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根本在可持续性发展
——六年级召开2012届小学毕业班工作会议
毕业班工作,无论中小学,都有其自身的特质所在。这是一个阶段的终结,另一阶段的起始,既有学习工程系统上的转换接续,也有因身心发展相随而来的心智教育因素。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赖级组全体老师的努力。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为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做好毕业班工作,12月7日晚,六年级毕业班工作会议在校史展厅如期举行。会议由教学处主任叶和丽老师主持。
首先由小学部高段语、数、英三位教研组长发言。
詹智梅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复习不只是应考,不只是整理,更应是“知新”,走向新的领域。因此,复习要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复习要有计划,并阶段化,即集中授课阶段、分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阶段。把握好复习要求:语言积累方面注意课内外结合,广积语言材料;阅读理解方面重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思结合、用心感受、积累语言素材;习作表达方面,要明确新课标指出的小学生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复习方法上,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整理工作,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点:找准薄弱、善于归类、注重运用。复习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体现大语文观,体现人文关怀。最后,再强调一下书写上的训练不能轻忽。
以上所谈的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已成为过去式,我们面对的学习对象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知识层次、心理层次不同,因此,老师所采用的复习方法一定不同。相信六年级的老师一定能结合学情,创造出许多复习的新经验、新方法,使孩子们“走得更远、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张牡玉老师(数学教研组组长)
通过对目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与外来考生相比,前些年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近几年优势不再,需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是可以分析的,从对新教材的理解看:新教材知识面广,呈现方式多样,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容丰富有趣,具有时代气息,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灵活,突出人文性,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趣味性强,主题图内涵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教材也有不足,如涉及偏广,难点多;题型开放,条件隐藏,增加了诸多无关信息导致复杂程度加大;形式上的多样化却华而不实,冲淡了数学味;重形式不重技能的培养使训练不够扎实;有的地方编排不太合理,跳跃性过大。这里就涉及到我们教师如何去理解和运用教材了,也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的问题。无论是使用人教版新教材还是使用生本教材,我们都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彰显教育个性,努力去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教学艺术、获得素质提升。
我们的教学对策可以几点展开: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尤其在深度教研上下功夫。我们在尝试,包括总结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几种常用课型的操作模式,在组内推广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让老师们达成共识,尽量缩短个人独立摸索的时间。二是合理设置数学二课项目,尽量做到培优辅差两不误。三是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小学低段与高段的教学衔接工作,明确各学段培养目标,尤其是具体的教学目标。语数英老师也做好配合工作,不要挤压学生有限的时间,不要让学生疲于应付学习任务,丧失学习兴趣,也丧失后续的学习能力。
杨洁老师(英语教研组组长)
先分析一下上届六年级毕业升中考英语科情况。根据两次考试成绩的数据表格分析,年级存在有薄弱班级,与年级平均水平相差较大。为此,我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以下就他们的经验和不足两方面具体谈谈,希望能给本届任教老师一些借鉴。
做得好的一些教学经验:一定要做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对阅读的训练尤其要重视。要对语言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按主题做系统的讲解和练习,经过六年的积累,学生已经储备了大量的语言信息,但是对语法知识仍是一知半解,没有语法这个工具,学习很受影响和制约,所以要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严把单词关,但又不死记硬背,教给学生识记单词的方法,主要从发音和归类记忆这两点入手。本年级从朗文版转移到学习广州版,效果还是挺好的,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
不足之处及要改进:学生普遍存在单词记不好,语法混乱、不系统,阅读理解能力弱的问题。所以对于广州版的课本知识要100%掌握,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让学生掉队,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对于辅差和两极分化的处理以及中下成绩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控制到位。二课虽然加了课时,但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却帮助不大,最好能有后进辅差环节,这一点我们本届毕业班老师已经注意到了。
对本学科的规划建议: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和教学工作的反思,我们要回过头来思考,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定位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英语课程的定位在于构建一个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以提供学生纯正地道的语言发音、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出色的交际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但学习语言,更是习得一种文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而习惯的养成,各年级必须有各自的培养重点。
三位教研组长发言后,黄建华老师对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
黄建华老师(六年级年级主任)
总体来看,本年级学生较之往届有以下几个特点:思想要单纯些,学习愿望好,成长目标比较模糊,学习过程中的转化、归纳、比较、联想的思维和方法不够娴熟。本年级的老师呈现了这样的一些优点:对教育教学用心,团队能积极合作,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晰、一致,有集思广益的工作习惯。
基于以上的师生特点,本学期采取的措施:把整个学年的理念定位为“放飞希望,演绎更精彩的童年故事”,利用人的与生俱来的“完善自我”的内心本能,激发每一位学生内心向上的动力,让他们明白学校和老师提供的一切条件和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他们提供支持,推动他们去演绎各自更精彩的童年故事。具体措施包括:一、强化规则。各班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养成教育都明确几条必达底线,封底不封顶,并通过具体的小岗位检查加以检查监督,让学生从内心约束自己,减少“碰线”的机会,这就减少了负面事件对学生和老师的干扰;同时又大力表扬规范执行好的榜样,让正面的积极的氛围一直保持,学生在这样的气场中被潜移默化,班风、级风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二、明晰各时间段任务。针对相当部分学生安排自己时间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的特点,我们开学初就把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当作一项训练来执行,通过一个月的对应时段该做哪些具体事项的强化训练,让人人都明晰自己在每个时间段自己应该是处于什么状态,促进了学生的行动能力。三、鼓励超前。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有自主探究的习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鼓励这些学生以自己的节奏扩大学习范围,提升学习水平。四、在学业上针对学生分化的情况,对老师明确提出“培优、促中、辅差”的要求。我们通过“语文、数学、英语高手榜”的宣传,把身边的同学的优秀学习方法供大家分享,也增强优秀学生的自豪感,通过“超级联赛”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下一步的工作是,让学生明晰毕业生概念,对自己六年学习、生活、成长进行梳理,既为归纳总结,也为整装待发,把自己的少年形象描绘清晰是必要的。擦亮“优秀少年”形象:有智慧、乐探究、重学习、多才艺,让学生积极为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积极努力。多设展示和竞争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沉浸在成长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人人在比较中进步,强化向前冲的愿望并且付诸于行动。
之后,年级各备课组肖红海、李先玉、董宏三位语数英老师也作了补充性发言。
上届毕业班年级主任付丽丽老师会上给大家提了一些建议:形成习惯、提高能力比分数重要;二课的开展要有针对性;考试不宜过频,精选题型,考扎实些;劳逸结合,频考效果不会好的;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态度第一,方法次之;协调好各学科之间的均衡性,班主任尤其要有协调能力和牺牲精神。
会议最后,徐纯副校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
徐校长说,这是几年来最“隆重”的一次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会,学部所有领导和高年级语数英教研组长都参与其中,这对我们开展毕业班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她对大家刚才的发言谈了两点想法:一是大家都很有经验,讲得到位、具体、有想法,感到欣慰;二是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孩子想方设法,达到了交流、形成合力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这一届毕业班工作,不如说是为了整个高段教学所作的努力,因为四五六年级循环教学,这样的讨论具有普遍性,是“泛毕业班”工作的会议性质。
徐校长接着给大家陈述自己对毕业班工作的整体看法。她指出,我们小学阶段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中学部输送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可是?什么是“合格”?她认为从三点体现: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精神向上。所谓扎实的基础,即是相较外来的考生,我们的毕业生在知识考测的数据上要达到相关的标准;所谓良好的习惯,即是我们的孩子能自主学习、善于表达、长于交流;所谓向上的精神,即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自信,从不轻易放弃,并会努力去寻求突破。我们培养的是“有追求”的学生,我们应该明晰,“追求”不尽是试卷上的分数,还包括做人的教育思路与方略,我们的校训“知礼、笃学、创新、进取”就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徐校长还列举了历年来我们的小学毕业生的入学考试情况和升入中学的综合情况分析,指出分数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要合理分析,我们最终的教育教学的根柢,乃是“可持续性”这一核心要点。因此,种植习惯,种植能力,至为重要。
最后,徐校长对毕业班工作提了一些个人建议: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要求,启发准中学生意识;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备考技能并举;切忌重复低效的题海战术;切忌强制单向的家长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