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穿越千载的美丽邂逅
——初二年级美文创作比赛获奖作品(三)
编者按:
曾看过一档简单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节目嘉宾许子东教授说:这个年代,书信正走向灭亡,但书信中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
也许,正是源于一种认同,我们初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组织了一次这样的活动——给你喜爱的诗人写一封信。
下面要与你分享的这几封信,作者只不过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抑或是乳臭未干的少男,但收信人,既有洒脱不羁的诗仙李白,又有精通琴棋书画的豪放词派代表人物苏轼,才情与豪情不逊男子的婉约词牌女诗人李清照……
数封书信,言辞之间,几分敬仰,几分思慕;穿越千载,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写给李白的一封信
初二(9)班王清莹
太白兄:
前者,兄之诗名远扬天下,小妹孤陋寡闻,闻得兄之佳作,油生崇敬意。今天真公主与吴筠引荐太白兄,圣上下旨,诏兄入京。小妹身居长安,翘首兄之尊荣,兄之词章,诚惶诚恐。
常闻兄醉饮胡姬酒肆,小妹虽不胜酒力,亦常顾于此店,为一睹兄之尊荣,一观兄之风雅。
诗凭酒兴,酒助诗兴,王孙公子一枝独秀,文人雅士独领风骚。自“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一出,长安文坛,轰动异常,自命风流之士蜂拥酒肆,队进队出,饮酒评诗,高谈阔论。惟兄大醉不醒,伏案抚坛,似有呓语,疏狂之态,与众不同。
胡姬酒肆自有兄常顾,尽会风骚,贺知章,官拜秘书外监,亦光顾酒肆,以诗相会,写旧作《蜀道难》,其势之雄伟,魄之并吞山河,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贺大人久誉文坛,亦赞不绝口,大赞“谪仙”,又引“金龟换酒”之美谈。江山代有才人出,诗词文章半有出自酒肆之中。
当兄金殿面圣,满朝文武无不恭敬。胡书吓番,获“御手调羹”之荣;醉写“清平”,有“力士脱靴”之戏。自此,疏狂需凭诗酒,交往必结名士,饮中八仙,诗仙最傲,天子呼来不上船。
圣上年迈,宠爱贵妃,奸人当道,腐败不堪,兄无意官禄,纵情诗酒。时光飞逝,惊觉不惑。初入京城,鲲鹏之志,步入仕途;归隐之心。来之为何,去之为何,人生匆匆,仙逍以充。
昔时胡姬酒肆,墨迹未干,作诗之人,千里之外。呜呼!余悔不曾拜会兄台,不曾乞佳作、论古今。万物皆是,一人独非。常徘徊于酒肆,忆往昔之风雅云集,时过境迁、世风日下,江山稳固否?隐士安好否?
今日上书,略表敬慕,以中有足敬者,不知男女之别为屏障也。盖小妹之兴感若此。
给诗人李白的一封信
初二(14)班谭璜
敬爱的李白大人: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一千年以后的中学生。今日有幸能写信给您。两三岁时,第一句萦绕耳边的诗,便是您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年只是单纯的朗朗上口,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从这手笔墨豪放的诗中感受到的,还有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便是我认识了解您的源头。
后来的后来,课本中渐渐出现了您的诗,《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无一不透露着您豪放豁达的性格。很多人都说你浪漫不羁,我想确实是这样。你笔下的诗句,透露着自由,没有官场之地的污秽,没有功名利禄的束缚,有的只是酌酒一杯,尽兴时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内心中向往自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我最喜欢的是《行路难》这首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狂傲洒脱,让我不禁一愣。当时的您,可能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您并没有退缩,而是借此荡气回肠的诗表达你内心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自己理想的无限追求。这不经让我想起了曾经那个消极的我。
曾经的我没有经历太多,总是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退缩,每次考试,我总是只看重表面的分数,却不分析其内在原因,只知道骄傲自满或伤心失落。偶然读到您的这首诗,末两句的积极气氛激励了我,那以后,我开始懂得分析内在,成绩也因此得以提高。借此,我又进一步了解了您。
世人眼中的李白是个浪漫不羁的人,而我眼中的李白,则是一个满怀志向,同时为此坚定目标,付诸努力的人,是我的榜样。
我的学习生活因了解了您而精彩,我本人在您诗歌的熏陶下产生了一种豁达的风格。同时我也相信,我今后的成长也少不了您的诗。
给杜甫的一封信
初二8班王小茜
子美: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我从小读您写的诗长大,却因为年纪小而没有感触。直到当我带着满身汗水站在山顶上,才开始理解您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着山脚下的风景,似乎平时看起来再庞大的东西都变得渺小,似乎我自己也变得强大起来。这也使我渐渐对您的诗以及您的身世性格产生了好奇。
您有着一颗真挚的爱国心,直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您因为关爱、同情老百姓,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然您没有写下夸赞自己的诗句,却无处不在体现您高尚的情怀。您虽与李白相识不久,却在李白面临危险是写下《梦李白》。赞赏李白的诗,关心李白的诗也数不胜数。您是如此的重情重义,令人敬佩。
当然,您的一生也非常坎坷。但您仍然乐观对待生活。尽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却也能产生“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想法。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道出了许多道理,一定也让许多曾经沉浸在消极思想中的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人们都说,您是写诗的圣人。而在我心里,您是一个近在咫尺的长辈。您无数的诗句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引领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给张若虚的一封信
初二8班唐欣琦
若虚:
说起诗,我所喜爱的,有许多首。而第一眼便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没有几首。而其中印象颇深的,就是您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照流君。”
这首诗有着“孤篇盖全唐”之誉。它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秀丽景观,诉说了一个人生哲理,饱含了天下所有牵挂天边人的心。而它,最吸引我的,是你字里行间里的寂寞之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轮明月,孤独的徘徊在空中,像是在等什么人,却又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您以大自然景象转到了人生图景。你视月为己,愁江水再急也冲不走你的哀思。
论孤独,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也曾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背对偌大空房,注视着月亮。我也曾想过,那轮每每只在夜晚现身的月亮,是否在等着一个人?它是否与我一样,这般孤独寂寞?我在心里,暗暗给它揣测了一个对象——太阳。在那段漫长时间里,我一直与月亮相伴,心念着这样是否就不孤独了。然而,到后来我才知道,月亮一直都在太阳身边,陪着它,抑或是,有它陪着。而当我明白这一事理后,我也想通了。远方那被我思念着的人呀,他是否也在思念着我?就好比月亮其实一直有太阳陪,我也一直有他陪。每每想到这,再大的愁绪也顿时烟消云散,豁然开朗。这不就是世间最美的事吗——你爱着的人也爱着你,你想念的人也在想你。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照流君。”我想,那月光,一定是照耀着的吧。定是温柔地盖在那人身上,寄去了你我浓浓的念想。
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是大自然的春光,而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你无着无落的离情,伴随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上。
从前,那寂寞,你亦是,我亦是。
如今,我却不再是了。
你借着落花流水残月,抒发着思归之情。
我借着落花流水残月,同寄对天边人的思念,却是洋溢着幸福的。
落花化泥更护花,流水漫漫映天涯,残月十五终会圆……我相信,前方总会有美好,在等我过去。
给苏轼的一封信
初二(8)班林英彤
东坡居士: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你是那月下的赏月者,是那”挽雕弓射天狼”的豪士,是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最喜你的词,虽不似易安词之婉约细腻,又不似李后主词之凄苦多愁,你就是那样自成一派。一个完整的你透过一句句或豪迈,或深情,或乐观的诗词展现给世人。
你的乐观令我们动容。在对亲人万分想念之时,你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劝慰家人与自己。你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你无不有着悲愤,有着感伤,更多的却是豁达与悲愤而笑的自嘲,你写下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当再次被贬至惠州,那个自古被称为荒凉之地的岭南,你却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写出你的随遇而安。你的仕途是不公的,是坎坷的,你却用自己的乐观在其中苦中作乐,活出属于你的一派精彩!
你的豪情令我们难忘。你乘一片扁舟来到黄州赤壁之时,那豪壮秀丽的山河孕育了你的壮志豪情,你挥笔一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你又在壮年之时,吟到:“老夫聊发少年狂。”豪情与报国之志使你在残酷的政治打击前,仍能谈笑风生,畅怀高歌,一切穿过千年,透过诗词,仍让我们难忘,
若你只是豪情便不为千年之人为你而倾倒,你的万分柔情同样让世人为之感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你们曾是恩爱夫妻,却因生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分别十年,你却犹记得她的音容笑貌,深情一片,宛然可见。你拥有的不只是面对世事的豪情,你那细腻柔情亦使世人动容。
夜已深,望向窗外,你穿过时光,在西湖边赞美道:“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月下与张怀民漫步言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那杯洒向江月之中的酒,洒过千年,洒进世人的心里。
写给李清照的一封信
初二5班黄弋珈
诗人李清照:
您好!
您的诗文已流传了千年之久,给我们华夏儿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着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我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文,那一句句颇有韵味的古诗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诗文的种子,并用知识的甘泉浇灌它,慢慢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幼时只会咿咿呀呀跟着别人读诗到已经能大概了解、理解一首诗,也从中体会到各种各样不同季节不同人在不同的地点,内心不同的思想情感,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而您的诗,正是这样把景与心连在一起,写出来的诗,自然又不失优美,优美又不失柔情,所以您也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这是极高的赞扬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到了您早年的作品《如梦令》,一边读着您的诗,脑中便会浮想起傍晚的那一幕幕,如一幅优美的画卷,颜色明亮又柔和,写出您无忧无虑的早年以及对
生活的热爱。我也好想在那样的傍晚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散步……
我发现我越来越对您的身世感到好奇,于是,我便上网查找关于您的身世的资料,发现您的人生也许并不如我所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您也经历了许多人生变故。
偶然中,读到您的一首《一剪梅》《醉花阴》,您的《采桑子》,这些幸福的发出盈盈微光的词句,我感叹赵明诚的幸运、幸福。但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只能用深痛的巨创来换取。您——一位与世无争的女子,为何却遭遇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的一系列打击?不过,万幸,您还有坚强,思念并不是您生活的全部,您还可以和朋友一起去散心,为走出悲伤而努力,我想您丈夫也希望您快乐如此吧!
给李清照的一封信
初二(9)班刘畅
李清照先生:
您好!
刚放下你的诗集睡下,我就梦见你了。你就像一缕清风,穿越了千年的风雨,飘进了了我的梦中。
梦中我看见豆蔻年华的你,俏皮可爱,青春焕发。你坐着小舟游弋在荷花池中,饮着小酒,唇边漾起俏丽的弧度,此番美景,酒不醉人人自醉,张口哼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身为当时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你是如此沉醉,享受大自然给予的世外桃源,实属平凡女子的生活乐事,难得。我多想成为你的朋友,与你同享,误入藕花深处的乐趣。我,喜欢你。
在重阳节这天,已为人妻的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又随口呤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示在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此三句得到陆德夫点赞。这岂止是赞,可见你是一个罕见的才女,爱夫思夫,忠贞不渝,多情的贤妻。这正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多想成为你的知己,陪在你身旁,轻拂去你的孤独与哀伤。我,欣赏你。
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弃城,壮士出师未捷身先死,金兵的侵略激起了你的爱国情感,流离失所的你迸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你不能像花木兰替父充军,亲手杀敌,你却拿起笔当作武器,呼唤更多人像项羽一样宁死不倔保家卫国。这种痛苦之后的坚强,其号召力不亚于奋战的先锋。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敬佩你。
你经历了表面繁华的南宋,经历了金人兵戈动乱不已的北宋,为此消除了你的睡意,眉梢间是你浓浓的哀愁,忧郁的清泪跌碎在泛黄的诗集里,青丝龙茸,再未梳妆打扮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正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懂你。
易安奇女子,足乐本平凡。金人铁蹄毁长城,国破之凄,家亡之痛,梧桐冷雨,点点泪。一杯孤酒,提笔作戈,救国之心,声声急。“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词人。我,赞赏你。
清照,你的诗词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每次都让我感动不已。梦醒,我知道你刚悄然离去,我会想念你的。
你坚强与不屈的背影是我学习并赶超的对象,你的才华与性情是我永远的目标!
深深祝福您。
给晏几道的一封信
初二7班李欣娱
致晏几道:
你好!
你,是家里的第七个儿子;你,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你,多为歌姬写词,黄庭坚说你“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浅情,是深情的对面,多情的你,却总是碰到“浅情人”,但是,当那人交暂情浅,别后杳无音讯,辜负了你的刻骨相思时,你却依旧如初,依旧一往情深,不疑不恨,独自忧伤,可见你的用情至深。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景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你总是多愁善感,很喜欢思考人生,欢会之时也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起彼伏回旋,在你心中形成大小不一的波澜。你总是在官场怀才不遇,昔日父亲晏殊的门生也不念旧情,“日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你说:“人生就是要做心中所期望的心中所欢愉的事,为什么总是要感叹时光流逝呢?”
年少的你鲜衣怒马,性情孤傲,才华横溢,但天妒英才,那混沌的世道,几乎把你一身的傲骨都抽离了。你细腻情深才华横溢;你至真至纯至痴;你也很任性,晚年你的家道中落,“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你说你要用沉醉换取悲凉,你不希望动人的歌声再撩起之心中的悲伤。我读到这里,多想化作你的知心朋友,与你对酒当歌,分担忧愁。晚年的你,不再轻狂了;晚年的你,在经历了许多风尘折磨后,悲凉已压倒缠绵;晚年的你,虽然有镂不可灭的记忆,但却已害怕回忆了;晚年的你,着实的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