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六一”来的青海小客人

文字:阮婧供稿:教科室图片:张洪亮时间:2009-06-05点击数:2082

    日前,自校园电视节目中播出青海省电视台选送的校园电视金奖节目《守望 家》之后,我校四(9)班的同学们就自发地开展了“手拉手 交朋友”的爱心活动,他们在4月份为这对来自青海省西宁市林家崖逸夫小学的姐妹捐赠了一批生活学习用品,并且筹集了4000元人民币作为全程费用邀请她们来外校“安营扎寨”,与外校小朋友们一起过“六一”。姐妹俩与小学四(9)班的小朋友共同生活学习,体验了三天特别而难忘的外校生活。

张雪姐妹俩作为小客人,接受我校赠送的“六一”礼物

    6月1日下午,当记者找到张雪姐妹时,她俩正在与刚结识的小伙伴玩夹弹珠游戏。“我们刚才玩了好多游戏,有夹球套、猜节目,还赢了不少兑奖券。”姐妹俩拿出兑奖券,兴奋地向记者展示。
    “在老家过‘六一’,就是我们表演节目,今年在广州过的‘六一’和老家不一样,不但有老师陪我们做游戏,还有好吃的零食。”妹妹说。
    “这里和老家比,哪里更好?”妹妹张燕抢着回答:“当然是这里。学校很大,像家一样温馨。老师都很亲切,像姐姐、像朋友,又像妈妈。”
    “这几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姐妹俩想了想,说:“吃到了很多以前没吃过的水果,有榴莲,还有一种紫色的水果,剥开里面像大蒜。”
    在青海老家,张雪姐妹俩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父母常年远在深圳打工,姐妹俩的日常生活完全靠自理。中午放学,姐姐就要带着妹妹去菜市,她们只能挑拣最便宜的青菜,而就连最便宜的菜,姐姐都常要跟小贩讨价还价半天。晚上,读四年级的姐姐跪在床头,辅导二年级的妹妹做功课,哄妹妹睡觉。第二天早上姐姐再把妹妹拍醒。姐妹俩相依为命。

姐姐张雪跟四(9)班的孩子坐在一起,认真听课

    当记者问起姐妹俩的“六一”愿望时,懂事的姐姐说,她的“六一”愿望是想邀请外校的伙伴和老师一起去她家作客,她会为大家准备上一桌丰盛的饭菜。妹妹张燕告诉我们,这次广州之行,她见到了一年多没见面的妈妈。而姐妹俩的爸爸因为不能放假错失了与两个女儿见面的机会,张燕遗憾地说,她的“六一”愿望是能见到爸爸一面。这让一旁的我们唏嘘不已。
    在记者做采访时,一旁四(9)班的小朋友好奇地围过来,几名女孩子跟张雪姐妹俩交头接耳,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短短几天时间,张雪姐妹已跟四(9)班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

妹妹张燕在舞蹈课上

    与张雪姐妹俩同行的还有来自逸夫小学的张永胜老师。张永胜在学校担任校长助理工作,他此次前来,既为负责姐妹俩的安全,也抱着来我校参观学习的目的。
    谈及在外校的感受,张永胜说,这几天受到的触动实在太多,外校的优美环境以及师生的热情都给了他极大震撼。“看着她俩过六一,我真羡慕。我从儿童到变成‘老儿童’,也没过过这样特别的儿童节。”张永胜说,“一定要把这里学到看到的东西告诉老家的人们,这对我们的教学理念将是一次极大的冲击。” 

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有趣的书籍

    据了解,逸夫小学正与我校小学部进行磋商,派老师前来我校参观交流。校长助理、小学部主任徐纯对逸夫小学的愿望表示支持,并希望他们有了具体想法后,再与我校联系,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提供有可能的交流与接待。
    6月2日,张雪姐妹俩在四(9)班的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游玩了广州越秀公园、岭南印象园等名胜风景。次日,他们登上了回家的列车,让我们为张雪姐妹俩送去温馨的祝福,祝愿她们在往后的日子里幸福快乐。

合影留念


附:

张燕:抹不去的记忆

    “六一”儿童节是所有儿童最快乐的一天!初进外校的校门,我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一栋接一栋的楼房,安装有风扇、空调,还有班班通。外校的操场有好几个,比如田径操场、篮球场、塑胶草地。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那碧绿无暇的天鹅湖。天鹅湖里有许许多多的鱼,还有一大片荷花,有粉色的,有白色的,超大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微风吹过一池的荷花,好像都在舞蹈。外校的图书馆一共有七层楼的复习资料,有课外书,还有小说、漫画,还有体育馆、游泳馆呢!我觉得校园像家一样温馨。
    这里的师生都很热情,我还交了许多朋友。他们送我笔,、笔记本、康乃馨,他们还带我参加游园活动。这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我会记住这段时光。


张雪:文老师,您真像妈妈

    来到这里,我感觉很幸福。这里的老师很亲切,同学很热情,环境很优美。我在四(9)半体验生活和学习的这几天,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温暖。文老师很关心我们,亲自给我们送来了校服、书籍,同学们给我们送来了学习用品。杜昆儒同学的妈妈和文老师晚上到招待所来看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好多我们没有吃过的食品和没有读过的书,我们很感动,虽然我们没有对老师和家长说什么,但我已经爱上您了——亲爱的文老师,您真像妈妈。我好羡慕四(9)班的同学有这样一位老师。
    “六一”这天,我和妹妹像贵宾一样坐在主席台上,李校长亲自给我们送上了一份节日的礼物。受到这样的优待,我会永远把这份礼物视为珍宝。回去以后,我要把这里的一切告诉给我的小伙伴,这几天的生活体验让我终身难忘!


文红梅老师:姐妹俩懂事又乖巧   

    两个孩子来之前,我有些隐隐的担心,她们来自偏远山区,踏进这如画的校园,面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同龄人,她们内心会不会有失落、有压力?这些会不会给她们此行带来一抹暗色?城里的孩子会不会不够热情?没想到,从5月30日上午一入校,她们就跟安排接待并陪同参观校园的四(9)班的几个孩子成了好朋友,下午一进四(9)班教室开家长会,张雪姐妹落落大方,全然没有陌生感,同学们抢着跟她俩坐。后来几天的上课、活动,因为女孩子们不肯她俩被“独占”,甚至早早就“排好班”,争取让每个人都有跟她俩沟通的机会。
    孩子来校的当天晚上,我跟一个热心家长买了很多书籍和广东特产,去住所看望她们,张雪姐妹很开心,亲热地坐在我身边,大家谈论的话题很广:有对外校的印象,对9班学生的感觉、参加家长会的感触、广州与西部的对比……我将带来的《小王子》、《夏洛的网》、《弟子规》、《感动小学生的感恩故事》等一一推荐,家长还介绍了广州的历史和饮食特色。我鼓励她们,希望此行能达到三个目的——交朋友、开眼界、添动力,为她们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其间我注意到几个细节:一进门,妹妹就说:“文老师比照片上漂亮多了!”;我只顾着讲话,姐姐帮我赶蚊子;临走时,妹妹表示将来要去国外读大学。真是懂事率真的孩子。
    短短的两天随堂听课,她们几乎能叫出一半9班学生的名字。课上她们大胆发言,任何场合请她们讲话都自信大方,六一游园活动时她们还会主动帮助9班摊点的同学做事。
    家长会上她们表演了自己编排的舞蹈《好日子》,据说姐姐还是校舞蹈队队长,普通话很标准。她们见到大家总是笑眯眯的,会主动问好。临走那天,姐妹俩早上到班里来跟大家告别,紧紧地抱着我,真舍不得就这样与两个孩子分别。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9-06-05 20:53:26 发表评论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