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格桑花开

——观《感动中国》有感

文字:聂倩怡 等人供稿:初一年级图片:时间:2014-02-28点击数:953

 

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

——观感动中国有感

初一9班 聂倩怡

 

在这个世界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尽情歌唱的明星,也有很多在生活的压迫下默默无闻却让世界流泪的普通人,他们可以用爱,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在核潜艇中度过的黄旭华;一生为班长守墓的陈俊贵;带病治理村庄的段爱平;追随油菜花梦想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在悬崖上护梦的格桑德吉;每天坚持出诊的百岁老人胡佩兰;患上绝症却用爱绣十字绣的姚厚艺;从不后悔跳水救人的方俊明;暮年仍守护爱情的龚全珍,让我流泪不止的却是那个高龄孤寡的“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的刘盛兰。

他,已经91岁,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却坚持给学子寄钱,一百、二百、三百……他寄出的是金钱,换来的是金钱也买不到的无限感激。他坚持汇款17年,从自己微薄的补贴中,省出一点、一点……汇给学子们。在他的家中,墙上贴满了被资助的学子的照片。而至今,就连老人自己也不知道寄出了多少钱?细数一下,才知道他一共寄出了七万多元,一共资助了100多名学子,而自己17年来连一块肉都吃不上,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甚至连馒头都不舍得买,导致自己得了肾病。2013年8月,他进了医院,但他每天仍然坚持阅报,坚持资助学子。那些受到老人资助的学子,得知老人生病住院,都来看望老人,照料老人,感激老人……

这是一个老人的故事,也是一个爱的故事。我们很难想象,老人是怎样的节约,他一年只有4000元的生活补贴。他一有空余时间就阅读报纸,获取需要资助的消息。他,是多么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九旬老人的名字——刘盛兰!

 

 

《感动中国》观后感

初一3班 王彦睿

在世界上任何国度,时代越和平,人民就越缺少责任感,就越对感情麻木不仁,我想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那一笔一划写出的闪着金光的大字才会如此扎眼,才会如此深刻地篆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上吧。

《感动中国》中的十位嘉宾,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事物,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随时可以在身边找到他们的影子。呕心沥血的母亲,济世良药般的医生,岿然不动的战士,心灵高贵的老人……

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追梦35年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和沈昌健了。为了油菜花的培育,两个毫无农业知识基础,一心只为维系梦想的父子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他们欠债却无力偿还,他们的结论被一次次否决,但他们从未放弃过他们卑微而高贵的梦想。颁奖词中写道:“父亲留恋油菜花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这温馨而富有深意的语句让我初次体会到,也许世代相传,忠守不逾的梦想也可以作为生命延续的方式……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令他感动的人,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甚至无数个。只是因为我们忙于奔波而无暇顾及,所以忽略了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微妙细节。那么在真善美到来的时刻,我们是不是应该敏感的触碰到这个世界温柔而驯良的好意?是不是应该清晰的察觉到感动与爱的存在?

也许在感动悄然来临时,我能做好迎接它的准备。愿我们都能捕捉到爱的细微脚步。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感动爱

初一1班 范英萍

 

  誓言无声,你自有音。为中国的核潜艇能够走向世界。为中国海域有一个结实的后盾,你挺身而出,置身事业几十年无怨无悔!那个艰难而灰暗的时代,你是那一抹北极星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前进。黄旭华这个名字铁骨铮铮!

  崇人厚德,你自有品。品那些失学儿童的苦,品一本本课本的乐。家贫四壁徒壁,心坚,助人有道。你年事已高,克制道多少学子在您省吃俭用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之梦?哪怕是一分一角也被你视若珍宝。刘盛兰这个名字响彻云霄!

  心比金坚,你自有情。生死之约,阴阳托付,你死守这个承诺。多少年了,多少年了?你何曾放弃过与战友生死相伴?你们是战士,是灵魂,是贯彻人间的承诺。生活再苦,那又如何?心与心在一起,连水也是甜的。陈俊贵这个名字超越生死!

  一秉至公,你自有心。心系百姓,心系乡土。何曾顾及自己的身体,何曾考虑过自己的安危?癌症上身,那又如何?心在,人就在,魂在,人就在!百姓会永远记住带他们致富的你。段爱平这个名字千喻户晓!

  梦想花开,你自有路。路上坎坷四伏,拦阻甚多;路前一片茫茫,一望无尽;路后千疮百孔,风风雨雨。一路困难地走过来,有人倒在前面,有人拦在旁边,有人站在身后。用泪水与汗水灌溉梦的种子开出世界上最美的油菜花。沈克泉,沈克建这两个名字代代相传!

  格桑花开,你自有梦。为了梦不坠入悬崖,你护送着一株又一株娇嫩的花朵穿过悬崖,跨入深谷,飞越江河,送往知识聚集的海洋。女儿八岁仅见过几面,可他一定会理解你,这个英雄。格桑德吉这个名字流传于口!

  秋兰为佩,你自有义。医生的义,就是为病人除去伤痛。你看着一个个新的生命经过你的手开出一朵朵名为生命的花,你已走到尽头的生命又一次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医者父母心。刘佩兰这个名字歌颂万代!

  寸草春晖,你自有爱。母亲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意义。一针一线,带进了你对子女的牵挂;一勾一点,缝进了你对病魔的不屈。癌?那又如何!姚厚芝这个名字让人敬佩!

  克明俊德,你自有誉。纵身一跃断送了人生与前途,你不怪命运的不公,也不怪自己的冲动。你为义而生,为义而活。见义勇为已无法形容你的荣誉。方俊明这个名字天下闻名!

  松筠之节,你自有道。你的道是追随革命,付出爱和坚守信仰。战场、田野、课堂,处处充满对你的敬意。守护梦与情,你笑看人生。龚全珍这个名字敬意浓浓!

  感动中国,感动爱;感动中国,感动心。他们是行的动力,心的信仰,爱的目标。他们用行动表示人间的爱与行动,创造黑暗中那抹不灭的闪光。心在魂在人在,感动中国感动爱!

 

 

格桑花开

初一6班 陈美静

 

“天下最美父母心,除去这两个人,最美的我想大概是老师吧。”——这句话是我在看完《感动中国》后,发自内心最真挚情感的一句。你或许很难想象,在那遥远的西藏,贫困的墨脱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放弃了在大都市工作的机会,毅然投身回到自己的故乡,将知识传授给那些想上学的孩子,园了上百个孩子的上学梦。不仅如此,每当星期五孩子们回家的时候,她总是亲自护送孩子回到家长身边,一点也不害怕那随时能取走她性命的雅鲁藏布江。这样一位老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格桑德吉。

格桑,一种纯洁无暇的花朵;德吉,一句吉祥的话语。这四个字合起来,构成了老师心灵深处的象征,师德。在如今忙碌的都市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渐渐迷失了方向,以至于拾不回初心,为了生活日复一日地不停工作着。然而,格桑老师放弃了那优越的工作机会,在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故乡,在破烂的课室里教书育人。由此可见,格桑老师心中有一个愿望,她希望故乡的孩子们有知识、有文化,不想他们白白浪费时间,无趣地蹉跎一生。只有怀着这样一颗炽热的心,才能被称之为老师不是吗?不得不说,那些从事教书却常被媒体曝光丑闻的人,着实是染指了“老师”二字。

儒家常提“仁爱”,我觉得格桑老师就是一个好榜样。她没有因为自己丰富的学历去鄙视那些毫无学问的人。她凭着自己的仁心,善待着周围的人,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无私奉献却又默默无闻。她更有爱心,由于地形因素,孩子们的家与学校间隔了一条雅鲁藏布江。每到星期五,格桑老师领着一百多名孩子走在悬崖峭壁上。从途中冷静有序的指挥到安全目送孩子们回家,格桑老师体现的正是关爱之心,“仁爱”两字也正是老师最闪亮的一处。对比一下平日里刻意疏远成绩差的同学、别人深陷痛苦自己却在旁边看热闹的我们,难道不觉得羞耻和后悔吗?

墨脱,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是神圣的。如今它因为有了格桑德吉将变得愈加美丽。格桑花开,开的正是“桃李满天下”之征。老师,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纯洁而美丽,如春天般地温暖又暗含着无私。

 

 

崇仁厚德

——观《感动中国》有感

初一14班  张善颐

时间斗转星移,又是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你是否察觉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2013感动中国》让我认识了一位崇仁厚德的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通够拾荒等方式资助一个又一个失学儿童。看着一张张恢复笑容的脸,刘盛兰老人也由衷地展开笑颜。但有没有人想过,在他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里,埋藏了多少心酸的泪!刘盛兰老人三十年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三十年来没有吃过一口新鲜的饭菜;但他三十年都没有停止过一笔笔送往全国各地的汇款。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是对他的赞颂!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这是对他的赞美!颤抖的肩,支撑起孩子们腾飞的希望,崇仁厚德不足以表彰听他的功德!在刘盛兰老人的内心中,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带着孩子们上学的信念,融化了寒冬的冰雪。他每一次弯腰,为了拾起一个三分钱的水瓶;每一次低头,为了寻找一张无人问津的纸皮!当镜头转向刘盛兰老人的“家”时,我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家”只不过是一个搭建在垃圾堆旁的一顶小帐篷罢了。当问其原因,不禁愣住——这只为了可以方便的寻找食物罢了!

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假如,生命是一只漂洋过海的小船,你便是那风雨无阻的水手!你为生命添加光彩!谢谢你,崇仁厚德的刘盛兰!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