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世界,我的观察
我有点像北京司机,一直具有“小人物,大视野”情怀。可能是长期从事政治教学的缘由,或者是性格偏好,随着年龄的厚度在增加,吾辈对NBA隔人暴扣、滞空换手等不再追踪和迷恋,倒是变幻莫测的世界时局更感兴趣。我深知,和普京、奥巴马相比无论我说什么,对局势不会产生一丁点影响,但说出来总有它的爽悦之处权当“语言休闲”!
有人打趣,央视的新闻联播不外乎三段式:“领导很忙,国内很好,国外很乱”,此话虽属戏说,但也不无道理。最近国际形势的确很乱、很热闹:一是恐怖组织更恐怖、二是热点地区更热、三是我们周边不平静。
一、恐怖组织更恐怖
不知从何时起,极端组织和恐怖势力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进入了寻常百姓的视野,以至于当今孩儿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一则笑话,拉登时代大人们制止孩子大哭不止一个非常奏效的办法,只要说拉登来了,哭声会骤停,而今可能要说IS来了……
最近恐怖组织异常猖獗,一为IS伊斯兰国祸害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从事恐怖活动,以至于多国联合绞杀,但效果不佳;二是从俄罗斯客机失事到巴黎血案,恐怖组织制造的种种惨案震惊世界……
无论什么理由,恐怖分子应该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反恐名句之所以走红网络,因为它代表了地球人的心声。1999年,普京在达吉斯坦视察时冒出了这句嫉恶如仇的话:“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恐怖组织和大国间的利益分争不同,它之所以恐怖理应诛杀之,原因有几:其一、它是针对平民随意屠杀。向与之无冤无仇、从未谋面的人动手,或者利益或者申冤或者报仇等等皆不是起因;其二、任何场所、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制造屠杀,防不胜防;其三、“宗教”精神控制下恐怖分子“奋不顾身”,无论“人肉炸弹”还是突袭狂杀其惨忍程度想象不及。
在恐怖分子危及人类基本生存、道德底线的今天,世界各国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高度一致,这或许是各国为数不多的几大人类共同点之一。但人们不禁纳闷:为什么这么多大国,携带这么多先进武器,拥有那么多先进技术,怎么灭不掉公开和人类对抗的IS呢?首先,伊斯兰国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多渠道的资金链条。其次,打击恐怖组织所形成的统一战线是脆弱的,各大国各有各的算盘,阿拉伯各国也各怀鬼胎。
美国欲想借打击IS之名,扶助反对派上台,推翻阿萨德政权;俄罗斯一直视中东为已后院,和中亚国家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容不得推翻现政府而使自己利益受损;悲摧的叙利亚是各方争夺的焦点,IS、反对派、地方武装、政府军交织在一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难民外逃,这和前几年的伊拉克、利比亚等何等相似!这里有一条人们熟知的规律:世界每一个热点、每一块混乱之地,定有美国等域外大国的身影。
在国际反恐阵线上,土耳其是个微妙的国家,这个北约的盟友尽管口头上反恐,但它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人怀疑它们是不是和IS是一伙的,从为极端组织提供经济援助到击落俄罗斯反恐战机,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的玄机。尽管土俄有几百年的恩怨史,谁是谁非,各执一词,但现实是:由于俄罗斯的强势介入,使叙利亚反恐柳暗花明,IS遭遇重创,土耳其此时在背后下黑手,无论何种理由,都显得很不道义,也是对世界反恐联合战线的一种破坏,中东反恐确实迷雾重重,土俄因战机问题矛盾升级,军事冲突也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文明碰撞与冲突由来已久,现在的恐怖组织确实大多来自伊斯兰国家且主要矛头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这是因为美国为了达到保障其在中东石油安全等战略目的,对中东国家采取了诸如势力渗透、出售军火、军事打击、颠覆政权等手段,其结果必然遭到来自这些国家“激进”组织的反抗和报复即所谓的“圣战”。因为他们与美国实力相差悬殊,无法进行正面大规模的军事对抗(看看阿富汗战争中的塔利班就知道了),就采取了一种“非对称的战争手段”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对以美国为主的非军事目标及成员进行袭击,以警告美国对其宗教信仰和国家政权干涉、领土打击和人员伤害等行为,由于这些成员往往有着很深地伊斯兰宗教信,所以不畏死亡常常采取自杀性袭击行为。
所以始终以推翻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利益的他国政权为已任的美国才是世界混乱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讲,IS要感谢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他们的干涉内政,推翻合法的伊拉克和利比亚政府,从而失去了制约恐怖组织的因素,就没有IS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二、热点问题更热
中东地区历年来被素称“火药桶”,是世界热点中的热点,据我的观察,此地不外乎是领土之争、宗教之争、人权之争、石油之争。
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焦点在巴勒斯坦)争斗几百年,实质上就是领土之争,以“土地换和平”的设想和倡议尽管非常美好,但现实很残酷,一直都换不来和平与安宁。
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也是多民族、多教派、多信仰人流聚居地。宗教信仰不同往往最容易产生冲突与对抗的,教派之争一直是中东人不可回避的选择。有人评价伊斯兰教带有暴力色彩,现实好像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绝大多数都是提倡与人为善,以德报怨的,但伊斯兰教比较提倡暴力。在古兰经中就有规定偷东西砍去双手,通奸用石头砸死等严酷的刑罚,所以他们处理纠纷倾向于暴力。这与基督教里耶酥说的“人家打了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让他打”;小说《悲惨世界》里让阿让偷了好心款待他的神甫的银餐具,神甫不但不追究还再送他一对银烛台等等,形成鲜明对照。但理性的人都知道,恐怖分子并非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再说伊斯兰教徒数以万计,而真正的暴恐分子是极少数。其实,杀人如麻的极端伊斯兰组织代表不了伊斯兰,更代表不了每一位穆斯林,他们自称是“伊斯兰”的做法,却给世人造成了一种“伊斯兰就是暴力;就是杀戮和爆炸的代名词”。最近美国一位共和人候选人公开宣称应严禁信奉伊斯兰者进入美国,全球一片哗然!
历史上真正的血案往往都是在异教徒之间发生的,当今代表逊尼派的IS对什叶派教徒的屠杀就证明了这一点,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发生战争行为在历史上不在少数。
中东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都是独裁专制,以萨拉姆、卡扎菲、穆巴拉克、阿萨德等最为典型。现在人们有一种比较奇异的争议,到底是专制好还是“民主”好?此议题乍一听,觉得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但现实确实很难回答。
在萨拉姆、卡扎菲、穆巴拉克专制统治时期,人民还是原来的人民,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但政局稳定,从来没像今天这么乱,尽管人民生活不算“小康”,但最起码人们的生存不成问题,可以说是安居乐业;但反观如今的伊拉克、利比来、叙利亚、埃及,可谓是人间地狱,内乱与外乱并存,炮弹与逃难齐飞,不要说饥饿贫穷,也保全性命都成为奢望。
这一切都源于以美国为首的所谓“颜色革命”惹的祸。对此,起码说明三点:第一、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历史传统、国情不同,同一治国模式(哪怕在别的国家很成功)走遍世界是行不通的,所谓输出“革命与民主”,实质上就是打着“民主”的幌子,追逐自身的利益,其结果是使这些国家越来越乱,比如非洲、中东;第二、民主肯定比专制更优越、更进步。但民主种子播洒在另类土壤上不一定能结出果实,美国等通过所谓在专制国家内部实施“颜色革命”,推翻现存政权,其动机是真得想使这些国家通过“民主”革命而变得富强文明?第三、我并非说中东还是专制体制好,而关键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民主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它有阶段性、有其自存的土壤,即使非常善良的动机都要等到水到渠成,何况是否想真正实行“民主”制度的动机呢?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长期保持稳定与统一,不管它用什么样管理手段,无论它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终究是有它道理的。
石油是中东各国经济命脉,也是域外大国生命之源。中东因石油而成了利益角逐场和兵家必争之地,各国因石油输送而分化为不同集团,成了某些大国的工具和盟友。可以预测的是:石油不仅现在,将来也是一切问题的导火索;在中东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石油;石油问题是所在国家的生命线,也是极端组织的补供线,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政权,在此地,战胜敌人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占领石油生产线、切断石油供给线。
三、我们周边不平静
中国随着国力的强大,所遭遇到的麻烦和挑战在加大,周边处境更严峻。
经济上,对内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结构调整、质量效益、创新绿色、利益重组深层次矛盾;对外开放,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时常遭到不怀好意国家莫须有的所谓“倾销”指责,遭遇反倾销与“绿色壁垒”。
政治上,体制改革、反腐整风、民主进程等由于涉及到传统“官念”、原有“制度潜规则”、利益再分配等而困难重重。
国家安全上,三个挑战并存:一是台湾选举,一旦蔡英文上台,必然会给海峡两岸造成不稳定,“台独”势力又会重新抬头,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会再蒙阴影;二是“藏独、疆独”势力尤存,三种势力威胁祖国稳定安全;三是海洋权益之争。东海、南海等海洋领土安全问题极可能引发我们与周边国家、域外大学冲突与对抗。
三种挑战尤为第三种最为复杂、多变。海洋权益之争表面上是中国与日本、东南亚某些国家主权争夺,实质上是与世界老大美国的一种较量,在中国海洋问题上,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美国都是域外国家,按道理说与其无关,但美国“世界警察”当习惯了,为了维护它的既得利益,不允许有人挑战由它主导的世界秩序,因而编造各种理由横加干涉,故意搅乱局势,使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难度加大。
中国一直坚守不结盟原则,与周边邻国在合作中有竞争,尽管我们坚持睦邻的外交政策,但与周边的关系由于当事国的自身利益特别是外来因素的渗透变得更加严峻:一为美国变得更狂躁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大有超过美国之势,美国人坐不住了,它不允许世界上任何国家与它平起平坐、更不能容忍超过它。在亚太地区,在南海地区眼看着逐渐失去话语权,有被挤出南海的危险,于是提出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拉拢一些盟友一齐来遏制中国,凭借目前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惹事生非,故意挑战中国的主权和底线。二为日、菲越发疯狂。日本、菲律宾是美国马前卒、前哨站。依据与美国的联盟,拉大旗,作虎皮,侵犯中国海洋主权,赤裸裸与中国抗争。三为东南亚诸国利益唯大,墙头草,坐山观虎斗,极易受美日拉陇;四为印度野心勃勃,与中国明争暗斗,一心想超过中国,在地区谋求霸权。
针对美国的搅局及周边的挑战,中国应有理、有利、有节开展斗争,问题是如何斗争?为此的二种观点皆不可取。
一种是主战派。依据我国目前强大的力量可以和美日等开战,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过去那么穷的时候都不怕它,现在更不用害怕了”。这种观点代表我国部分民众的心声,但全面分析,这种作法是不理智的,第一、中国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打败美国、日本等盟友国家;第二、中国改革开放势头正好,战争会使我们来之不易的好局面丧失殆尽,延缓现代化进程;第三、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与美国、日本等国还有很多共同利益,并非水火不相容,非此即彼。合作共嬴,包容性增长是最佳选择;第四、应对挑战,中国手中的牌有很多种,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另一种是妥协派。暂时先忍让、妥协,等到中国足够强大,全面超过美国之时,我们再收拾他们。这种观念也不切实际,第一、中国到哪一年才能全面超过美国?如果超越不了呢?第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核心利益,而对核心利益的维护是没有一个时间表的,对核心利益的妥协实质上是一种卖国行径,在此问题上是没有商谈余地的。
我不是战略家,也非决策者,但从中国公民角度看,应对目前困局可以有以下办法:其一、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多管其下;其二、重点突破,分化瓦解,美日等同盟并非铁板,“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其三、利用我国经济优势,在“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带动下,与周边国家形成互利共嬴的关系 ,让周边国家依赖中国,离不开中国;其四、打击首恶。美国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使美国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没有真正的盟友,它绝不可能为了盟友国的利益,而将自己拉入战争的深渊,何况与中国开战是两败俱伤的事,因为中国不是伊拉克、利比亚。因而在可控范围内,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强硬态度表明,哪些是不能碰的“中国红线”。对有些国家,只有痛击要害,才能嬴得尊重。强硬的普京有很多经典名言:“谁软弱,谁就被消灭;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一但招人欺负,瞬间就应当回击;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当然一切的一切,保持国内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强盛,人民富足,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2015年12月21日于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