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践行以生为本理念
——教研组长汇报课的课后反思
如何在生本教学的背景下,实现学生由客体变主体,由被动变主动,由学会变会学,老师也由“传教士、裁判、法官”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领者和拉拉队长”,这是每位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教学观中,认为高三毕业班教学,“老师讲学生练”的应试模式是不可替代的,是被广大师生接受的复习模式。而在毕业班搞生本教学,会不会浪费宝贵复习时间?学生的成绩会不会受影响呢?
一、一节以生为本示范课
上周我面对化学组全体老师上了一节校内生本示范课,课题是“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本节复习课是高三第一轮复习最后一个课题。重点是复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和往常复习课一样,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前置作业(也叫前置问题),一般设计3个问题,要求学生提前独立完成,以达到每个学生都去翻阅课本,熟悉教材,强化学会复习,自主学习,这是高三复习中一定要去落实的。
本节课课前3个前置问题是:
问题1:中国煤炭储量世界第一。今天,我们对煤的使用提倡是煤的综合利用。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1)什么是煤的干馏?请用树状分类法对煤干馏产物进行分类。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煤气化的过程。
(3)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问题2.天然气和沼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同时,甲烷也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的燃料电池,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能量利用率。请画出甲烷、氧气、氢氧化钾燃料电池,标明正负极,并写出正负极和总电极反应式。
(2)甲烷与水蒸气高温可以发生反应,反应产物与焦炭与水蒸气产物相同,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你还能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写出一个有关甲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问题3:石油有工业血液之说。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有关石油的冶炼操作有常压分馏,减压分馏,催化裂化,裂解,催化重整等。请你逐一对这些操作加以说明。
(1)以上操作中,哪些过程是物理变化?哪些过程是化学变化?
(2)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有何差异?你能设计实验加以区别吗?
(3)请写出十六烷催化裂解的化学变化过程。并指出裂化主要是为了得到什么产物?裂解主要又是为了得到什么产物?
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课一开始,为了提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就请一个同学就煤干馏提问一些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煤干馏过程的印象,我播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实验室干馏视频,一个是工业生产视频,为了强化学生对煤的气化和液化认识,老师结合课本知识把相关问题进行启发引导,让同学对煤气化过程用方程式表示出来,为了加强应用,投影一个煤干馏实验里的综合习题,引导学生课堂小组学习和评价。学生在有机化学复习中,对甲烷性质相对熟悉,因此,前置问题设计就比较开放,突出应用,无论在设计燃料电池,还是在写方程式,都希望能够活学活用,对于第三个问题,课堂上,我还以甲烷与氧化铜反应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能反应原因及产物,由于碳和氢气分别都能够还原氧化铜,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由碳和氢两元素组成的烃都能还原氧化铜,产物也当然是二氧化碳和水。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动态,课堂上投影了可燃冰及其燃烧图片。石油化工生产操作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课堂教学中一改由老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投影到屏幕上石油生产图片进行分析和讲解,同学补充老师点评归纳的方式完成,并结合前置问题的各个小问逐一提问,如在设计实验区别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时,有学生就提出用高锰酸钾,也有同学说用溴水,老师紧跟一个问题让他们说出实验现象,而在溴水区别二者过程中实验现象中产生分析,有的说溴水加入直馏汽油中没有现象,有的说有分层,有的说上层无色,有的说下层无色,为此,老师在这里结合烷烃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汽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上层应为橙红色这一正确完整答案,这一环节教学也是本节教学的一大亮点。关于裂化和裂解,学生往往搞不清楚,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两化工操作的产品来引导学生认识,即裂化是为了得到更多汽油等轻质油,裂解主要是为了得到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并引导学生结合“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看这个国家的乙烯年产量”来总结的,效果也很好。
评课中,老师们对这节课还是很认可的,一节课中,老师先后有14次提问,学生之间有交流,有汇报,有展示,老师有启发,有引导,更有总结。课堂教学互动较多,没有传统复习课中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情况,相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与交流,积极性很高。
高一备课组长邹老师评课说:本节复习课老师以生为本,调动参与课堂活动,或讨论,或展示,或板演,引导学生比较,思考,理解,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上,老师自己展示思维过程,贴近学生思维,很有启发性。
高三备课组长郑老师评课说本节课上,老师前置作业设计好,使用好,学生完成好;分层教学,学生活动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老师课堂语言生动活动,富有驱动力,媒体使用恰到好处,是一节很好的生本示范课。
二、一轮复习中我备课时的几点想法
为了推进学校生本教学改革,实现生本教学的有效与常态,本学期学部安排科组长要带头上生本课,备课中,我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形式和花样,我想把这节课教学展示的更加真实一些,常态一些,因此我没有特意去打造,而是按照我这一轮复习一直坚持的复习模式组织教学的。在一轮复习中,我的教学设计,我的课堂组织,我的学生作业设计,都基于我对高三备考8点想法。
1. 想让所有学生熟悉教材,于是每个专题复习都会设计一些前置问题,来驱动学生翻阅课本。
2. 想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在课堂复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于是每节复习课中都会大面积提问。
3. 为了不至于复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想赋予复习内容一些鲜活东西,于是教学设计上经常会播放视频、图片。
4. 为了避免死记硬背化学知识,想营造化学知识应用情境,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怕耽误时间,讲一讲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生产中的一些生产流程情况,还有有关“我”与化学实验的一些故事。
5.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于是前置作业设计中会精选部分习题,引导学生先练,课堂上组织交流。
6. 考虑学生学习辛苦,作业负担很重,于是在复习备考中尽可能少让学生做题,但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研究做错的题。同时,只要学生做的,老师就一定会在课堂的评析。
7. 为了积极落实学校生本教学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上经常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
8. 为了帮助学生厚实基础,建立完整知识结构,不给二轮复习留下较多知识盲点,于是在一轮复习中,我很少考虑知识点考与不考,重要不重要等问题,更多考虑在这个知识点如何启发问题,让学生兴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形成认识和能力。
三、生本教学中高三化学老师的角色定位
高三第一轮化学复习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把中学考纲中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系统复习一遍,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学科素质。生本理念要求教学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要“先学后教”,确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在高三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准确角色定位,有效践行生本理念,方可科学备考,提高教学质量。
1.研究考纲考题是老师的事
生本教学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引领者、组织者,老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老师自己要认真研究如何来引领和组织。不能因“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代替老师去研究考纲,学生不需要去研究考纲中每个考点要求,老师要认真解析考纲要求,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复习备考。学生不可能在茫茫书海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料和试题,花去大量时间去甄别试题好坏,质量高低,这些研究工作需要老师来完成,然后精选一些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又是考纲和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题目,以提高老师给出的任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学习的针对性。
2.老师要认真设计好前置作业中的问题
前置作业是“先学后教”的基础,学生先学的质量直接影响老师的后教。为此,老师每次编写前置作业都要认真研究考纲和教材,精心设计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和任务,让问题驱动学生积极翻阅教材,让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让任务驱动学生小组讨论与交流。一份好的前置作业应该是学生乐于完成的,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而这都需要老师认真准备的,不能因为了生本,突出学生的主体,老师没有认真准备,让学生没有引导,没有方向的所谓研究或探究,从而让复习教学走向随意,不成系统,出现混乱。
3.老师要做好复习计划,把握复习教学节奏
生本教学中,老师的“导”尤为重要,一轮复习中,老师要做好整体部署,计划好复习板块与内容,控制好复习的难度,把握好复习的深浅度,安排好复习的进度,帮助学生用好学习资料。老师的导还体现在整个复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步步为营,教学节奏不能忽快忽慢,作业不能时多时少,练习难度不能起伏不定,任务驱动时紧时松,任务分配也不够明确,否则,都会严重一轮复习的质量。老师的引导和组织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一轮复习效果。
4. 生本复习课中老师要积极进行激励性评价
生本教学中,要以评促学,老师要结合学生复习情况,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不是子虚乌有吹捧学生,而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找到学生身上的亮点和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亮点可以来自学生的作业,可以来自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来自学生的课堂参与,还可以来自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与进取心,这就要求老师用一双善于捕捉细节的眼睛,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激发学生拼搏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但同时,老师还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指出错误,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少走弯路,树立信心,建立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信念。
5.老师要想法设法搭建多元活动平台
经过第一轮化学生本复习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高三化学复习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多一些学生活动。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交流的知识是活知识,不仅利于学生记忆,也利于学生再现和应用;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不仅培养信心,激发兴趣,还有利于享受学习快乐,培养成就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归纳,勤于整理,体验过程,更易形成学科素养与能力,可以说,在生生、师生互动多的课堂活动中才能真正化学思维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