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一届人
——第十一届校团委告别辞
文字:校团委记者站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9-03-01点击数:1619
这是第十一届校团委记者站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它不是报道,它融入了我们的感情。
——题记
广外外校校团委包括书记在内共有9个部门,分别是书记、秘书处、宣传部、组织部、文娱部、记者站、《主流》编辑,以及第十二届校团委首次设立的外联部,它肩负着对外交流、打造品牌、协助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的责任。每个部门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2月25日晚,第十二届校团委选举在阶梯教室进行。27位候选人跃跃欲试,27颗星星冉冉升起。
会场上,我们看见竞选人个个口才流利,气质大方,经验丰富。而竞选外联部部长的候选人,又是无不口若悬河、字字珠玑、令人惊叹。选手们个个的表现出色,各领风骚,让我们看到了校团委灿烂的未来。
台上有一分出色,台下就有十分精心。对于选手们来说,完成了这次演说,就是一种收获。对于现场观众来说,那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灵魂的鼓舞。然而,对于我们第十一届校团委全体成员来说,365天执着地工作,365天默默地奉献——到今天,真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听他们的心声:
“从台下到台上只有短短的几步,但我却走了整整的三年,回头看来时的路,真可谓一步一脚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啊!” 去年杨静瑶同学在竞选时说。这句话,她送给自己,也送给所有的竞选者。台上台下,或许辉煌,或许受挫,那味道,也许别人不懂,但自己懂得,自己品味。
“广外外校第十一届校团委继承了以往各届团委的优良传统与思想精髓,在姚小平老师的指导下,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秉持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在任职期间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了2009。杨静瑶同学的这番评价,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当初,我们尝试迈出了第一步;今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一份对团委和对全体团委成员的感情……
人就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要去珍惜。终于要卸任了,自己才觉得很不舍,才回想起过去一年里自己对太多工作的机会都不够在乎,说实话现在心理很后悔的。
但今晚换届选举上的工作总结总算给一年的团委工作画上了较完满的句号,我的发言甚至有人给出了“煽情”的评价,团委里特别多愁善感的女生快被感动得落泪了(自己还是很得意的。)。
人在告别一段时光的时候总会特别多感慨的,其实只是真情表达罢了,显得感人是因为都感同身受吧。
不舍归不舍,时间不会停止流逝,新旧总是有交替的时候。这次团委的27位候选人演讲都很好,实力也很强,很开心团委将交到这样一群优秀的人手上。
大家加油吧,我们会无条件地支持与帮助你们!
希望团委越办越好!外校越来越红火!
——书记 杨静瑶
不平凡的经历,真的刻骨,真的铭心。
团委换届选举当晚,杨静瑶工作总结时的一席话使我无比感动。她说感谢我在团委工作中持久散发的热情,她说很多工作都有赖于我的监督。其实在这里我也要谢谢她。还有另外一位好搭档――何洽闻!谢谢你们一直对我的信任,对我的理解。在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更高效地工作,学会了如何树立威信,韬光养晦。对于校团委其他成员,我由衷的感谢你们!谢谢你们一直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负责,对同学们全心全意的服务!
2008,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路。在这一年里结下的深厚的友谊,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我会将大家这份真挚的感情好好保存,像陈年美酒那样,越久远越香纯!
——副书记 王文韬
卸任后是一个新的起点。
每当面对过去,心中难免有一丝的不舍与依恋。第十一届校团委组织给我留下的是一个团结沉稳而又不缺少激情的集体。在我们一同度过的8个月的学习与工作中,有矛盾有争吵也有成功后的欢笑,但我们始终齐心协力解决各种困难,而这种团队精神,我将终生受益。我希望,十一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副书记 何洽闻
很多事情,别人看上去很容易,但要做好,都是不简单的。团委的工作,让我们知道凡事都要认真,凡事都要用心。
没有惊心动魄的演讲,没有经历激烈的竞争,仍能荣幸加入到这个优秀的队伍来,不能不说是幸运的,当然要感谢团委给我的这次机会,在校团委秘书处工作一年多,总的工作量不算大,主要负责的社团活动,无论是宣传工作还是社团工作的组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和准备都积淀着我们的用心,唯有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我感触颇深的一点,而仅仅作为一个团委工作参与者来说,看着团委组织的活动在各个部门得精心策划和认真准备下所呈现得完美效果,也再次让我感到团体力量得强大!
在及将卸任之际,也希望下届团委能本着俯首甘为孺子牛得精神,努力为同学们服务,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秘书处 陆顺
更多的,是友谊。
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团委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已经顺利的开展了,我们的任务也即将完成。进入团委工作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作为秘书处处长的我,虽然并没有策划过什么大型活动,只是在协助着各个部门顺利开展工作,但这却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与此同时社团工作的开展也让我学会了合作。在这一年里,我售货单不仅是工作的经验,更多的是与团委成员的友谊。相信下一届的团委能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秘书处 陈晓晴
“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宣传部,说真的,不只是用来画画的……宣传部平时做的工作都与同学们息息相关。但是很少人能认识到我们这群幕后人员,也许我们就是这样的人,默默奉献。”
由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逐渐成为能亲自举办书法大赛的人,这的确是一次蜕变。以前我对团委一无所知,现在我已能对团委的事了如指掌,几乎每个活动都能参与其中。即使我们经常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我们仍坚定地走下去;即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学习时间,但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坚韧和冷静。
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下一任宣传委员会比我做得更好!
——宣传部部长 黄佩清
换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了更多。
我从我个人的角度说说对校团委改选的感想吧!从一年前的竞选人到今天的评委,这个角色的转换竟然给了我这样一个意想不到,但必定使我受益终生的体会:原来候选人与评委的看法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这个体会必定使我在日后的竞选和求职机会中,多从评选人的角度来看自己。我相信,这个体会不单单是我有,而且全十一届校团委的所有成员,以及所有曾经在校团委、学生会的同学都会有。而这个宝贵的财富也定然影响了我们,使我们更容易走进社会。所以希望越来越多的外校人能走向以校团委、学生会为代表的校内社团组织,与我们分享这笔财富!
——《主流》主编 温文尔
当初的尝试,今天的回望。角色转换,仅仅一年。
今晚,在众多演讲者身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心一意希望能进入团委,展现自己的才能,为大家服务。一年过去了,编辑的工作带给我难忘的体验。看到团委新生的力量正在茁壮成长,不仅感叹时光的流逝,更多的则是一种欣慰。能看到团委越走越好,是每一位团员的愿望。希望12届团委能够不负众望,为外校服务。
——《主流》编辑 何嘉玲
我们与岗位已经是朋友。
又是一年绿肥红瘦。
在《主流》工作的一年里我做了不少零碎的事情,但它们都可以统一成一件事情。那就是丈量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主流》的编辑团队共四名,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职责影响着《主流》的成长。作为文字编辑,其意义不仅在于纸上谈兵,更在于如何与人沟通,借助合作实现文学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让现实照进梦想。征稿时的打广告,力邀写手,联系老师、图书馆等,有几次碰壁婉拒,就有几次再接再厉;筛稿时统筹全局、结构优化,考验了取舍、判断能力。通过文章,我们见识到更多的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可能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资格与能力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但是我们努力做到。同时我们也知道,主题是杂志的根基与脉搏。《主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还在扩大中,但我们清楚我们的每一步,都将是《主流》誉冠四方的伏笔。伏笔不息,高潮不断,结局无尽。不再问主流在哪,主流就在脚下。
——《主流》编辑 梁嘉琦
我们都在尝试,我们都在实践,我们不是什么超人,我们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很勇敢,我们很认真。认真地,我们度过了,收获了。
一年就这样在忙碌和尝试中过去了。短短的一年,却是引领我们迈出社会征程不可或缺的一步。
一年的组织部工作,让我见识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体验了很多。虽然,那一堆堆的数据曾令我焦头烂额;虽然学习和工作的两头忙曾经让我手足无措。曾经有很多次我都希望这一年快点过去,可以快点放下肩上的重担好好学习。但如今,该是卸任的时候了,却毕竟还是舍不得的。
人生有其永恒的规律,下一届又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外校史上不一定留下了我们这一年的踪迹,但这一年在我们心中,却是用铁锤凿出了烙印。
——组织部部长 崔燕珊
我们,在提高。
时光飞速而过,一年得团委工作即将结束,在组织部得一年工作,让我更加详细得了解了团委的工作,让我认识到作一个看上去简单的工作其实需要许多的安排工作。它让我懂得如何靠自己的能力去组织一项活动,它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在这一年中,我的能力提高了,变得自信认真了。我将把我学到的运用到我学习与今后的生活中。这一年的时光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组织部副部长 袁梓烨
大家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去年当选为第十一届校团委文娱委员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一年,说长也长,长的足以使一个人发生质的改变,有质的飞跃,从而破茧而出。一年,说短也短,短的仿佛就在刹那间,随风飘散。在这有长有短的一年里,我作为文娱委员,虽然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就,但也策划或举办了两项学校的大型活动:戏剧节和DJ大赛。正是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了锻炼,让我学会了沉稳,学会了包容,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其实说到卸任,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的,在这个位置上,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学习,还有太多太多的机会,能够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女生,变为一个成熟的高中生。但是,总得把这样难得的机会让给别人,让他们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得到质的飞跃。
希望下一届的文娱委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同学们搭建起一个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好好把握这宝贵的一年的时间,完成人生中最关键的蜕变。
——文娱部部长 郭灵菲
没有经验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想努力做好。
不知不觉进入团委已经一年了,时间如逝水,当时还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菜鸟的我,在这一年的历练中变得更有能力、更有担待了。在我任期期间,DJ大赛、戏剧节等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中不仅凝结了我们文娱部所有成员的汗水,更有着所有团委成员的努力。当然,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在看到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的笑容时,我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这短暂而宝贵的一年已经结束,但是这段日子会是我们毕生铭记的宝藏。
——文娱部副部长 黄可韵
在尝试中,我们真的见识不少。
我们总是在幕后,但我们快乐,我们愿意。很感谢记者站的所有成员,以及那些支持我们工作的同学。知道么?你们的一句“很不错!”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与目的。
一年的记者站工作,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实在地说,这一年,记者站充实了我的校内生活。我们从新闻稿、人物采访到电视节目流程都要负责撰写,对这些稿件的认识也由无到有,从浅到深。记者站工作的确让我学会了许多。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刺激的魔方大比拼;不知道大家是否还会回想起“五一特辑”里那几位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也不知道大家的耳边是否还能回想起那首为老师唱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更不知道大家在圣诞节时,有没有对着电视和外教一起欢唱圣诞歌……无论你们是否记得,但它们都是我们记者站策划的节目,从编写节目流程到跟踪拍摄到节目剪辑,都是我们亲力亲为,他们就像记者站的孩子一样。我不知道它们是否能保存在你们的记忆中,但它们永远是我最难忘的回忆。
——记者站副站长:谭梓轩
最后,就是笔者。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已经贯穿了我工作的最大感想。我不懂得写感想,因为太多感触,常常不知道从何谈起。
我喜欢鞠躬,这个可赋予丰富内涵的动作。从去年走上竞选台的那个深鞠躬到现在换届选举上带着谢谢的鞠躬。时隔一年,满怀感慨,一时说不尽,唯有鞠躬以释放。
感谢外校,感谢团委、感谢老师、感谢伙伴、感谢自己——当初鼓起了勇气,抓住了机会,完成了一次蜕变。
一年的时间,我都在思考,关于学习、关于工作、关于人生。而那些感触却无法用文字来凝固,很道理都只有亲身经历,认真思考才会懂得。所以我们很幸运,团委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最后,我想以姚小平老师的口吻,对外校、对团委、对同学们竖起大拇指,大声地说声:“加油!”我们,都前进着。
——记者站站长 陆昕昕
去年春天的种子已经发芽,今年的春风如期到来。我们期待,期待又一届人的蜕变。
附: 第十二届团委名单公布
团委书记 :陈蔚
团委副书记:潘柯丞 黄钰茹
秘书处处长:邱敏 刘颖诗 云楚诗 夏小晴
外联部部长:黄梓豪 邓铭恩 唐文潇
文娱委员:赵炜聪 黄雅琪 刘艳萍
组织委员:李泳慧 孙映娱 傅堃 李凯熹
宣传委员: 梁林琳 赵志铭 夏浩耿
《主流》编辑:周游力 陈越越 陈梦珊
记者站站长:胡曼衍 黄梓心 陈俊贤
网络部负责人:梁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