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互联网时代如何激发同学们去校园图书馆的阅读热情

文字:李雪梅供稿:教育信息中心图片:时间:2014-12-17点击数:1315

 

互联网信息爆炸,微信朋友圈的独霸一方,表面上看,阅读纸书的人群将必然大大降低。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吸引更多的人走向图书馆,走向纸质书籍,因为,这,意味着更深层次、更广视野的阅读。

西风渐进下的中国,读书会渐渐在圈子里风行,可见,人们的读书热情并未消退,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呼唤同学们的借阅读书的热情呢?

一、阅览室的英文书籍,大多在互联网是找不到完整资料的,也就是说,书籍有书籍的优势,这一无可比拟的优势,需要更多的宣导。让同学们在纸质书籍中,找到真正的文化归属感,找到更深刻的阅读空间,更广阔的思维,因为未来的时代,将是真正的优秀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时代,而无论中西国度,伟人们都是常常去读书馆、阅览室读书的,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优秀人才必备的习惯。

二、本校为民办学校,对于民办学校,虽然很多人认为有些地方不占优势,但正因为是民办的学校,才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予民办学校的学生更多不一样的气息,这种气息,是别的公立学校不存在的,恰好也是我们的优势。举个例子,人们谈到法国,就想到埃菲尔铁塔,谈到中国就想到长城。那么谈到一所学校,如果有独树一帜的图书馆,无疑是一面窗口,试想,如果一所民办学校阅读成风,阅览室满满,同学们知书达理,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校园借阅,看起来寻常无奇,却可以创造出好的氛围,培育出爱读书的年轻一代。

另外,走近阅览室,还需要改进阅览室的“软件”,比如在墙壁上悬挂一些有着名人字句和头像的相框作为装饰,开设休息阅览区,可以让同学们边喝咖啡边看英文书,领略那种星巴克咖啡馆的读书氛围。

笔者曾去江苏南京的一个民营书店名叫先锋书店,这家书店便早已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窗口,很多读者是相当年轻的,在书店普遍萧条的格局下,这家书店却每天都是络绎不绝的读者。我发现,大学的阅览室或是阅览的过程与模式不够吸引人。或是藏书不够充分。但从书店的格局布置,不难发现,良好的读书环境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定期开办读书会,分享好书,分享读书体验。

年轻学子对于社交充满兴趣与好奇,因此不仅仅是读书,借由读书会的名义,他们更愿意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聚集在一起谈论一本好书,远比在一起散步、打球,更容易了解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人们常说到的 “灵魂伴侣”(soul mates)就是这个意思。

据社会学调查结果显示,读书会,家庭读书馆,甚至乡村读书馆也在一些公益机构的关爱下获得建立与成长。各种阅读圈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一波读书的新风气,必将带来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变,而英文书,更与本土文化不同,因此,这一人群更加渴望彼此的交流。读一本好的英文版原著,同时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何乐不为呢?

那么,谁来组织读书会呢?这一问题,最好是用校园网和班委会、学生会等资源,召集读书会的举办人。在召集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乐趣,个人组织等各种能力的突显,对于在校生来说,我以为,是另一种实践活动。

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读书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如果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在全国颇具特色的小型读书馆,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那么,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定大有裨益。

读书是高尚的爱好,有位伟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朋友交谈。在浮躁的当今社会,同学们也难免被浸淫,君不见各种搞笑,各种低俗的游戏,正在影响我们的学生吗?君不见有多少孩子们无法用清澈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了吗?如果学校能提供不同的更有意义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培育出真正具备优秀能力的人才,让学校阅览室成为他们人生最值得留恋的一段美好时光,是我衷心盼望的。

四、影像资料的应用

在开设读书会的同时,也可以用借阅室等空间放映英文电影。用幻灯的方式。然后结束后,做开放式的观影后讨论。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很多经典名著有不少拍摄成了电影。比如《简爱》 (Jane Eyre),《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等经典英文原著,可引导学生与电影相比较,比较电影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不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而现场的主持,也可以采取双语的方式。这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引发同学走进校园读书馆的热情。

五、看书与网络阅读并非水火不容,也没有本质矛盾。

书与微信网络等电子时代信息阅读并不排斥,它们完全可以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彼此良好兼容。比如,我们开读书会,但我们可以有读书会的QQ群,有读书会的微信朋友圈,这些就是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书籍,可以提供更深层次和空间的阅读,特别是英文专业,目前很难有其他更好的途径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更多更好的营养,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一律排斥其他的平台去传播书的内容。我们必须拥有极大的自信,因为互联网和微信根本无法替代图书馆里的那些书籍。真正的阅读,既有电子阅读,也应该有纸质书籍的阅读,并且,即使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美国,英国等,书籍依然受人欢迎。最近我看了一个英国的电视连续剧 《布莱克书店》我发现那里的人们把买书和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习惯与内容。

在贫瘠的土壤上开花,才是最有价值的播种。同样,在人们容易忽视的校园图书馆里,我们却可以做出大文章来。她很可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们被民办学校的人文气氛感染,从而刮目相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子,带着书籍给予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他们将改变日后的中国。

想到此,我感恩地说,即使最平凡的岗位,如我,依然可以承负起这样有意义的伟任,自当努力,不负众望,颇为欣慰。

以上是我的管窥之见。未必精准,但发自肺腑。但愿校园图书馆,能掀起一波读书的浪潮,改变青少年的阅读品位,激发他们走向书籍的海洋,从而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