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外校,我永远的感动
——写在梁思然顺利通过复旦大学保送生考试之后

听到思然被复旦大学预录取的消息,我万分激动,思绪万千……“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望。女儿思然顺利通过了复旦大学的保送生考试,即将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学子,作为家长,我内心感到无比荣耀和兴奋。
回想起来,思然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和所有苦苦追寻自己美好理想的学子一样,求学道路充满坎坷,充满辛酸,也充满快乐。“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如今,孩子的愿望总算得以实现,我们心里充满了对广外外校无尽的感激!
从初中到高中,思然六年的中学学习生活都是在广外外校度过的。可以说,是广外外校把一个少不更事、稚气未脱的少年一步一步培养为成熟、稳重、自信的复旦大学学生。因此,我衷心感谢广外外校这一片土地,感谢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曾记得,初中入学军训期间,班主任卢霞老师经过几天细心的观察,然后就把课室的钥匙交给思然管理。这一看似平常的安排,却给了思然一种无形的力量,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使得她在紧接着的班长竞选中,她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台,在众多的演讲者中脱颖而出,在当年的DJ大赛中,她也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在舞台上一展身手。正是班主任和老师们的慧眼和一次次的鼓励,使思然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从初一入学时年级200多名跃到了中考年级第10名。曾记得,思然进入高一,由于一时还没有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出现下滑现象,那时我万分焦虑,女儿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是班主任李腾建老师的谆谆教导,帮助她树立起信心,重新找回了自信,战胜了困难。曾记得,思然确定参加复旦大学保送生考试的日子里,英语老师朱玉贤放弃了休息时间,对思然进行细心的辅导,并组织其他英语老师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对思然进行英语口语模拟面试,甚至她在回家探亲上飞机前,还打电话给我,惦记着思然的考试……所有这些,都无不使我感动。
人们常说: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和一个好的办学理念。思然的成长过程充分体现了广外外校“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 广外外校具备一套科学人文的管理体制,对每一个学生关怀备至。在初中阶段,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一本广外外校印发的《与我同行》小册子。在这本册子里,有学校的校风校训,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名言警句,有每一周的目标定位和综合评价,有个人感悟和家长信箱,有“听心阁”,还有下一周的计划。通过这本小册子,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思想疏导;家长能每周查看小孩的表现,并随时与小孩进行沟通。在这里,思然学会了正确检视自己,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进取,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了良好基础。
思然的成长得益于外校“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育人特色,得益于“轻负荷、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思然在学校除了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各项学习竞赛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DJ大赛、文艺晚会、书法比赛、中秋灯会、学生会竞选、模拟联合国……正是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模式,使思然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她顺利通过复旦大学保送生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管高三年级的吴玉爱副校长对思然的关心更是体现了学校“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的严谨态度。在确定参加复旦大学保送生考试前,我们家长没有什么思想准备,思然更是信心不足。但是,吴校长、顾主任亲自打电话给我,询问我的想法。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吴校长详尽分析了思然的优势,“作为综合素质在全年级排名前几名的学生,是完全有可能被国内重点大学保送生录取的”。这才使思然下定决心并充满信心参加复旦大学的保送生考试。事实证明,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跟踪负责的态度是思然考取复旦大学的关键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感谢广外外校,在这里,思然学会了知礼、笃学、创新、进取,学会了求实、求精、求活、求新,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六年的广外外校的学习生活经历,将会成为思然的终生财富!我们相信,广外外校一定会帮助更多的“思然”走进新的里程!
梁思然家长:梁道彬
2011.1.16
邂逅复旦
高三(1)班 梁思然
Last summer vacation, I went on a self-help traveling to shanghai with my best friend. We discovered many places of interests and were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beauty of shanghai.
But I’m far from satisfied. I’d love to discover a more charming shanghai. Most importantly, I’m expecting a perfect encounter with FuDan, my dream university!
“我期待着,能与复旦有个完美的邂逅。”这是我的自我介绍中最后的一句话。
如今,复旦已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走进她,了解她。
去年十一月中旬,复旦招收保送生的通知来了。由于缺乏信心,我一直不敢报名。直到报名截止当天,在校长和老师的殷切鼓励下,我选择了勇敢地尝试,无论结果如何,只求人生中不留下遗憾。这时距复旦保送考试仅剩4天。我迅速制定了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复习。说是突击准备了4天,其实我已为此准备了三年、六年甚至更长。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对自我的审视和改造,对未知的好奇和渴求,都是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每个人都能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复旦侧重于面试,通过面试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表达能力,但并不能说考试不重要,考试内容主要是语法选择题和中译英。语法题涉及词汇、短语很多,有一定难度,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学好语法,扩大词汇量。中译英的短文比较简单,没有涉及高难度的专业词汇,只要平时爱看英文书籍、多读美文,翻译时的感觉就会好很多。考试时间为一个小时。
接下来是面试。在面试之前,考官已详细看过每个人的资料,他会从个人资料出发,问相关问题。因此,在准备大量的时政热点问题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材料和自我介绍。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资料中显示出我擅长书法,于是教授指着考场内的一幅书法作品,让我make a comment。然后当我提到我在英国的游学经历,他问我除了英国还去过哪些国家。答这种问题千万不要止于回答“哪些哪些”国家,而要继续往下介绍在那些国家里有哪些有趣的impressive的经历。谈到这里,面试中第一个重要的技巧就出来了:多联系自身经历,以具体事例充实你的观点。这样会使你的回答更具说服力,也更能突出你的口语水平。
时事类问题一般不会太难。平时要多读英语报纸,尤其注意一些专业的、固定的媒体用语。例如教授问广州塔的nickname是什么,有同学答“slim waist”,直译过来似乎也没错,然而媒体的固定称法是“slender waist”或“twisty waist”。这就反映了学生对时事、对社会的关注度。
面试中有个环节是读报提问。当时我们读的是CHINA DAILY的一篇关于世博闭幕的报导。拿到报纸就读,没有准备时间,而且由于排版问题,好多词被分开变成两行(用“-”连接),如果是平时不爱读书不擅长分意群的同学,读起来会比较难受。读完要求概括文章大意,然后一个细节问答(比如文章中某人说了什么),然后名词解释。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放松地参加面试。要自信、大方,要侃侃而谈,教授们都很nice,你一定会享受和他们沟通交流这一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