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我想,我敢

——2011年保送生专题

文字:高三(1)班 蔡雯迪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11-03-05点击数:1813

 

   很多人都觉得,保送是一条捷径,比高考容易,其实不然。保送考试没有大纲,也没有固定的答题技巧和思路,题型每年都不太一样,超出高考范围的知识点也很多,十分要求自学能力,因为在准备期间所有超纲内容你都要自己去学(我说的主要是综合性大学)。相比高考,它轻松在你可以更早地得到一个结果,只要成功了,后面的半年会轻松许多,也就是我们说的长痛不如短痛。但是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准备保送的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比准备高考大得多。
    保送考试是另外一种能力的学生走的路。你只要留心看各个省状元的高考心得,很多人都会提到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并不太适合他们。面试是我们广外学生的优势,当然平常自己也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不要拘泥于书本,更不要死读书。
    各个学校考试的特点都不一样,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所,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说,北大的英语面试没有中文重要,笔试不考听力,考政治历史,题型偏怪,数学很难,因此更加适合数学、文综有优势,相对于报北外、复旦的同学来说英语尤其是口语没有优势的同学。
    不同学校每年出题的难度都不太一样,所以我能在北大的保送考试中成功,并不意味着我就能在其他学校的保送考试中成功,它确实有运气这一因素在里面。为了所谓的“保险”去降低自己选择学校的标准,最终可能只会让自己后悔。
    不管成功与否,这些都将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阅历,因此尽量不要放弃这个机会,选一所适合的学校,它值得你去拼搏。
    回过头来看,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我想、我敢,于是我在北京大学的保送申请表中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最后深深感谢学校给我的机会以及父母老师同学的鼓励。
     

 

     笔试及准备

    语数英三张卷子一起发,三个半小时;历史政治两张卷子一起发,两个小时。题目怪,题量大,题型也不固定,英语不考听力,5科各100分。

    语文:

    选择题,内容十分广泛,甚至还有翻译题,问哪一选项符合严复先生所说的“信达雅”。北大考试有时候题目就比较深奥,不太容易理解。怪题一般都出在这,但并不是每年都是选择题,有可能是问答题,如“用10个不同汉字造一个句子,且每个字声母都是zh ch sh r”。
 
    古文,今年考的大概是“乐羊食子”的故事,往年包括议论、叙事、传记各种文体都有涉及。北大的特色就是古文不给标点,需要考生先把标点全部加上再进行全文翻译。所以,要是符号加错了,很有可能出现全文理解错误的情况。
    现代文阅读,找不到原文,其中有一道问答题从这首诗中出:
    你把我叫做栀子花/且/不知道/你曾有一个水杉的名字/和一个逆光隐去的季节/我不说/我再不必说我曾是你的同类/有一瞬间/那白亮的秘密击穿你/当我叹息着/突然借你的手/凋谢
    如何理解“白亮的秘密”。
    前两年的阅读题是鲁迅的《乞求者》,赵园《读山》,可以看出全部属于文学类文本,对于平常考试都选择论述类文本的我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

    写作,给出一段材料,大致是12月初铁道部出台退票新规,普通列车火车票在火车开车后不得退票,动车组列车与普通列车退票“待遇”不同等,要求写给铁道部部长的一封公开信,议论文形式,不少于800字。北大每年都要求文体,上一年就是散文,总体来说议论文居多。

    准备:可以针对古文加标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两方面进行练习,此外,议论、叙事类的古文要多做一点(广东高考人物传记类比较多)。别的准备了也没用,看积累了。


    数学:

    题目整体风格和高考的最后两道大题不太一样,但难度相当。根据我的了解,出题老师大多是50年代的、研究初等数学的教授,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平面几何,这几年相关的题型就有五边形(出过两次)、六边形,当然还有常见的三角形、圆形。题目特点是短小精悍,条件很少,证明题居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数学考查思维,因此所有的题目,如果用最普通传统的方法去做,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运算量极大。大部分题目其实都有较为简单的方法,但就看你能不能想到了。例如今年第一题,关于双曲线,用传统设解析式和设点的方法,我估计十五分钟肯定做不完,但如果用双曲线的光学原理的去做,只要写几行字就解决了。

    准备:做全国数学竞赛题,针对平面几何进行练习,数学很有可能超纲,因此文科生对二项式定理、反三角函数、排列组合、空间几何等都要有了解。有空可以看看数学史。


    英语:

    选择题(20道),考查语法的比较少,考单词短语的辨析运用的比较多。
    阅读题(4篇),四六级难度。
    完形填空(1篇),四六级难度。
    改错题(10道)属于新题型,往年考过选词填空、英译中
    中译英,需要先理解中文,才能进行翻译,例如裙带关系。

    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部分应该是优势,相比其他科目会感觉简单,因此要求速度,腾出更多的时间给语文数学,才是最重要的。

    准备:四六级单词,四六级的模拟卷和真题,中译英、英译中、单选题都可以进行准备。注意加快速度。

    从题量来看,语数英三科时间很紧张,我笔试的时候在写作文还是做数学上面纠结,最终我还是放弃了数学,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因此我建议,作文尽量不要放弃,英语一定要做完,数学留在最后。即使平时考试数学再好,也不要指望能在数学上面获得优势,要知道,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那些拿过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的学生。
    从难度来看,考完试后,一定会感觉不太理想,觉得时间紧张,很多题目不会等等,但不要紧,马上转换心态准备面试。题目尽管难,但对于全国各地的学生来说,每个人擅长的科目都是不一样的。在考试的时候,我认为相对比较简单的英语、政治、语文也有考生觉得棘手。他们甚至抱怨英语阅读有可能是四级的难度,但是在我们学校,能够掌握六级、公共五级甚至难度更高的阅读题目的都大有人在。相反,对我来说很难的数学,却也有考生放言半个小时做完都嫌慢。我想说的是,在考试过程中尽量克制和别人比较的心态,你只要保证自己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历史:

    名词解释(8个,40分),包括三八线、四五运动、庐山会议、唐宋八大家、布拉格之春、女真、梁启超、百科全书派。
    名词解释历年都会考,前几年包括楚河汉界、自由法国、APEC 、东北易帜 、《水经注》、新学伪经考、西进运动、黄埔军校、欧共体、利玛窦、切格拉瓦、达鲁花赤等,可以看出涉及面很广,必修选修课本上完全没出现过的也挺多,但可以准备,其中人名一定会有。
    答题要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目的、原因、意义、作用等,答案50-100个字左右,推荐三个句子总分总的形式。

    写出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的古代名和现代名(20分)
    往年的题目有:写出你看过的五本历史著作,并作出简要评价;各国的国庆日及来历;二十四史及作者等等,可以看出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是否进行系统的归纳

    论述题(40分)。比较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异
    (A3纸的答题卷,没有横线,字数不限)

    准备:历史选修4本书尽早看,注意其中陌生的名词(建议用维基百科查);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考前找一些历史论文看看。
    Ps: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对考过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楚!尤其是数学和历史,像布拉格之春和四五运动都曾经考过,而数学证明五边形对角线长度的题目也考过两次。这一点04级的杨静瑶也曾经提过,但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步我们俩后尘。


    政治:

    全部都是问答题,比起其他科目,政治题比较常规。和高考不一样的是,北大考查的不是你背书的能力,而是你解决事情的思维,因此一般都没有标准答案。
    材料都是时事,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三本书,《文化生活》似乎不会考(只是猜测,有时间还是准备一下)。
    政治超纲的部分大概就是经济学,因此要求我们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凯恩斯(有一年就考过凯恩斯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有了解。

    准备:历史选修2经济学要看,哲学的原理方法论必须背,做全国卷或者北方省份高考的问答题。时间充裕可以看看逻辑学(选修4)和基础的法律知识。

 

    面试

    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理论上占30%。时间为5分钟,一篇两页纸的文章,大概是china daily那种新闻的难度(据说前几年的文章都比较难,今年的起码还看得懂),内容是上海世博禁止市民出行穿睡衣。
    面试前有1分钟左右的时间看,我只看了一页就被叫进去面试了。老师大概就是问文章的主旨、细节以及你自己的看法,有可能会要求朗诵。

    中文面试:

    由于北大报的是小语种,所以中文面试相对更加重要,10分钟的时间,2分钟自我陈述。分两组,法德西俄一组、朝鲜(韩)阿拉伯印地希伯来一组(因为有5个志愿,所以大部分考生两组都要参加。每年的语种都不太一样,像希伯来语、印地语据我所知是四年才开放一次的语种)。考官是各个小语种的教授,大概是十几将近二十个,全部围着你坐。面试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4个方面:①关于你的个人陈述和简历、推荐信,②关于你所报语种对象国的了解,③关于时事,④针对一句话说自己的理解。面试最后有模仿发音(各小语种)。


    面试问题(不全)

    第一种类型:
    如果可以双修,你会选择什么专业,为什么?
    发展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影响
    你觉得美对人来说重要吗?
    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爱心社?

    第二种类型:
    你对韩国朝鲜的认识
    对俄罗斯正面和负面新闻的看法
    你觉得西班牙经济发达吗?
    为什么选择俄语和西班牙语?
     
    第三种类型:
    梅德韦杰夫目前是俄罗斯的总统,普京是总理,但普京已经宣布参加下一任总统的选举,你如何解读梅普之间微妙的关系?
    你觉得他们更可能是矛盾的激化还是一种相互妥协,为什么?

    这一类题目相对比较难,要求平常关心时事,并且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考生被问到的题目有:
    怎么看待现在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情况?
    怎么看待有关“奥数危害甚于黄赌毒”的评价?怎么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

    第四种类型:
    如何理解”做完全相反的事情也是一种模仿”

    这一类题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回答。老师会给一个信封,你从中抽一张纸,把纸上的内容读出,然后说出自己理解。
    总共大概有十几个题,所以回答时尽量还是要另辟蹊径,说出点不同的看法,因为北大的老师还是比较喜欢有独特见解,另类创新的学生。

    其他考生被问到的问题有:
    爱因斯坦说过,“宇宙间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它是可以理解的。”怎么理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李商隐在《胶州七绝·海上》中写道,“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请谈谈对“长生不老”的看法?

 

    经验:
    开场白也就是自我陈述很重要,要创新,要突出你自己的特点。老师面试了一天,什么都听腻了,这个时候,只有新颖的形式、与众不同的内容才能让老师记住你。10分钟很短,你不能让老师和你将错就错……
    声音要大声响亮,表现要自信,当然也不能太自以为是,把什么都说成浮云,老师也会直接把你当成浮云
    作为一个来自广东的学生,标准的普通话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可能会出现老师故意难为你的情况(只是面试的需要而已),尽量不要跟老师发生争执,虚心一点,毕竟对于北大的教授来说我们都是小屁孩儿

    准备:
    对报考小语种即对象国的了解,包括时事,经济(GDP排名,经济活动等),著名的人物(尤其是本国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还有和中国的关系(战略合作、经贸往来、领土争端等)。
    把寄给学校的简历、推荐信、获奖证明还有口头自我介绍里面的要点都提出来,逐个准备,最好是举些例子来说明。
    最喜欢看的书,父母的职业,印象最深的事情,为什么报北大,为什么报这个语种等等都是老师很有可能会问到的,这种问题要提前准备。
    对北京大学一定要了解清楚,包括校训、校长、最新动态等等,可以去gotopku.cn上面看看。
    类似奥运、世博、亚运这种问题都简单准备就可以了,北大的教授们似乎很少提这一类的问题。
    利用我们身边的各种媒体,那么在玩的同时你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像当下流行的微博和博客,关注一些公共知识分子,例如曹景行、梁文道、林行止、杨锦麟、任志强等(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IT业人士等等)。订阅一些有深度的杂志,像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环球周刊等等,平时看报纸要养成看社论的习惯。此外,凤凰卫视是一个很好的频道,观看像一虎一席谈、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文化大观园等电视节目,会让你受益匪浅。积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