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站在雪域高原

文字:朱传久供稿:高中部图片:时间:2016-09-12点击数:1531

 

 

题记

不知从何起,也不知是何种缘由,我曾有过无数次梦境:坐着火车到拉萨,站在雪域高原,俯视世界,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意境?……我当不了伟人,不够高大上,没有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式的豪情壮志。入藏很朴素,和无数同年龄人一样,只是为了圆梦、感受、体验。今年暑假,带着“无知者无畏”式的冲动与激情,抛开“理性与精算”,带着背包、拉着她,与好友一道,唱着“天路”,一路向西、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当代崇尚策划与精细化时代,循规蹈矩、犹豫不决已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标签,“原始冲动”成了一种奢望。我们曾有这样的感慨:一件事因利弊的两面性考虑太久、理性太多;完美的理想主义;规避一切风险心态……折磨人的身心,消磨人的意志,最后的结果:剩女产生,入藏破灭。

“我要去西藏”,是无数人的梦想。在当代去西藏,交通不是问题,有多条入藏公路,有青藏铁路,更可直飞拉萨;时间不是问题,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个人调休假应有尽有;钱包也不是问题,小康社会下的家庭收入支撑去西藏旅游应小菜一碟……唯独缺的是勇气和对“高反”的恐惧!

当我得意回到广州,享受奢侈氧气、再历蒸烤模式时,我至少想清了四件事:其一、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高原反应”(以下简称“高反”)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我们不能把个别极端事例,说成普遍现象,正如矛盾的普遍性不能代替特殊性一样。人生之所以处处有遗憾,不在于我们没有能力和水平,而在于没有尝试的勇气和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自己,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其二、饱尝美景,总要付出代价的。凡是绝佳风景,奇珍异宝,定是人迹难至、空气稀薄之地,正如主席所言“无限风光在险峰”。那种企图在舒适与安逸中领略世间美色,无疑异想天开。这正如电影的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要付出代价的。其三、上苍是公允的。平原与高原(东西部)各有值得自豪和令对方嫉妒的地方:平原氧气充沛,西部美景绝色;东部富饶人密,西部地广人稀;平原四季分明,高原一天四季;东部交通便捷,西部资源充裕;平原稻谷遍地,高原牛羊成群;平原炊烟袅袅,高原白雪皑皑……其四、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感悟,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比较,是一种历练后的回味。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磨难后才能体验真正的幸福。每每回忆那些入藏岁月,放映那些“高反与缺氧”的日子,心中充满快乐与享受,有时甚至有莫名的成功与自豪感!

 

 

一、青藏高原的“湖”

当广州到西宁的飞机落地时,意味着我真正开始了西部之旅。(在此以前我的真正西部是西安),西宁的风情有三:一是青海的植被、气候与土地,完全异于广东,开始有了苍凉与旷野之感;二是回族和伊斯兰教是这里的主要标志,不着回族服装好似另类;三是没有阳台与空调是每栋楼的共性,当广州蒸热难耐之时,正是此地着外套御凉之际。品尝当地小吃与瓜果,漫步于西宁的大街,观赏“青海大学”校园,感叹祖国之辽源,东西之差别! 

 

 

每年一次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加剧了游青海湖的热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400多米的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咸水湖,素有高原“蓝宝石”之誉,也是游客们踏上青藏高原必到之地。天高云淡下的湖水,绿得有点晕,青海湖美在辽阔、美在草原与高山之间、美在蓝天白云、美在经幡与塔寺,更是美在观湖的路上,这里有美不胜收的高原风光,更有文城公主赴藏途上摔镜而成“日月山”的历史传说。

 

 

高原湖泊是青藏高原一大特色,平均海拔4000多米“世界屋脊”镶嵌着大大小小“蓝色宝石”,青海叫“湖”,西藏称为“措”。当我们奔波于悬崖与江河旁,翻越海拔5100多米那根拉山口后,被称为中国海拔最高、西藏第一圣湖——“纳木措”在皑皑白雪和绿绿草原的映衬下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西藏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甚至雪山、湖泊、大江都寓意了神话传说,这或许是宗教的力量。

“纳木措”很神秘,环绕四周是保护她的雪山、滋润她的草地,她是羞涩的圣女,一年也难露几次真容,要见到她得依她的习性而定。有缘者她定会掀开那神秘面纱,无缘者休得见到她的真容,我们庆幸是有缘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她的芳容让我们一览无余,每每想到此,我们仿佛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如果说“纳木措”是大家闰秀,那么远在林芝的“巴松措”则是小家碧玉。“巴松措”是国家4A级景区,被称为“森林里的湖泊”,这里有另一番景致:雪山下是茂密的森林,森林环抱湖水,小桥廓亭、湖心小岛、碧水蓝天,显尽优雅别致,好一个“西藏江南”!

 

 

 

二、坐着火车去拉萨

有人说如果没有坐火车到西藏,至少有五成的缺憾,因为画在途中,景在路上!想当年青藏铁路开通之时,撩拨了多少人的心弦,一生中“坐着火车到拉萨”,在“天路”上行走又曾是多少人的梦想。

原来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当西宁到拉萨火车缓缓起动时,看着西宁的金色夕阳洒在附近的山脉和绵长的铁轨上,我惊奇大自然的馈赠,更感叹人类的伟大和当代人的幸福

 

 

 

车窗外是一幅幅风格迥异流动的风景区,是一幕幕放映的生态历史,窗里是游客们不眠而又好奇以及睁大了的眼睛;车窗外是一排排难得一见的“明星”,车窗内是拿着像机、永远拍不够的“记者”。此刻的人们,忘记了睡眠,忘记了身在何处,甚至忘记了我是谁

 

 

 

最先浮现在眼前的是传说中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荒瘠而又一望无际的原野,不知流往何处、也不知何时停止繁杂的小河,使人心生苍凉,仿佛我们到了月球。在这片无助、无望的无人区内筑路,我们的铁路工人要历经多少痛苦与磨难啊!

总算见到了国宝中的国宝“藏羚羊”,尽管转瞬即逝。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可能是 “可可西里”中寥寥无几的生命符号,它们是怎么生存的,是我脑海中久久的问号。

穿越无人区,大自然为我们呈现了另一幅画面:雪山来了,湖泊来了,草原来了,牛羊也来了,当输氧火车翻越5000多米唐古拉山后,广袤而又富饶的藏北高原大草原(又称羌塘大草原)到了,好一派藏北草原风光:远远的雪山下,丰满的草地上,湛蓝的湖水旁,大片的牦牛与羊群,时而还有藏民策马奔腾的身影!

 

 

窗口外有一条与我们如影随形的公路,就是鼎鼎大名的“青藏公路”,这条路应该是青藏铁路的兄长,承担着西藏对外货运量的80%,看到满载货物的一辆辆奔驰在浩瀚的青藏高原、最终消失在茫茫原野的货运车队,对劳动者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随着车窗外人类现代建筑和车辆的增多,特别是一座现代化的立交桥出现后(事后方知,这是拉萨唯一的一座立交桥),我想:拉萨,我到了!

 

三、两个“山口”和一条公路

藏区的每一个垭口我都充满了敬意,那根拉山口和米拉山口,是我此次入藏登上的最高的两个地方。号称生命禁区的那根拉山口海拔为5190米(仅比珠峰大本营低1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措;站在山口,遥望四野,顿涌雄浑、苍茫、辽阔之感。

 

 

米拉山口(即318国道经过米拉山时的山口),海拔5013米。这里是林芝和拉萨的地理交界处,由于米拉山海拔较高的隔绝效应,山口东西两侧景色完全不同,东侧是绿植茂密的林芝,西侧则干旱苍凉,反差极大。米拉山也是当地藏族人心中的神山。山口处有巨大的经幡柱,五彩经幡迎风飘扬,风马随风飞旋。见到飘动的经幡,看见牛头傲立在蓝天白云下,心中不禁肃然起敬于对天地的敬畏、对大山的敬畏!

从拉萨到林芝须一整天的车程,此路属蜚声中外的川藏线的一部分,尽管这里不是最险的一段,但会让所有经历者刻骨铭心,有劫后余生之感!

 

 

318国道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从成都至拉萨的川藏线全长2142千米,是318国道的一部分。此道四个之最:一为最美,是中国景色最美的一条公路,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平原、高山、峡谷、河流、草原、冰川、森林、野花、海子、雪山、湖泊、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美到极至,触目可及;二为最险,是中国最危险的一条公路,每年有20%事故率。走完全程将翻越10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跨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在大地和云端不停舞蹈,奇美与奇险并存;三为最风情。多民族地区、多样的民居式样、服饰衣着、民族风情、语言乃至信仰标志,让你沉浸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走廊里。四为悲壮。这是一条名符其实的英雄之路。19502月,10万筑路大军奔赴雪域高原。为修筑这条路,当年18军的2000多官兵牺牲在这条路上。

 

四、拉萨印象

阳光直射下的拉萨,离天那么近,就像一跳就会触到云端一样。这里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地铁,没有现代品牌log……但这里有与内地截然不同的风俗民情,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这里因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到拉萨必到大昭寺、八角街与布达拉宫,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是教徒们心目中的神

 

 

站在广场仰望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集寺院、政府行政机关、宫殿于一身的古建筑,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堡式的古建筑群。它由松赞干布于7世纪始建,经五世达赖喇嘛等历代扩建,成为现今所见规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身临其境,不由得感叹宗教和神的力量!

 

 

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为其五妃所建的五寺之一,大昭寺乃为尼泊尔妃尺尊公主而建,当时,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了释迦牟尼的八岁等神像,而汉妃文成公主则带来了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现为此寺镇寺之宝),数以万计的佛教徒们用身体丈量路程,历经数年,饱尝万难,就是为了一睹佛主十二岁等身像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藏族人的“圣路”。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有各式宗教用品,有唐卡绘画以及西藏各地土特产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另外,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的商品。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教几十年,尽管都在讲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宗教给人以如此震撼,给人以如此膜拜,给人以如此虔诚还是第一次感受,不到西藏是万万感觉不到这种影响与力量的。

没想到在西藏信教的人那么多,宗教已深入到每个家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百姓们每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烧香、拜佛、转经筒;没想到西藏宗教氛围如此浓烈,藏区几乎所有事务、设施都与宗教有关;没想到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党、政、军机关与宗教团体、组织相处得如此自然、和谐;更没想到文成公主在西藏百姓心目中有哪么大的影响力,以至于耗资七个亿专门兴建的“文成公主剧场”每天都在上演实情剧《文成公主》,剧情大气磅礴、催人泪下……为此,除了说拉萨是“日光城”外,说它是“信仰之城”、“宗教之城”也实不过分

内地人到拉萨,最深的印象除了宗教外恐怕当属当地驻军。众所周知,西藏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是祖国的边疆,当然也是民族敏感地区。其实在内地老百姓感受不到驻军的存在,但在西藏会时刻感觉到军队的存在并在军队严格管控之下:这里有四个事例:一是凡在公众场合,都会有荷枪实弹的哨兵在值勤,导游多次严肃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把士兵拍入镜头,否则……二是驻藏部队机构多,在拉萨街道两旁,随处可见不同军种的值勤哨兵,印有“哨兵不容侵犯”字样的保护岗时刻提醒过往的人们;三是到中印边界的“南伊沟”旅游,必须经过军事管制区,经士兵的检查并代为保管身份证后方可进入,如一人违纪,整车人须受罚。四是全国旅游可能只有西藏地区才有的特色:每辆旅游大巴必须配一名警察,警察必须全程陪同,否则旅行社出不了团。我们的跟车民警小X与我们彻底打成一片,一路狂侃,成了第二导游,为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对此感知,由于军队与警察的存在,可能游客不会那么随心所欲,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民族敏感地区,对于保护每一位游客的人身安全,是非常有益的,对此,我要为其点赞!

 

五、西藏有如此之地

西藏自然地理风貌有三类,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峡谷区,因而形成西藏旅游五大旅游区: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以珠峰为中心的登山探险旅游区;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主导景观的藏东旅游区;以神山圣湖为中心的藏西旅游区;以野生动物和草原风光为主的藏北生态旅游区

 

 

到西藏旅游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被“高反”折磨得异常痛苦后到达藏东南林芝地区,仿佛到达了天堂,“高反”瞬间消失;仿佛这里是平原,其实这里海拔也有2000多米;仿佛到了热带,其实这里还是有点寒冷;仿佛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到处是森林、河流、金黄色的青稞;仿佛这里通杀西藏所有美景!

 

 

林芝是个好地方。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东方瑞士”确是实至名归!不知广东援藏怎么最后落户林芝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定会惹来多少省、市羡慕、嫉妒、恨。

林芝有太多美色,但有两个地方非去不可,一为南伊沟;二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位于中印边界的南伊沟,处于军事管控区,其景色之绝、之美、之原始,实为罕见。南伊沟是喜玛拉雅山脉无数个美丽沟谷之一,有“藏地药王谷”之称,又有小江南之称,平均海拔2500米,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

 

 

沟内景色绮丽,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生态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湍急的南伊曲水在谷间轰然鸣响,翻腾的浪花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该景区既是民俗旅游点,又是生态旅游区。要不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我们美丽的南伊沟还能向南继续延伸,所以“打倒帝国主义”是无比正确的

 

 

站在观景台上,正面是南迦巴瓦峰(7782米)背面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是“直刺蓝天的战矛”之意,世界高峰排名第15位,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首。西藏人都说“南迦巴瓦峰是念青唐古拉山的私生子,并且这个私生子十有八九见不到……”传说会引发无比的好奇心:我能见见这个帅气的私生子吗?运气不错,十几分钟的云雾缭绕后,“靓仔”终于出现,它是那么近,仿佛伸手可及;它是那么高冷,好个明星派;它是那么短暂,仿佛转瞬即逝,我又一次受宠若惊!

相比于冷傲的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则显得亲民的多,任意拍照吧,不仅可以远观还可近瞧。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南迦巴瓦峰,在这里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峡谷,并造就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奇特的森林生态景观,它抱拥的山岭最高达海拔7782米,而最深处的谷地深达6009米,令科罗拉多等世界级峡谷望尘莫及。从高山冰雪带到热带雨林共有九个垂直自然带在这里分布,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备的地方,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深入谷底,看着急迫转弯的江水,听着万马奔腾的轰鸣声,那种震撼、那种气势、那种勇往直前。此刻我想到了,什么叫时代潮流,什么叫大势所趋,什么是历史的车轮

 

后记

旅游西藏: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心灵回故乡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藏不是必去的地方,但绝对是去了不会后悔的地方

对于向往者,西藏是最神秘的天堂

对于过往者,西藏是最永恒的记忆

对于寻梦者,西藏是最遥远的梦境

对于朝圣者,西藏是最圣洁的净土

对于行走者,西藏是最毅力的坚持

对于自驾者,西藏是两万里的激情与精彩

      201681日于广州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