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3分57秒,与灾难擦肩而过

——我校小学部举行预防地震灾害夜间疏散演习活动

文字:行止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11-05-21点击数:1967

5月18日晚,天鹅湖。
南国的夏夜,习习凉风。远处,在城灯的晕染下,是白云山上一轮深红的圆月。天鹅湖畔的春华楼、春晖楼,灯火通明,一派宁逸,孩子们正在温习功课。曲尺回廊上浅白的灯光斜映在天鹅湖上,泛着粼粼的波光,游鱼在做着香甜的梦。“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风之祥和气象,正当此时。
笔者不惮煽情若此,是因为谁也不曾料想灾难的悄然降临——
19点59分,春华楼、春晖楼一楼的楼梯口忽然浓烟大起。
紧接着,两座教学大楼瞬间陷入黑暗,灯光被黑夜吞噬。供电中断。
警车尖厉的鸣叫声划破夜空。地震了!
两座大楼寂然无声,人们在安静地观望事态的进展。十秒钟后,供电恢复,夜课的孩子在值班老师的带领下,沿着东梯、南梯、北梯三条楼梯口躬身伏腰,掩口捂鼻,拾级而下。没有喧闹的吵杂,只有细碎切切的脚步声。护栏内的走廊里,人流涌动,人影幢幢,从高楼流贯地面,再绕过天鹅湖,穿越夜幕,直抵湖畔东侧的小操场空地上。
春华楼,全体人员撤离,用时1分45秒。
春晖楼,全体人员撤离,用时2分25秒。
全体师生员工2457人,撤离楼区高危地带来到安全空地上,用时3分57秒。
3分57秒,与灾难擦肩而过!
所幸,这只是一次模拟地震灾害演习;所幸,我们的孩子表现优异。
小操场上,各中队队列俨然,一个也不能少。黑夜里,空旷的操场汇集了从“震区”危险地带撤离的师生员工,手电的光柱还在四周逡巡,人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实地灾难体验。
升旗台上,徐纯副校长用略微严肃而激动的声调进行了疏散演习活动小结。她说,学校一直最为关切的就是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因此之前作了不少有关的演习活动,今天之所以选择夜间演习,是因为就灾难而言,我们无法预知,灾难往往不期而至,不会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有所准备。因此,一旦灾难来临,就算在晚上,我们也要按既定的路线有条不紊进行疏散。徐校长为大家演习中的出色表现由衷高兴,认为3分57秒的成绩保证了灾难来临时我们尽可能地把损失降至了最低。她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这样的演习活动,天灾是没法预测的,我们只有防患于未然,认真对待,才能在真灾难面前有效地保护自己,并要求大家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最后,徐校长感谢为这次演习活动默默付出辛勤劳动的每一个人,包括请来协助的石井民警同志。
演习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本次演习的总指挥学生处副主任吴大海老师。
问:悬在心口的演习活动终于结束了,感觉还好?
答:现在感觉很轻松。演习活动的真正过程时间短,形式也不见有多复杂,但面对的是小学生,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存在,所以之前还是挺担心的。
问:怎么会想到来一次“夜间演习”活动的?不怕引发安全问题吗?
答:演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能有序、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或危险发生的。真正的危险发生时间谁也不可预知,有可能是晚上也有可能是白天。开始策划这个活动时是把模拟环境设计得比较恶劣的,在某个的晚上(学生不知道时间)、停电、局部因线路问题发生火灾、浓烟滚滚等等。因为首次夜间演习,担忧不少,一是演习时间学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突发紧急情况,警报剧响,学生会不会慌乱而导致无序。二是在晚上八点钟,这个时间段停电之后教室里完全黑暗,学生会不会因黑暗而增加了恐惧感,在疏散过程容易推挤摔倒。三是走廊上虽有应急灯,但亮度不够,并且一楼各楼梯口燃放了烟雾弹,这些烟进一步遮住了人的视线并且呛人,这也容易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
问:演习活动很圆满,但前期准备工作也花了不少心力,说说从哪些方面去考虑的?注意了哪些细节之处?
答:我们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态训练和有序撤离。之前考虑得较多是如何训练学生的心态,在遇到危险时能保持冷静,尤其是保持场面的安静和秩序感,同时能留意环境的变化、信号的接收等。还有就是如何组织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安全按规定线路撤离。细节方面有许多,难以一一列举,比如:学生出教室时哪些人走前门哪些人走后门,哪个同学负责打开门,下楼靠右行走左侧要预留救援人员的逆行通道,系好鞋带,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保持安静,走在队伍前面的人要控制速度,等等。
问:正式演习之前经过了几次反复的“功能性”演练,不觉得太“铺张”了吗?
答:功能性演练实际上就是正式演习的分解动作,把演习中每一个觉得有可能发生情况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实施预演。我们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完全达到预期的设想。为安全故,我们不怕“铺张”,甚至,可能的话,可以更“豪华”些。生命无价。
问:为了圆满完成演习活动,各部门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答:这次活动的举行,得到了许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这个活动中,除了本学部的人员外,得到了生活部、后勤、保安、水电工、医务室、教科室以及中学部学生处及大队部的支持。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他们的配合这个活动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甚至无法进行,各部门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大家血脉相连。因此,借此机会,对所有参与、关注、支持这个活动的所有人员表示感谢。
问:今后的演习活动肯定还要延续的,有什么进一步细化的打算?
答:演习不只是一个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行为,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的应急能力得以强化和提升。对于今后的打算,就是如何让学生能真正达到遇事不乱,最佳的效果是能自发组织,有序面对。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问:一句话概括这次的演习活动。
答: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成功的演习。再接再厉。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