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杀的才子们
被捧杀的才子们
高二10班 刘紫薇
放眼数去天下豪杰,多不幸“未捷先死”;翩翩才子,躲不过“英年早逝”——这是一个令人倍感诡异的共象,真如那句古话是天妒英才?还是英才弃世?的确是十分耐人寻味。
一代文艺圈中的“大众偶像”贾谊因怀王坠马忧伤而死,扬扬洒洒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落水惊悸而亡……在如今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许可笑的“告别方式”却屡屡“青睐”上各种文人骚客,是说他们实在倒霉,还是归结于心理承受力太低下?
小辈我实感惶恐——依我看来,是才子们心理承受力太低下了。这些才子大家们通常闻名于早年,叱咤文坛,虽说张爱玲也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可少年成名所带来过多的鲜花、掌声与呵护易让他们形成一种骄纵、恃才放旷的性格,直言直语不善交际,心理素质也颇为脆弱。
为何才子多被排挤、轻视?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正是他们无惮不羁的性格使他们自己深陷泥潭。如我们伟大的诗仙李白:醉了“御手调羹”,累了“贵妃研墨”,这也都还可说是深蒙圣恩,而让“力士脱靴”,我一直认为,恐怕是过了点分——换作是现代,这不就是种赤裸裸的挑衅与侮辱么,更何况这是发生在古时封建庄严的宫闱之中?再说,高力士乃深宫中人,那么多年来混到如此地位也不是白混的,力士暗地里使阴招太白再有才也只能认栽。谦虚与适度的圆滑不能一味将其视作虚伪——而是必要时的一道护身符,毕竟才子也还是人,总不可脱离了社会而独活。可往往才子们既要棱角尖锐的个性,又要一帆风顺的仕途,不禁让人发问:“才子,您闹哪样?”
从来没有什么事是无缘无由的,才子们“凄悲”的人生论调是自己一步步导演而来的,其他什么“时局”、“际运”都仅为次要因素,关键仍是他们自身。往往才子们的优点被无限放大,缺陷被掩盖——甚至如今客观看来算是大忌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平凡人身上是可憎可厌,而若是加之在才子们身上,怎么都会被“诌”成“独特的个性”。这叫我们这群凡夫俗子都只好无奈苦笑可以洗洗睡了,谁叫人家早被供上神坛,已神化千年之久了。
斗胆让我用这样一个词来论述才子们的命运——“被捧杀”,被赞许之声、溢美之词捧高的才子们,越站越高,却往往摔得越重。可谓造化弄人,偏偏古时想成功立业、飞黄腾达只能依靠着仕途放彩,那单凭着他们的“直肠子”、“玻璃心”,又怎有可能在利剑纵横的官场上屡屡得意而不损一发呢?
情比金坚
高二10班 刘紫薇
大妞对四妞说二妞爱炫耀,虚荣得很,四妞说:“我也觉得。”
三妞对四妞说二妞爱废话,聒噪得很,四妞说:“我也觉得。”
五妞对四妞说二妞爱邀功,做作得很,四妞说:“我也觉得。”
二妞的确虚荣、聒噪、做作,十分讨厌。
可大妞二妞三妞四妞五妞总爱对外人宣扬她们情比金坚。
一天,四妞饿了,找大妞,大妞说:“我没有吃的。”把手中的饼藏在了身后;
找三妞,三妞说:“我没有吃的。”把手上刚抓过饼弄上的油渍悄悄抹在了裤子上;
找五妞,五妞说:“我也很饿,你有吃的吗?”把嘴边刚因饱餐一顿后留下的渣屑装作无意地拭去——
四妞只好去找最讨厌的二妞,二妞瞅了瞅周围,人来人往,便慷慨地拿出十张饼来满脸怜爱地放声对四妞说:“都拿去吧!”众人纷纷起哄围观。
大妞、三妞、五妞见此一同将四妞拉至一边,对她说二妞爱作秀,浮夸得很、矫情得很、伪善得很……
四妞边大嚼着手中的饼,边回应着:“我也觉得。”
二妞的确浮夸、矫情、伪善,十分讨厌。
可大妞二妞三妞四妞五妞总爱对外人宣扬她们情比金坚。
大妞二妞三妞四妞五妞她们的确情比金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