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亚运小记者
——我校六年级小记者赴亚运会现场采访记
出发
小记者培训纪实报道之一
培训——征程开始
11月4日,我的亚运之行开始了,我们3031全体队员来到Canon技术交流体验中心参加小记者培训。
首先,是亚运小记者部的依丽姐姐向我们一一介绍了当小记者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她告诉我们,记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要时时关注身边的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留心观察,这样才能找到好的题材。
接着,依丽姐姐还给我们分了三个组,我在第二组,并有幸成为了小组长。在小组里,还有三个小小组,一是照相组,二是采访组,最后是投稿组。而我还身兼编辑的重任,要收取三个小组的资料和稿件,然后整理,最后上传到亚运小记者的官网上,任务真是名副其实的“重”啊!
分完工后,依丽姐姐还给我们看了一个有关亚运小记者的视频,教我们采访的基本要领,告诉我们采访时要先写稿和看着对方鼻子等一些“小招式”。最后,她还告诉我们,无论最终你是不是选记者这一行,这次的“工作”都会使我们终生受益。的确,记者能使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多了解、多留心观察一些事情,使我们的口语能力更好,知识更丰富等许多好处。看来,我们的确很幸运啊!(六(7)班 曾泰峰)
到达举重场馆
现场报道
小记者培训纪实报道之二
培训——征程开始
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天河区颐高数码广场的佳能总部进行亚运小记者的专项培训。一进会议厅,我们就看到椅子上放了一些亚运小记者的资料和用具,我猜一定是我们一会培训要用到的。坐下后,培训老师就大屏幕上放了一段视屏。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段视屏是干什么用的,渐渐看明白了,原来是介绍亚运小记者进到亚运场馆该怎样具体操作的,如此看来,这个培训是非常的重要啊!
伊利姐姐是我们亚运小记者团的培训教练官员,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她一开始跟我们做游戏,开玩笑,这些游戏不仅让我们心情放松,更让我们体会到很到道理,也就是伊利姐姐最后总结的三个词:团结一致、专心致志、善于倾听。对啊,这不正是一个亚运小记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吗?原来姐姐的这些游戏设计可是独具匠心啊。培训中,我也越来越体会到,“团结一致”就是我们这一个团队,不仅力往一处使,心还要往一处想;“专心致志”就是在采访中要抓住一些一闪而过的精彩瞬间和场景,注意观察,不要有漏网之鱼;“善于倾听”就是把运动员说的重点的每一句话,都要及时做好笔记。
接着,一个摄影专家还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了照相机、摄影机在采访时该如何使用,我们每人都端着相机,按照专家的示范时而调焦,时而商讨,时而按动快门,还不时地请教旁边的工作人员,很快,大家就基本掌握了拍摄的技巧。
愉快的培训之旅结束了,期待着进驻比赛现场,与亚运动员亲密接触!(六(9)班 朱承轩 )
小记者镜头中的冠军
亚运举重比赛报道之一
目睹冠军夺冠记
11月13日 东莞体育馆举行举重比赛。
下午一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东莞举重比赛场地,我们要采访的比赛是女子48公斤级B组和男子56公斤级A组的比赛。进到比赛场地,虽然没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可气氛也是非常紧张的。好在48公斤B组暂时并没有中国队员参加,我们才舒了一口气。4时30分紧张的时刻终于来临,在56公斤级的选手中有中国运动员吴景彪,他可是这次的夺冠大热。
比赛终于开始了,选手出场顺序是按选手赛前所报成绩出场,吴景彪所报成绩最好,所以最后一个出场。
一开始其他国家选手试的成绩都只有一百零一公斤、一百零三公斤等,而越后出场的选手报的成绩越高,吴景彪第一举的成绩为129公斤。开始了,不少选手都失败了,而到了最后三个出场,我们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因为他们都举起了重量有120多公斤的杠铃,我们也担心吴景彪能否举起129公斤的杠铃。终于轮到他出场了,中国选手都为他加油,第一次吴景彪轻而易举地举起了,我们的心也放下来。第二轮,他要挑战的是133公斤,他并没有受到其他选手的压力,成功地举起了这个成绩,并且打破了亚洲记录。最后一轮,他要挑战136公斤,可没有举起来。
接着我们便去采访了观众,我们采访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他是专程来为中国选手加油的,我问他:“老人家,这次举重比赛你印象最深刻的选手是谁?你认为中国选手能拿冠军吗?”老爷爷摸摸胡子说:“我印象最深的选手当然是中国选手,希望他能拿第一名。”采访完后,已经五点半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举重场馆。(六(7)班 梁津肇)
到达亚运村
采访亚运冠军吴景彪
亚运举重比赛报道之二
我眼中的亚运举重比赛
今天,我们来到了东莞体育馆,作为亚运小记者,我们是来观看和采访这次举重比赛。
第一场是48公斤级的举重,我们很期待,但是女子的B组没有中国选手出场。在途中,我们采访了部分观众。许多人听说没有中国选手,都非常失望。不过!还好,下一场男子56公斤级的比赛,就有一位中国选手——吴景彪。这位来自福建的运动员,虽然看上去不是特别强壮,但经过艰苦训练,在今年世锦赛中,硬是夺得了男子56公斤级的桂冠。
当吴景彪出场时,我们都非常激动,和全体观众一起鼓掌,为他加油助威!第一次,他举的是128公斤,成功通过!第二次,举的是133公斤,这次不仅又成功通过,还打破了亚洲纪录!哗——,全场顿时一片欢呼!
刚看完上半场,我们离场的时间就到了。我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坐上回校客车。然而,我知道,大家都还在心里继续为中国对加油,希望中国选手能多拿几个冠军!(六(4)班 王嘉邈)
采访亚运冠军王明娟
我也做亚运火炬手
亚运举重比赛报道之三
中国肯定拿第一
11月1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东莞市的举重场馆,采访亚运会举重比赛。
在比赛场馆门口,戒卫森严,每过十米就有一名警察,还有十来个警察留在一旁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看到这井然有序的场景,小记者们纷纷打开了摄相机和DV。
据说今天的比赛将要产生的两枚金牌,还有两名中国队选手王明娟和吴景彪出擦很出场,我们都兴奋极了。可惜的是,我们进场后看到的这组比赛,没有中国队员,大家不免有点失落。
比赛中,有的运动员成功了,高兴得满脸春风;有的运动员失败了,难过得一阵懊悔。第一轮比赛结束了,我们抓紧时间采访了几位观众。
我问一个只有4岁的小朋友:“看完了比赛心情怎么样?”
他看着镜头笑嘻嘻地说:“一般,因为没有中国队员在。”
“那你觉得中国会拿第几呢?”我问道。
“第一”他信心十足地答道。呵呵,这是一个多么天真可爱和爱国的孩子啊!
下半场,终于有一名中国选手出现了。他不仅没有失误,还打破了亚洲纪录。本来他还打算再破一次亚洲纪录的,因为多次的试举,他已经竭尽全力了,终于没能实现。但是冠军的宝座已经是非他莫属了。
回校的时间到了,还有一名中国选手的比赛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恋恋不舍的上了车,把深深的祝福留在了欢呼不断的举重赛场上。(六(8)班 黄楷伦)
亚运冠军给我们签名
探访亚运村报道之一
和亚运举重冠军一起赛跑
11月14日,根据亚组委的安排,我们小记者要去采访亚运举重冠军。
我们徘徊在亚运村的门口,想象着即将到来的采访,心情非常的激动。不知这位举重冠军是何等样子,至少是膀大腰圆吧,要不,怎么能得冠军呢?我正想着,突然人群一阵骚动,来了,他们来了;近了,更近了。我看见了什么,是一张清秀的面孔,一个偏瘦的中等个子的人, -他就是中国男子举重冠军并破亚运记录的胡景彪!走在他身旁的还有一个是女子举重的冠军——王明娟。我们立刻迎上去,掌声和心跳声一起想起来。
接着,我们开始采访胡景彪。我问他:“您好!我是亚运小记者,可以采访您文几个问题吗?”他笑了笑,温和地说:“可以啊。”一如邻居家的哥哥,没有丝毫的冠军架子。我想了想,问道:“请问您知道了自己成了亚运冠军,您的心情当时怎样?”他说:“那当然是很高兴,也很激动啊!我的努力真的没白费。”接着,他说了一句我永远忘记不了的活:“其实,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如果你现在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你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问完了问题,我们小记者试着邀请两位亚运冠军和我们体验一下两人三足赛跑。没想到,他们愉快地答应了,原来这两位冠军早就听说过我们在“广州也精彩,‘佳能杯’广州市小学生30人31脚大赛跑”中获得了冠军。一谈起30人31组跑,我们在这两位举重冠军面前立刻变得自信而又滔滔不绝。于是我开始当起胡景彪的教练,我要求他:左手要搭着左边同学的背,而右手揽着右边同学的腰,他老老实实照着我的“指挥”做。我还告诉他:当听到老师喊“各就位”的时候,就按照规定的脚先后跨一小步,喊“预备”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一起向前弯,但不要弯得那么厉害,50度最好。胡景彪听我讲完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接着我们在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排了一队,依次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后。
真不愧是冠军,胡景标按照我刚才教他的方法,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只听老师喊“跑”!我们就开始往前冲,但为了“照顾” 胡景彪,我们跑地比较慢。通过了终点后,胡景彪说:“哎呀,没想到这么难啊!”旁边有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说:“这还叫难,他们3031的是30个人一起跑呢!!”胡景彪很惊讶,并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旁边的记者当然不放过这么好的镜头,只听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有闪光灯的不停闪耀。
采访完亚运举重冠军,我们也完成了也今天的采访任务。
回来的路上,我的耳旁一直回想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六(1)班 伍立鹏)
亚运冠军和我们一起“3031”
采访亚运焰火总指挥黄部长
探访亚运村报道之二
和亚运冠军面对面
今天,我们来到了亚运城,采访本届冠军选手吴景彪叔叔和上届金牌得主王明娟阿姨。
第一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逐个开始提问。
我问吴景彪叔叔:“请问,您得了冠军后有什么特别想做的吗?”
他眨眨眼睛,摸摸后脑勺,然后咧嘴一笑,答道:“我就是特想吃饱,因为比赛前几天都在保持体重就一直不吃饱!”
你看,这些运动员多么辛苦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还得饿着肚子举那么重的杠铃啊!联想起我们3031的训练,不也是这样吗?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换来丰厚的收获呀!
后来,我们和冠军们做互动游戏,一起玩“3031”。 看着他们很认真,像模像样的,我们都开心极了!
临走,我们不仅让两位冠军在我们的衣服、帽子、本子上签了名,还都争着摸了摸那枚金光灿灿的奖牌。哇!那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真好!
下午,我们来到了天河城旁边的TCL亚运主题公园体检中心,这里有观众互动平台、电子体验馆和贵宾室。
在贵宾室吃了一点点心,休息了一会,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参观开了。
一进电子体检馆,先是一片漆黑。突然,各种灯光一起打开,精美绚丽的各式展板、展品,便呈现在我们眼前,令人惊叹不已!一路看去,我们对亚运会的历史进程,便都有了充分的了解。
接下来的文化长廊,展示的都是冠军选手们的相关物品,比如:金牌、运动服、亚运纪念品等等。同学们一边浏览欣赏,一边发出惊喜的赞叹。
游戏中心里好玩的项目可多啦!可以玩投篮,与姚明的1:1像照相,还有看亚运火炬,玩高科技小游戏等等,同学们玩了这个,玩那个,痛痛快快玩了个够。除此之外,3D立体影像、3D电视、裸眼3D电视、电动古代故事,以及广州风景的放映,又给我们带来一场场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
最后,我们还采访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烟火部黄部长。有同学请他透露一些闭幕式的情况。但他笑着说:“无可奉告”。但我明白,他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呢!(六(4)班 王嘉邈)
我们和亚运冠军合影
探访亚运村报道之三
与冠军携手3031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亚运村,采访举重冠军王明娟和吴景彪。
我们站在门口,等待着冠军的出现。当他们穿着红色的运动服,款款向我们走来时。我和另一位同学立即迎上前去,把鲜花分别献给了他们。在这零距离的接触中,我始终不敢抬头,只是用双眼望着他们的脚,仿佛站立在我面前的,是两座令人敬仰的大山。
采访中,我们知道了,他们平时的训练是如何的艰苦;我们还知道了,他们曾受过许多伤,有时候为了比赛还带着伤上场拼搏。其实,我们这个3031的冠军和他们的亚运冠军都有是一样的,我们不也是进行了艰苦的训练,都受伤过、流泪过吗?在领奖时,他们和我们都有着一样的心情:是激动的,是开心的,是光荣的。
接着,我们还给他们看了我们比赛的视频。对我们在比赛中奋勇拼搏的精神,他们都由衷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最后,两位冠军还和我们一起来玩3031跑。我的左手边就站着一位冠军,这让我非常的激动和开心。
我们还看见了亚运金牌,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六(8)班 黄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