资料也会早早的发到各位老师的手上。 
    在入学的第一天叫出孩子的名字,这是每一年都会提出的基本要求。相信,外校的许多家长都会对老师脱口而出孩子的姓名留有印象。另外,老师们脸上自然而然的善意的微笑也会让许多孩子打消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2
、分散注意力 
   
开学前,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准备一些故事书、卡片、棋类和玩具给孩子。了解他的喜好,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老师们最常用的方式方法之一。许多孩子就是在做

3大手拉小手活动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他们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在外校生活了几年,他们的内务水平可以用得心应手来形容。这两个年级的孩子的帮扶实践,不仅让一年级的孩子提高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之间的交融与依托,还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的来自外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快地适应外校的新生活。


返回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