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活着(上)

——高一(1)班阳春扶贫纪实系列

文字:高一(1)班 钟诚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11-03-03点击数:3604

    1月24日,我们高一(1)班约30名同学以及家长们一同前往阳春市——一座刚刚遭受泥石流破坏的城市。怀着一份期待,一份好奇,又伴随着些许紧张,些许忐忑,我们踏上了为期两天的阳春之旅。
    历经五个小时的颠簸,穿越了数不尽的群山峻岭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阳春双滘中学。
    这是一间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公办学校,略显陈旧的校门和教学楼诉说着这所学校的沧桑。他们没有我们“高级”的电动大门,一个狭小的入口使得我们的大巴在门口“磨蹭”了好一阵子。学校的设施还算齐全,可以看出政府的投入大都被用到了点子上,也让人略感安慰。捐赠了书籍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难忘经历。
    第一个要去的是双滘镇老人院。老人院的条件并不优越,冬天的防寒设备简陋无比,从他们瑟瑟发抖的双手可以感受他们生存的不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看着那些孤苦无助的老人,自然会呼唤起人们心中压抑的情感。我们给他们赠送暖手袋、慰问金,并陪他们聊天,有的医生家长还带来医疗器械,尽可能的给予帮助。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交流起来颇感费劲。但是从他们脸上散发出的笑容还是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感激。在与老人院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大都是无人照料的孤苦老人。有的是膝下无子,有的是受到家人排斥,他们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帮他们排解一下新中的忧郁,尽可能的满足一下他们物质上的需要……
    老人院的行程结束了,登上大巴的我们心里又添了一份沉重。
    接下来是去各个贫苦家庭体验生活。这些家庭大都是阳春泥石流的受害者。更主要的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着渴望读书的孩子。我们所有人分成了十五个小组,分别去看望不同的家庭。同时,我们给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书包,一排水笔,一个水杯以及100元慰问金。
    我所拜访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去到时房子是空的,几经询问才有人带来了一个老太太,是住这家的男孩的奶奶。那个男孩叫黄培荣,他的母亲因为忍受不了贫困,离家出走。平时黄培荣是不回家的,听说有人来看望他,才放完牛回来,脚上是一双凉鞋。把奶奶扶进屋子后,开始和我们聊起来。这是我们才看到,老人竟然只穿着一条单裤,以及套上未穿袜子的脚的一双破布鞋。黄培荣今年15岁,微微泛黄的面部透露出生活的艰辛。正在读初二的他和父亲、奶奶相依为命。平时,父亲在外打工,就靠叔叔以及一帮亲戚照顾。奶奶眼睛不好,所有的家务都落在了他的身上。远远地,在看到他家屋子的面目时,我们都震惊了。那是一个十余平米的砖瓦房,泥石流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周围的废墟满目疮痍,不幸中的万幸就是,他们还有一个家。
    那时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太阳还散发着光芒,但却照不进他们昏暗的居所。即使是白天,房子的透光度也少的可怕。配合着两个“苟延残喘”的灯泡——事实上他们也只有两个灯泡——我们看清了这个让人感到心酸的家。一入门便是一个约两平米的柴房,放着他们砍好的木材。穿过一道小门就是他们的“厅”,五个人站在一起就已经很拥挤了。黄培荣给我们一人搬来一张凳子,自己站着,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凳子了。整间屋子最之前的就是一款老式电饭煲,里面还盛着吃剩的饭菜。一口生锈的大锅打消了我们在他们家吃饭的念头。黄培荣告诉我们,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家吃过菜了。他们的卧室房间更是狭小,甚至容不下五个人同时站立,很难想象他和父亲就是这样度过了15年。墙上贴着的奖状已破旧不堪。黄培荣说,他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成绩一直不错,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读上高中。在我们的询问声中,黄培荣说想读完初三就去打工,来补贴家用,因为父亲肯定不会让他读高中。一年几千块钱的学费不是这个家庭能够支付的。他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连以后打什么工都毫无想法。我们不敢再问,怕刺激到眼前泣不成声的男孩。
    结束了短暂的沟通,我们带着黄培荣去了市场。在那里,我们给他和他的奶奶购买了衣物、鞋子,并请他吃了晚饭。我们告诉他,无论何时,都要有信念,读完高中,读完大学的信念。我们,会一直在他身边。家长们也说,将会资助他一直读下去,告诉他不要放弃。他含着泪花,不断地用力点头。可是我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助,看到了痛苦,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还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坚强……
    送完黄培荣回家后,一天的行程基本结束。仔细回想,带来了太多感触,挥之不去。老人院老人们的颤抖,黄培荣不甘的眼泪,无数倒塌的房屋,都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不能改变这些,却可以改变自己。当你还因早起的生活埋怨着,当你还在因学校的饭菜咒骂着,当你还在因学习压力逃避着,请想想远方的他们。在那里,有人为生存朝五晚九,有人为果腹饥不择食,有人为读书欲哭无泪……
    做好我们自己,生活,还在继续。
   
  附部分活动剪影:

 

校办杨如华主任、学生处副主任姚小平、家长联谊会成员及孩子们一起,开启扶贫序幕


 

到双滘后,与当地负责人商议走访对象。


 

 孩子们捐赠给双滘中学的部分书籍


 

大山深处的贫穷


 

杨主任与帮扶对象交谈

  采访进行中


 

“我一直在努力!”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1-03-03 12:00:01 发表评论  
    责任意识、悲悯情怀、公民道德都是在一个一个具体的实践中、行动中感受培养出来的!望再接再厉,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班、更多的团队。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1-03-03 11:41:38 发表评论  
    “当你还因早起的生活埋怨着……请想想远方的他们。在那里,有人为生存朝五晚九,有人为果腹饥不择食,有人为读书欲哭无泪……”希望学校经常组织中小学生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体会生活!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