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篮球有关的青春

广外外校客场作战省实
广外外校主场迎战省实
4月8日,广外外校客场作战省实,以39:59惜败。
4月12日,广外外校主场迎战省实,总比分28:52以失败告终。
用这样的开头,一不小心就把大家拉到了失落的氛围的当中。可在那最后一张张合照当中,那些溢满了阳光般笑容的脸,那些极尽搞怪的pose相比起略显严肃与拘谨的友校,获得胜利的更像是我们。即便是技不从心于扭转乾坤,谁又敢说这样酣畅淋漓的奔跑、跳跃不是我们在这见方球场上最璀璨的徽章。
也许,我应该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胜负本来就不是我们所要追逐的。甚至,赛场互相开起了“万一赢了该怎么办”的玩笑。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如此毫无保留地,单纯地,只为我们每次艰难的得分雀跃,为我们每次漂亮的抢断欢呼,同时也为友校每一次华丽的快攻真诚地鼓掌。
那天,我站在人群中,角色只是一名最普通的观众。但事实上,我却是最幸福的一位观众。我看着这场引来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甚至挤满4栋每层楼的人群的篮球赛,竟然只是因为我一个人一时的冲动促成的,有点做梦般的不可思议。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篮球狂热者,说是一时的冲动其实也是心血来潮颇长的一段时间了。高一的时候,一进学生会便有了要搞一场篮球赛的雄心壮志,中秋灯会时省实的冯文斌与Rex告诉我说他们参观完我们学校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想与我们来场友谊篮球赛的时候,我们一拍即合。但由于种种的原因,这场“预谋已久”的篮球赛指导前些日子才真正落实。而这个时候,新一届学生会已准备上任,于是我,这场篮球赛的“始作俑者”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最幸福的旁观者。辛苦了,钟嘉倩以及十二届校学生会所有为本场篮球赛出力的大家。
一眼瞬间,这次的友谊之旅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比分、失利在此刻都该结束,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又只剩下了篮球这项运动最单纯的意义。又或者说,篮球,大概会是我们心目中青春里最美妙的一段协奏曲。
顺理成章的,有了以下的几段交谈。
与省实的对话
李世达,省实首发得分后卫,留给我们最深刻印象的是他那个鸡冠头和精准的三分。
钟国栋,省实首发中锋,每一次上场都惹来全场的尖叫。
郭师南,省实首发控球后卫,被队友们称作是球队的头脑,球队的内阁。
(V-笔者;李-李世达;钟-钟国栋;郭-郭师南)
V:请问你们对这场比赛钟我们学校的哪位队员印象比较深刻?
李:23号(笔者注:张凯鹏),我觉得他很有潜质,各方面都很不错,特别弹跳很高。
郭:我对3号(笔者注:赖文俊)印象比较深刻,他的三分很准。
钟:我好像没有对谁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V:是因为长的太高,所以看不清楚?
钟:(笑)对啊,不过我对你们那个穿西装的裁判(笔者注:高一顾老师)比较有印象。
V:为什么呢?
钟:因为他比较少鸣哨,谨慎,很不错。
郭:我反而是对左林玉印象比较深刻,她很多话。(笑)
V:你们平时在学校是有正规的篮球队训练吗?
李:是啊,我们每周有4次集中的训练,每次大概一个多小时左右吧。
郭:你们篮球队呢,有多少人?
V:我们没有正规的篮球队,这些人都是临时组起来的。
李&郭:哇,那很爆耶。(笔者注:省实同学的原话,不知道他们所谓的爆是指什么。)临时的还有队服,都印了名字。
V:都是临时准备的。
V:你们打篮球多久了?
李:1年左右吧。
V:一年?一年就那么厉害了。
钟:我打了7、8年左右了吧。
郭:我是从小学五年级一直打到现在(笔者注:高二)。
V:你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球星?
郭:有啊,KOBE。
V:KOBE,我也觉得他很不错。
V:我想请问一下钟国栋,你的身高是多少呢?我们都很好奇。
钟:两米零二。
V:那你有没有参加过外面的什么比赛或者训练?
钟:没有耶。(其他人在一旁起哄:谁说的,多,超多的。)
V:那你们队我们学校的篮球场感觉怎么样?
郭:嗯,很不错,我觉得跟天体有得比。
V:真的吗?那也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请你们过来打比赛。
郭:好的。
与高三(7)班的对话
陈冠俦,本场比赛的临时教练。
冯斌,身穿8号球衣,外校主力队员,司职得分后卫。
罗熠杭,身穿24号球衣,外校首发小前锋,本场比赛送出多个精彩的抢断。
庞浩然,身穿11号球衣,外校篮球队队长,司职大前锋。
(陈-陈冠俦;冯-冯斌;罗-罗熠杭;庞-庞浩然)
V:比赛的失利,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庞:我们没有系统的训练,本身身高和技术上就存在一点差距。
冯:他们有篮球特招生,还有教练与自己的战术体系,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培养一个好控卫。
陈:我们学校篮球队与其他学校比赛的机会少,自然也会缺乏一些经验了。
V:你们觉得自己打得怎么样?
庞:我们射球比较准,还好是这样,不然可能会输得更多。不过我们作风很顽强,这是一定要说的,但是我们紧张导致了有些不冷静吧。
冯:24号(罗熠杭)盖帽非常漂亮,帅!
庞:我们有抢断,但有时持球的时候也会被对方断回来。
V:你们平时用多长时间打球?
庞:因为现在高三了,所以打得比较少,通常都是一周两节体育课才会打。
冯:有时星期六下午也会打,如果不下雨的话。
V:觉得打篮球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收获。
庞:锻炼身体,讲求团体合作。
冯:劳逸结合吧。
陈:放松吧。我觉得我们学校的篮球事业应该大众化,打响名声。毕竟外校很多人喜欢篮球。
V:你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球星?
庞:Iverson,我喜欢他的不羁,他打球很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很顽强。
冯:Kobe啊,因为他技术很好。
罗:姚明,因为是中国人,而且他训练很刻苦。
陈:我喜欢O’NEAL因为他很搞怪。
V: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考试了,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呢?
陈:篮球场上追几分简单,学习上追几分却很难。所以还要努力。
庞:把篮球场上的拼搏精神放在学习上。
冯:在剩下的五十多天里继续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罗:要像打球那样拼搏,全身心投入吧。
(高三(7)班,大概外校只要喜欢打篮球的人应该都会对这个班级很熟悉,我们也应该相信在外校篮球场上屡创佳绩的他们,会把一份同样的热情投入学习,在这里让我们也真心地祝愿他们能在高考这个比赛场上,找到另一份属于他们的荣耀。)
与高二的对话
钟尉恒,身穿0号球衣,外校首发队员之一,出场时间最长。
梁子凌,身穿92号球衣,司职中锋,外校的小O’NEAL。
赖文俊,身穿3号球衣,司职控球后卫,精准的三分令人印象深刻。
(钟-钟尉恒;梁-梁子凌;赖-赖文俊)
V:两场比赛过后有什么感受?
钟:省实真的很厉害,整体性很强。当然啦,我们这支“临时”篮球队也很不错。
赖:配合、战术是我们之间明显的差距。
梁:他们有组织,有身体,有意识。
V:你觉得我们学校当中谁表现最好,为什么?
钟:3号赖文俊三分很准;23号张凯鹏突破分球很及时;24号罗熠杭的反应很快。
赖:92号梁子凌对位省实中锋出色;23号张凯鹏视野较广,分球很不错;24号罗熠杭再防守端表现异常出色。
梁:赖文俊的三分,罗熠杭的盖帽,张凯鹏的分球。我觉得自己对那个2米的中锋对位却是不错了。
V:评价一下对方的球队吧。
钟:分工很明确,特别是控球后卫,组织能力很出色,沉着、冷静。
赖:战术完备,分工明确,很有组织性,身体素质高,整体性较强。
梁:很强的组织,有单打和跑出空位。
V:两场比赛都以较大的比分输球,你觉得两校的差距在哪里。
钟:整体性差,没有什么配合,个个都想持球。
赖:战术、配合上的差距吧。
梁:战术方面没有默契。
V:篮球赛结束后有什么感想。
钟:建议高一搞一个篮球社,把我们学校的篮球水平真正的提高提高,张凯鹏当社长啦。
赖:“临时”篮球当然不能与这些专业训练过的球队抗衡了,所以我们学校应该拥有一个真正的球队,有教练,有战术,有配合,又是当的练习时间。建立一个篮球社不错啊,平时举行一些比赛,把我们学校的篮球水平提高。
梁:我们应该多练,还要包容大家的缺点,重要的是行动。
与高一的对话
张凯鹏,身穿23号球衣,外校首发中锋,打篮球的人敢穿23号球衣的大概都是些很有胆识的人,而这两场比赛,作为高一为数不多的上场球员之一,张凯鹏的出色表现给省实的同学以及各位师兄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张-张凯鹏)
V:省实的同学对你的印象很深刻,你自己是怎样看的呢?
张:其实我打的一般般,得分不多。不过防守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V:评价一下我们的对手吧。
张:我觉得两校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对方两米的中锋,牵制能力很强。他是否在场上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
V:你觉得打篮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算是爱好吧!是我最喜欢的运动。
V:你在打篮球时遇到的最大挫折时什么?
张:我感觉没受到过什么挫折。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那应该时和省实两米中锋对位吧。我响了很多怎么防守他的办法,但都没有什么实效。
V:有特别喜欢的明星吗?会不会刻意模仿他们?
张:我有特别喜欢的明星,那就是乔丹。但我不会去模仿他。
(关于高二高三的同学提出的希望他能成立一个篮球社的愿望,张凯鹏委婉的拒绝了。也许想要迅速提高我校的篮球水平,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点薄弱。但大家对于成立一个较正规的篮球队这个问题上还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得到更多老师的支持。)
后记:也许外校没有像省实一样,在各种各样的篮球比赛中能崭露头角。但与他们不同的是,篮球在外校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几乎每一位外校人都会打篮球,都喜欢打篮球。这样的篮球氛围也是他们学校所没有的。因为外校,所以我们喜欢上了篮球;因为篮球,所以很多本不相熟的人成为了兄弟;因为篮球,所以我们的青春便变得不一样。每一个太阳余辉映红天际的黄昏,木棉树下,篮球场上,一群穿着红衣服的孩子们,用他们不太标准的姿势射出一个个没有抛物线的投篮。但他们当中总会有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换上绿色的校服,也许他们当中的谁会成为外校明天篮球场上的明星。热爱篮球的外校学子们,从来没有,现在没有,或许将来也不会有人真正成为一名职业的篮球选手。但每一段相似而又不同的有关篮球的青春,都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刻下青涩却又美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