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
——高一(4)班校内实践总结
10月18日,我们高一(4)班42名同学全员全天候地参与了校内实践活动。虽然我们没有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但我们毕竟走出了课室,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一天的时间,真是太短太短了,我们虽然不可能在短暂的一天里掌握太多的劳动技能,但我们在劳动中增强了劳动观念,在劳动中领悟到珍惜劳动果实的重要性,在劳动中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在劳动中增强了对外校的感情。
黄晓彤、郑宇珊、钟萃华、王咏琳等12位同学参与了学校教工与学生饭堂的服务工作。上午,在饭堂师傅的指导下,我们体验了在饭堂分菜、洗碗、切菜等工作,还每个人自己学了一样菜式,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得到了饭堂师傅的认可。下午,我们到第一饭堂制作点心,我们虚心请教,分工合作,搓面团、做面包……终于在汗水中完成了一天的实践活动。
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真的不觉得辛苦了。
猜猜我是谁。我们像不像大厨?
对我的服务还满意吗?可不要贪多,不够就多走一趟嘛。
如果我们脱了校服是不是更像校园的清洁工?!
谢谢您,黄大叔!校园清洁离不开你,晨光路少不了你。让我们好好跟你学。
我想,这么做不仅仅是今天,随手捡起一张纸是每个外校人的文明习惯。
咱们也来比一比,看谁拔得快、拔得多。看,我们拔得多干净。
我们都是图书管理员。不管做什么,态度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看看整齐有序的书籍,我想我们每个学生的书桌是不是也该每天收拾整理一番。
别看我身材小,力气可不小啊!看我工作得多认真!
我们是没有穿制服的保安,传递信息是我们的责任。为您服务,我们乐意!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我们学校组织开展的 “校内实践”用杜威的观念来理解,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虽然它与真实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它同样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与奉献意识,具化了外校“先做人,后成材”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