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永不凋零的文学之花

——诺贝尔奖文化长廊征文

文字:江忻甜 等供稿:小学高语组图片:时间:2014-10-14点击数:1122

 

 

印度伟大抒情诗人泰戈尔

五(2)班 杨永鹏

 

现在学校的文化长廊改变了,变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给学校增添了几份光彩,而我最想了解的是印度伟大抒情诗人泰戈尔。

泰戈尔全名罗宾的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在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哲学、画坛都很有才华,但他是通过诗集而扬名世界的,他一生写下《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五十多部诗集。

一九一二年,泰戈尔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与世长辞。

泰戈尔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活中,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此外还写了大量的有关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创作了一千余幅画,谱写了很多歌曲。泰戈尔的作品放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制度的双重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描写了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受西方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风格。

泰戈尔令我十分敬佩,他不仅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而且他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一生共创了两千余首激动人心的爱国歌曲,其中《人民的意志》被定为今日的印度国歌,太厉害了!他一生都在努力的学习,总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七十岁是学习作画,绘制一千五百幅画,总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展出。让我感受到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什么学问都要努力进取。

春蚕到死丝方尽,了解了泰戈尔传奇的一生经历,让我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我要向泰戈尔学习,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也许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勇敢的面对!

 

 

一览“诺贝尔文学奖”

五(3)班 梁泽芃

 

大家对“诺贝尔奖”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诺贝尔奖”的世界里吧!

 “诺贝尔奖”的创始人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他在临终时,把自己的全部财产3122万元瑞典克朗捐献出来,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于奖励在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的奖项,这个奖项主要是颁给在文学创作领域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人。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人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们熟悉的海明威和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莫言吧!是的,我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中国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吧!

莫言先生凭借《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许多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让我很佩服。记得莫言先生曾在北京的高中生研讨会上说:“在座的有很多同学即将面临高考,我个人认为,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会更坏。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而高考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莫言先生的开场白博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是呀!在此时,谁能像莫言先生一样敢大胆说出当代高中生的心里话呢?

莫言认为,强迫新一代年轻人读经典名著是不太现实的,读者有权利选择他们喜爱的作家,但莫言特别指出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写什么样的文章,关键是要克服浮躁的心态,在博览全书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

我非常喜欢读书,平时也喜欢阅读经典名著,我认为只有自己真心想读书,才会真正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才能学到书中的精华。

莫言可真了不起!我一定要学习莫言爱读书的好习惯,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文学才华的人。

 

 

永不凋零的文学之花

五(4)班 江忻甜

 

“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的脑海中是个陌生又遥远的词语,而这次文化长廊中,贴出了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知识,让我走进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泰戈尔。

在印度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诞生了一个文学天才——泰戈尔。他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19岁成为职业作家。这真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

想想看,当我8岁的时候,我才读2年级,才刚刚开始学习看图写字年级,才刚刚开始学习看图写字,而这时的小泰戈尔已经开始写诗。我现在11岁了,还在为写一篇仅仅500字的文章而发愁,而这时的泰戈尔已开始写剧本。当大多数19岁的青年正在忙着游山玩水,忙于享受青春的自由时候,泰戈尔已成为职业作家。所以说,泰戈尔是个多么有才华的人啊!

然而,这位天才般的人物,有着坎坷的身世。泰戈尔的一生是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的。祖国的沦落,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尔的心灵深处。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像泰戈尔一样勤奋学习、不懈努力地奋斗呢?也许我不能像泰戈尔一样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我不能像泰戈尔一样人们所赞扬的民族偶像。但是,我可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我永远敬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这一朵永不凋零的文学之花。

 

 

莫言让我懂得了

五(6)班吴东燊

 

 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可历年来,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却只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为何能超脱人群,获得这至高荣誉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搜集了大量资料,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他竟然只是个贫困农民的儿子,只是个高小毕业生,却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心理上的压抑与独树一帜的大胆辛辣笔风,打动了评委会,结合所有成就,为他颁发了这个奖项。

 扪心自问,莫言只有比我多一年的学历,我们的生活也比他好得多,教育好科技高,可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却连作文也写不好。产生这鸿沟般的差距,就是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给予我很大的启迪。我虽然没他的“文革”生活丰富。可我比他幸福,只要用心观察,也一定可以如他一般。除此,我还体悟到写好文章的要点;1.用独特的笔触。2.用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3.用心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4.写作有深度,感染力。5.多次删改。

 这一次的征文,令我收获颇丰,感受颇深。它不仅让我明白了莫言的成功秘决,还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自己找到了完善自己最大的短板----作文的方法和道路,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补缺还可打牢基础。

 我又把资料好好提炼了一下其中的精华,并多次观阅,这会使我对莫言各方面的理解更深刻与透彻,这对我很有好处。我再次把得到的感受 体会 启迪与收获梳理了一番,并思索了几遍。莫言对我的影响很深,令我难以忘怀。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我会把莫言当作我努力的目标,坚持向他靠近。

 

 

走近萧伯纳

五(5)班 陈韵菲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文化长廊讲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成立的。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其中一种,1901年首次颁发。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虽然很多,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伯纳。在他20岁时他的父母离婚,他随他的母亲来到了伦敦。他当时没有工作,靠着他母亲微薄的薪水生活,所以他非常想要一份称心的工作。他在一个电话公司找到了一份差事,可是不久这家公司就倒闭了。之后他又到《大黄蜂》撰写音乐评论,可是不久这家报刊也倒闭了。万般无奈的萧伯纳只好写作谋生,但这并不顺利。9年里他的报酬不过6英镑。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勤奋的学习和写作。萧伯纳他有个缺点就是从小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萧伯纳他就想如果是这样怎么可能被社会承认?所以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他加入了一个叫“考求者学会”的辩论会。不久他便克服这个缺点。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特意留起了讽刺家式的发型。不久,他便以爱尔兰式的机智幽默赢得了听众,很快就成了一位令人倾倒的演说家。

萧伯纳的童年让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要坚持下去,坚持了没成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就不坚持。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令人倾倒的演说家是因为他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缺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把不足的给补足。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莫言

五(7)班  杨尚昆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一日,这是一个让全中国人兴奋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世界人民兴奋的日子。当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发放日,中国作家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诺贝尔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由瑞典最伟大的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的,诺贝尔主要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其中有雷管、固体炸药和无烟炸药等,共获得八十五项发明的专利权。从年轻时起,他对和平事业非常关心,希望用自己的发明消灭战争,造福于人类。

诺贝尔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三千一百二十二万克朗设立基金会,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诺贝尔奖,文学奖是其中的一种。诺贝尔学奖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每一个文学家的梦想。

让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文学奖被莫言拿到了,可是他的童年生活是贫困的。莫言原名管谟业,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七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市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给他取的名字,就是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成大业。莫言没有辜负父亲希望,在小学时努力读书,可是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10岁时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词典》。莫言在十八岁时走后门到棉油厂干临时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九七六年八月参加解放军,当了政治教员,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九八一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春夜雨霏霏》。引起文坛注意,此后创作明显受到哥伦比亚作家马加亚·马尔克斯的影响。一九八六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民文学》一九八六年“我最喜欢的作品”第一名。后来被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作家之一。莫言作品越来越多,备受世人关注,终于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非常敬佩莫言,他出生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勤奋好学,夺得了“作家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张大春这样评价莫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我要学习莫言,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作家!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