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
——我校教师参加201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高峰论坛
文字:徐瑱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10-11-09点击数:1942

10月底,我与傅丽丽老师有幸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高峰论坛举办的《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德育文化,提升班主任工作智慧》的论坛盛会。
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王宝祥、孙云晓、陆士桢、丁榕、吴甡等多名专家所做的9场精彩报告,这是一个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高水平报告。聆听9位专家的报告是一种享受,除了深刻的感受,还带来了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
一、让生命影响生命
吴甡:全国著名校长,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教育生态”理论提出者。该校创办的“宏志班”中88%的学生升入全国重点大学,传为教育界的一段佳话,所倡导的“宏志精神”已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吴校长所做的《教育价值观的思考与实践》就是对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他以一个校长独特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通俗易懂的归纳,讲述了他的办学成功之道。他对办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赋予了更多更深的人生哲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有着更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让人兴奋,让人醒悟,让人思考。
1、做“文化实现型校长”,突出强势文化影响。一是营造学校生态文化环境,关注教师的幸福感。生命的成长,一定要用幸福的生命去影响。教师的面貌和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感提高了,工作愉快,自然就提高了工作质量,也就提升了对学生的影响。他鼓励教师们自发成立各种各样的运动俱乐部,并以工会经费作为支持,丰富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学校还设有专门的教师休息室,室内的矿泉水和酸奶都是免费的,以让教师在辛苦工作之余得到心情的放松。结论是——学校这么关心你、这么爱护你,你还好意思不好好干吗?
2、舍得在班主任身上花钱。舍得花钱培训,舍得花钱让他们休闲。另外,在晋级、评职、评模、评优、提干,国内学习旅游,出国考察等方面先让班主任去挑。
3、管理就是服务。在吴甡校长的报告里有好多内容讲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广渠门中学几年来进行的教育机构改革,主要是学校教育机构整合重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管理网络。撤销了德育处、教务处和总务处,取而代之的是三个部:学生部、课程部和资源部,每个部下设三个中心。突出了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
4、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在体育和艺术活动方面,广中在北京市率先推出“自助餐式”体育、艺术选修课。从每周两节的基本技能训练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选修课,增加了攀岩、街舞、跆拳道,管弦音乐课等多种课程,打破年级、性别的限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
5、“学校的一切都是升学率”——教师是升学率、管理是升学率、德育是升学率,一切都与升学率有关系。
二、我能够主宰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
王宝祥,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班主任》杂志名誉主编(原主编)、中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部讲师团成员。20多年来,一直研究班主任工作。代表作《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全书》、《21世纪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等。
在题为新时期班主任(教师)的素质结构与队伍建设的报告中,王教授从爱与责任(教师的责任——为国育人、依法执教的责任,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负责)入题,阐述了新时期班主任素质结构分为三部分:1、高尚优良的人格。2、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群;边缘学科知识与新学科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了解最新的社会科学信息。)3、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学习与信息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现代教学能力;现代德育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自我调适能力。)
在王宝祥教授的报告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王宝祥教授对教育意义的深刻发掘,让我们掩卷深思。
三、3种心理品质,精神不倒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著名青少年教育学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特聘顾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陆教授从“中小学生生长环境”、“儿童思想道德问题”、“德育:改革发展视野下的话题”、“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四个方面进行讲解。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首先,她运用生动的案例分析了当代中小学生的特征和时代属性。再次,着重阐述了“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我成长”讲座重点。最后,陆教授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民教师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学生科学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好孩子三种心理品质——敞开自我;抗拒压力,耐受挫折;有效调整情绪,就能精神不倒。
四、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
丁榕,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获得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丁榕老师,已经年过六十,在讲座的三个小时中,始终站着手捧话筒与大家交流,从她热情洋溢的笑容、睿智的话语、激情的演讲中判断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在她的身上看到的就是光彩四射。
丁老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诉说了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五部曲:1、择业——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2、创业——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3、乐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扮演好六种角色:老师、慈母、大夫、兄弟姐妹、朋友、心理医生。4、敬业——学习、积累、探索,不走别人的路,不走重复的路,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5、爱业——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不求回报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丁老师强调,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教师应该研究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情商的发展程度,并针对此阶段的孩子特点计划相应的教育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其次,要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我们要学会聆听,要教会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变“要他做”到“他要做”。第三,要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教师站点要高,看的要远,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第四,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我们必须要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解决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不要伤害孩子。
丁老师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亲生儿子7岁那年意外身亡,她没有被不幸所击倒,而是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收获了“桃李满天下”这巨大的财富。
短暂的北京之行虽已结束,但各专家的精彩报告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它联系的将是一个个家庭的全部;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
作为一名好老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化育人。教师在课堂上传播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心科学地做教育,使受教育者知书达礼,成有对社会有用之人。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教育要培养有个性的孩子。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更需要成为科学的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让我们满怀激情,带着爱心、耐心、宽容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路途中,与学生一起快乐同行,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