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罗小扇扑流萤之二
——谨以此文敬献杨绛先生
今天朋友圈都是在刷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很惭愧,之前我甚至不认识她是何人。我有一个毛病,很少看转载的东西,很怕那些心灵鸡汤之类,会让我对朋友圈失去兴趣。直到看到一个转载标题“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纪念杨绛)”,触发我的共鸣,才激起我阅读的兴趣。读来大致了解,哦,钱钟书先生的夫人,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这些描述对于我来说也就是一名人去了,引发各大转载罢了。闲来无事,便翻阅一下吧。不想一翻阅,却是为杨先生的生活深深感动。
杨先生与钱先生的生活大抵跟老一辈人的生活没有太多区别,我们能关注到也只是因为钱先生是名人吧。我的感动,却是为他们那种简单而充实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忙着生存,追求各种物质享受。曾有个好友在我朋友圈留言:先生存,再生活。足以见生活之忙碌,到了几令人窒息的程度。而对于我,或者像张文质老师所说,许是小时候爸妈工作再苦再累都把我带在身边,所以才造就了我稳定的内心世界。生活中的各种小事物都能时不时带给我大大小小的乐趣,甚至最近只是因为我的蔷薇花下长出了一圈蘑菇,我都能每天乐呼呼的拍上几张照片,记录它的生长过程。更别提,我身边有那么些好友,隔三差五问我:有没有钱用?没有的话,给你拿点先用着。还有那么些领导,动不动打个电话过来:最近有个什么什么活,你去干吧,报酬不错哦!人说,提借钱就关机的人不是真朋友。我很庆幸,我那友谊的小船从来不会因为这个而翻。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精神可以很丰富,只是我们常常反过来实施,生活很丰富,而精神很简单。急匆匆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和感动,温暖和沉醉。何不试试,边生存边生活呢?
我从网上将杨先生的小说《洗澡》下载下来阅读。很是奇怪,我喜欢古老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却独独无法融入民国和解放时期的时代。所以,虽然读了一半的小说,却仅仅流于认字阶段,无法让我激发出一种情感来。但我很喜欢她的人物描述,比如一个“十时十分”眉的人,在某种情绪下会变成十时七分。这样的描述会让我忍不住抬头看一眼时钟,然后喷笑出来。接着我就会想,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想出来这样风趣的描述。便又回来阅读朋友圈,这个时候再来读读那个年代的杨先生与钱先生,或更加理解为何他们能如此相知相随相爱一生。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对于感情的处理也越发简单粗暴。每每课堂上学生用天马行空的回答来打发我时,我就会送他四个字:简单粗暴。还好,他还在与你沟通,只是没有在一个频道上。我想,如果说现代还有一个传统保留得完好无损,那毫无疑问就是相亲了。忙着生存,让人们对于感情的需求也并不是那么的强烈,即使不在一个频道也没有问题,只要能满足结婚生子的要求就行。身边的人无时不刻在说,你去相亲吧,你去上非诚勿扰吧……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很惶恐,惶恐的不是别人两个眼睛中“剩下是罪、剩下是罪”的眼神,而是那出自关心的话语,实在是很难拒绝。所幸我所坚持的“生活是自己的,与人无关”的信念,让我仍能将这个问题抛诸脑后。如果两个人相处不能激发我坚守的信念,我又为何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呢?跟好友聊天,谈到前面有个坑会不会往下跳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我跳了,那么一定有选择的理由,我不会后悔。人生有的时候缺乏的就是这么一点一往直前的勇气。关于这点我不由感慨,终于不会被人说不像湖南人了,头撞南墙也不回哪。
我们都在匆匆前行,有伴或没伴,能如杨先生与钱先生一般相知相爱携手前行是幸福,若那个人还没出现,也不用着急,“慢慢来会比较快”。愿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