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教学的几个关键
文字:欧文堂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08-10-07点击数:2703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掌握好了国际音标,就像是有了一部不发声的朗读机,无论你碰到多么陌生的英语单词,它都可以告诉你怎么发音,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可音标这东西既不常见,又不好看,怎么能够掌握好却是个大难题。对于中学生如此,成年人也是,对于小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小孩一进入学校,必须要学母语啊!也就是普通话,那就难免会涉及到拼音。而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英语,那就出现了字母。字母和拼音很相似,它们本来就是同一家族。小孩子的分辨能力正在形成当中,对于如此相似而又发音不同的小符号,有些就显得一筹莫展了。
入学后的小学生经过两三年的煎熬,终于对字母和拼音有点认识了,转眼间来到了四年级,开始学音标了。天哪,这音标既不是字母,又不是拼音。但它又与字母息息相关,与拼音也脱不了干系。更糟的是,它们还一共有48个,还分成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又包含清辅音和浊辅音,元音音素又有单元音和双元音。更更糟糕的是,它们又长得很奇怪,像拼音又不是拼音,像字母又不是字母。最糟糕的是,它们很难发音,特别是辅音,有些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自己都发音不准的话,怎么去教学生。还好自己在这方面的基础打得还不错。现在还记得在中师阶段死啃音标的情景。所以音标教学的关键条件之首:自己要能够准确发音。
当时我们修正音标时是在中师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逻辑判断能力,可现在他们是四年级的小学生,拼音和字母都还没完全分清的小毛孩。单单在课堂上说舌头的位置如何放、气流怎么出、牙齿咬不咬、嘴唇碰不碰,那更定会放倒一大片。(这个已经有前车之鉴,后面的来者千万不要效尤。)因此,音标教学的关键条件之二:不能只讲理论。
但是音标它总得发音啊!光说不练那也不行。“想学游泳那得下水动一动,光站在岸上看怎么会。”这句话我在课堂上说了“N+1”次了,他们应该听得懂了吧,我想。好了,要动,那就来点动的,小孩子你不让他动,他就给你睡觉去。怎么动?辅音我没办法了,只能把手掌当作舌头,给他们比划比划。教元音时我倒想了个点子:用五个手指的变化加上滑动,把它们形象得表现出来。比如说 / i:/,我竖起一根食指代表 / i /,然后滑动表示长音,这样就把 / i:/ 表现出来了;还有 /A/,由于它发音时嘴巴张得最大,我就把五指全部张开为同学们展示出来;而 /B:/呢,就把拇指单独向下,其他四指并拢向上,并且滑动,这样就是/B:/的发音了。其他的十几个元音音素,我都根据发音的不同,嘴形的变化,用单手变现了出来。这样一来,同学们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跟读的同时,又可以动动手,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学起来也就没那么枯燥了。鉴于此,音标教学的关键条件之三:要动起来,嘴动,手动,脑动。
可惜,在辅音方面还没有比较形象的手势,只能一板一眼的跟读、纠正了。元音音素有长音和短音之分,辅音音素则有清浊之别。因此,最好还得进行对比教学。在学习辅音时,把清浊的两个音素组合起来学习,有了对比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区分,有利于准确地掌握各自的发音,判断各自的不同。比如 /p/ 和 /b/,/k/ 和 /g/,/s/ 和 /z/ 等等。与此同时,又把一些发音比较相似的音素组合起来一起比较学习,比如 /s/、/F/、/tF/ 等,在对比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加上印象。因而,音标教学的关键条件之四:要进行比较学习,对比训练。
小学生的精神集中能力总是有限的,要整一节课跟着老师念音标,多少也会疲劳。别说小孩子,成年人也受不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放松是很必要的。但在课堂上,你总不能叫学生出去跑跑跳跳吧,那怎么放松才能够解除学生身体的疲劳而又不脱离教学的主题呢?这时,音标学习动画的出现就最合适了。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只要是生动的、有趣的,他们就会乐此不疲了。音标学习动画从哪里来?不必为此烦恼,也不用担心自己不是电脑高手而制作不了电脑动画,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到网上搜索一番,保证会有所收获。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点击链接,先浏览一遍,合适的下载保存那就OK了。不用多说,音标教学的关键条件之五:多找材料,适当调节。
没了,差不多了,该下课了。对了,别忘了留点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购买国际音标卡,随时复习巩固;布置点家庭练习,勤加训练。最后,音标教学之后的关键条件:在学习中不断地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