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
——2010届保送生专题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回眸过去的几个月,为了保送而奋力拼搏的那些日日夜夜依旧历历在目。而今,我早已重新踏上高考的征途,为下一个目标、下一个荣誉而奋战。
保送究竟是什么?通俗地理解,保送无非就是提前你一次考大学的机会,提前你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而已。保送考试竞争虽然激烈,但是并不可怕,准备保送的过程虽然艰苦,但并不痛苦。
在我看来,保送就是一场狭路相逢的战斗。要想打赢这场战斗的话,一个良好的心态必不可少。比如说,当诸位面对如何处理好高考复习和保送准备的关系问题时,你需要进行理性的权衡,合理分配好你的学习时间。如果为了准备保送而放弃高考考试科目的复习(特别是现在的文理科小综合,复习任务极其繁重),结果将是得不偿失的。也就是说,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都必须要立足高考。再比如说,当好不容易辛苦认真地做完一套四六级真题,却在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对的比错的少,或者是单词无论如何都背部下来的时候,你就需要以一副平和的心态看待,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积累。成功是以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基石的,虽然人生在世并不是单纯为了成功而活,但是如果连几次小失败都无法攻克,那我们还能干什么?
再之是运用好适合自己的方法,而这套方法并不是从前辈那里生搬硬套来的,诸位需要将学来的经验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相结合。说到学习习惯,我认为平时的积累十分重要。拿我自己来说,今年复旦大学的招考通知来得比往年要早上一个来月,这便意味着我和一同报考复旦大学的两位同学的备考时间将大大缩水。实际上,我是在距离考试还剩下不到六天时做出决定的,而作出决定的前三十分钟我还在课室里准备高三的第一次调研考试。这说明一个问题,能够在如此短的冲刺时间里达到应付考试的水平,与平时的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今年的情况特殊,报考复旦的我们都是在家中完成最后阶段的冲刺的。我的父母十分愿意配合我的学习,于是他们决定修一次年假,每天都陪着我在家备考。我成功,父母是功不可没的,他们在六天里没有在我学习的时间时看电视,而我一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从早上到晚上;他们在六天里几乎没有在我学习的时间里打扰我,有时我实在不愿停下手中的工作时,他们会将饭菜和茶水端到我的书桌上来……
发表了满纸的感慨,接下来,该简单介绍一下考试了:
笔试的准备是十分费力的。从开始背四六级的单词到真枪实弹的考试题目训练,这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由于复旦大学今年的笔试形式比较简单,所以我就不在此多说,只提醒诸位一句:限时训练,温故知新,质量兼顾。
口试是本次介绍的重点,而且随着高校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面试在保送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复旦大学今年的重头戏则是英语面试。那么英语面试究竟应该如何准备?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可我当时并不是为了保送而去进行训练的。其实,只要在平时听英文歌时多留意一下歌词;看美剧的时候尝试着不看字幕;平时多多做些课外的阅读,培养一下语感;多尝试着用英语去思考问题……你就会发现,英语面试的准备就渗透在生活中的时时刻刻,通过这些所培养出来的能力,对以后上了大学甚至工作以后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口语考试所涉及到的范围十分之广,而且试题内容的随意性很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既有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如校园生活、爱好、书籍、理想;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等——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关键靠平时自己多花时间准备),又有能力要求较高的(例如英美文学常识、经济危机的面面观与启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文化产业的经济潜力、中国GDP持续平稳增长的背后甚至是文理科是否该分科——这些问题极其邪恶,需要修炼),比如参加上海的考试就很可能会被问到关于世博会的问题。但是,诸位不可能准备得面面俱到,也无法预知考官的问题,例如,有许多话题的准备都是我和父母共同努力的成果,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所以,我们只能尽自己的能力网罗素材,即使问题使我们措手不及,但我相信经过了大量的锻炼,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的成功不仅是给父母、学校最好的礼物,同时也是我十来年的辛苦耕耘的完美收获。所以我深深相信,旦复旦兮的拼搏,终能成就光华日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是复旦大学教诲莘莘学子的校训,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有满腔的斗志。不论如何,机会一直都属于有准备的人,请从今天开始做好准备,调整好心态,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