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器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六届中学生本教研论坛发言稿

文字:杨金龙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11-06-13点击数:1202

   我校器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本教学理念而进行的,也是在我校艺术组获得了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后,再一次深入的进行课堂器乐教学的研究。经过了一年的实践,效果显著。器乐教学作为试点家长学生的广泛好评,同时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基本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也促进了我校音乐教科研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适合我校器乐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模式
    适合我校器乐教学策略:
  ①策略之一-综合性。尽量减少单纯的乐器技术训练的单一课,多采用综合课。即器乐教学尽可能地与唱歌、鉴赏、创造、表现等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回到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本位上。我们的主旨是:器乐教学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教学内容应依托教材并化难为易。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②策略之二-愉悦性。游戏、表现、成功是支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动力。课堂上满足学生这三点,他们就会对教学活动乐此不疲。因此,将知识技能融入到各种游戏活动中,用游戏创设情景,赋予知识技能以活力,使其更具亲和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技能。
   例如在器乐入门教学中,把指法、气息、识谱的知识均贯穿在有趣的游戏或故事中,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其次,对于指法练习采用了趣味手指练习法,有效地解决了学习难度。
   另外用竞赛来满足孩子的表演欲,再用热情地赞扬与适度的奖励让孩子们找到肯定与成功感。
   例如在课堂上,经常进行个人、小组的演奏竞赛活动。每完成一个小小的教学任务,小组之间就要举行对抗音乐会,大家互听互奏,决出胜负,评出各种奖项,使孩子们在参与器乐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愉快的情绪,成为他们继续深入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
  ③策略之三-小组合作。首先结合学习能力、性别、座位等因素,将班级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加强对组长进行得法的指导、培训,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长(尖子生)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互补的学习氛围,大家互帮互学、互奏互听、互相激励、彼此促进。让成员们在此氛围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产生愉悦感。
   适合我校器乐教学的方法:
   ①趣味手指、手们操练习法:(如图所示)
  ②小组合作学习法:由有器乐演奏经验的学生对无演奏经验的学生、中等程度结对子的方法,让学生互帮互学,互奏互听,彼此促进。
  ③合奏表演法:利用课堂与课外时间进行班级与校级的合奏的训练,建立班级乐队与校级“学具”乐队。努力创设舞台让这些乐队在校园里开展各式各样的表演活动。在一次次的合奏表演和演出中,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节奏感、和声感、协调感,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约束、专注严谨、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精神。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与人文素养。
    ④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适合我校器乐教学的模式:
   建立“兴趣—参与 —成功”的良性循环模式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①“兴趣——参与—成功”模式。
   首先,课堂上教师采用游戏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保持学生对乐器的新鲜感。并有机结合故事导趣、审美引趣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排除器乐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感,让学生能比较持久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其次,参与是兴趣产生后的必然行动,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地在课堂上参与视唱、摸奏、歌唱、表演、探究、创作等实践活动。参与活动中,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肯定、赞扬、经验、自信、审美等成功的体验,尝到器乐学习的甜头。诱发了学生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兴趣继续转化为积极的参与,参与再过渡到成功的彼岸。形成兴趣——参与——成功的良性循环模式。
   ②“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我们教师不断地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划分乐句、探索指法、尝试伴奏、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先奏后唱、先学后教。并将个体的自主学习放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碰撞、发展。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民主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教师进行器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时,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学生们在不断的自主和探究学习中进行听辨、模仿、合奏、歌唱、欣赏、表演,手、耳、眼、口、脑整体参与活动,视、听、唱、动协调发展。学生们对音乐的听觉、审美、感受、表现、节奏与气息的准确把握以及团结协作、自我约束、专注严谨、大胆自信等多方面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几年来,我校器乐表演先后荣获第一届广州市教材歌曲与器乐比赛金奖第一名,广州市学校艺术节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参与全国第二届器乐展演并做为压轴节目获得好评。

  三、进行器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师资建设同步收获
  器乐进课堂促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而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课堂调控能力、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不断去学习、充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大胆踏实地进行研究、实验、改革、创新,在实验过程中勤于反思,致使音乐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在研究实验过程中获得同步提升与发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实验组教师能较好地掌握新课标环境下的器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先进理论和操作方法。能指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几年来,我校音乐老师在市区内进行了多次器乐进课堂的课例研讨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我校音乐教师荣获第一届广州市教材歌曲与器乐比赛优秀指导奖;2009年我校教师参与的白云区竖笛队获全国教师器乐比赛一等奖,同年,我校艺术组承担的“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获全国二等奖;2010年胡丹、杨金龙老师的教学实录获教育部教材中心教学实录比赛二等奖;2011年胡丹、杨金龙两位老师的教学实录再次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行的教学实录比赛一等奖。5月13日,胡丹老师、龙燕老师还为白云区高中与初中音乐教师做了初高中音乐的衔接上了示范课……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器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四、器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仍需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操作性还缺乏深度与广度。
  2.行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努力的方向
  1.更要加强师资培训。抓整体提高与骨干、名师相结合,努力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培养有创造力的教师,充实课题研究的队伍。
  2.在普及中提高、提高后开拓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普及教学,把普及落到实处,见成效;巩固与促进班级和校级乐队的发展壮大,营造更浓厚的校园音乐文化;以器乐教学为龙头,开拓各校其它艺术领域,促使各校艺术特色之路走得更广。
   3.进一步使研究趋向理性化、规范化。加强对实验材料的收集、分析、归类,包括校本教材进一步的系统化、科学化。重视对研究成果的及时反思、总结、记录。真正探索出有价值、有推广意义的器乐教学成果。并能将成果辐射到班级与年级。并搭建起班级与班级、教师与教师交流的平台。
   4.争取能用积累的器乐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开发或选编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面对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应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在尽可能使班际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我校的音乐教学水平。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