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不要哭泣
——高三(6)班寄语“5、12”震灾中的同胞
文字:高三年级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8-06-02点击数:1852
震动的汶川,似乎成了孩子们永远熟睡的摇篮。
起来,孩子,妈妈会如同往常一样,陪你走那条林荫大道;
起来,孩子,妈妈会如同往常一样,热好饭等待你幸福的笑容;
起来,孩子,妈妈还想如同往常一样,倾听你的趣事入眠。。。。。。(袁巧怡)
孩子,我想握住你的手,把强烈的希望,化作手心的温度,传递给你求生的勇气!
孩子,握住我的手,通过指尖的力度,告诉我们你还活着,绝不放弃。
孩子,勇敢起来!坚强起来!无论昨日如何惊恐,眼前多么灰暗,请相信废墟外面正在为你与时间赛跑的身影!他们,会撑起这里的天,会护佑你重新走进光明!(刘文姗)
山水崩,天地裂,人无畏,力不竭。废墟中的人们,不要停止你的呼喊,坚持!(胡少杰)
愿作美的天公暂且怜悯生者的性命,愿慈祥的地母永远呵护死者的魂灵。(朱淼)
在距离我们很远的地方,住着一群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于是彼得潘派大自然来接他们。他们贪玩,便跟着去了。(门婷)
我看到的除了伤亡和受损,还有一双双对生充满渴望的眼睛、一句句互相鼓励支持的话语、一个个在废墟中出生入死的身影。浩劫之后,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多一分友善、一分感恩、一分团结、一分努力。(何卓铭)
当他们的心在跳动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跳动;
当他们的心停止跳动的时候,我的心,痛。
地震犹如一只巨兽,吞噬着千万个生命。当你看到那一张张布满泪痕的脸,何不给他们一个吻?当你看到那一只只累累伤痕的小手,何不紧紧拉住它们?当你看到那一副副瘦弱的身躯时,何不轻轻地拥抱他们?(张文琪)
看着沉重的报道,不知道渺小的我能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无论捐款、献血。。。。。。祈祷真的能感动上苍吗?但我还是双手合十默哀了几秒——愿逝去的人安息,愿获救的人幸存。(余志雄)
地震,震不断无形之线,永连南北;
天穹,遮不住有情之星(心),同照粤川。(朱源申)
孩子,请不要哭泣,那会让我心碎。
如果活着会更痛苦,我也期盼你活下去,笑着温暖地活下去,这是你的使命;
一切的苦难,我们来分担,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各自有着活下去的使命和责任,这便是我们同在的原因。
所以,孩子,请不要哭泣,你要幸福地活下去。
这是所有人的希望,所有人的。(陈宇坤)
5月12日,噩耗在那个明媚的下午传来,大地的咆哮撕裂了许许多多年轻美好的梦。面对灾难,我无能为力。我不能把所有的断壁残垣托起,让那些被埋的人马上获救;我不能紧抱每一个受伤的灵魂,让失去至亲的他们追寻昨日的温暖;我不能令死者复生,让成为孤儿的孩童破涕为笑,日后,公园纵然重建,滑梯边去少了保护的双手。。。。。。
我只能默默地向上帝祈祷,恳求他赐福于我的兄弟姐妹。这四个字,今天对我有别样的意味。因为是兄弟姐妹,所以,我在你哽咽时流泪,在你无助时迷惘,在你获救时舒心。所以,也请你,感受到远方的我为你祈福的心,支撑你走过这一段裂痕。(黄剑思)
苍天固可畏,九万里大地之颤撼不动民族脊梁;
同胞虽渺小,十三亿血肉之躯托得起生命朝阳。(程楷)
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令人心酸的新闻图片,幸存这的感伤话语,无不紧紧压迫着我的神经,第一次有这样一种对活着的憧憬,想大声告诉所有活着的人:好好活下去,虽然今生我和你未必谋面,但我们是一家人。(周彗婷)
一阵阵掌声从沾满泥土的手套中传出,从劫后余生的双手中传出,我们为何不送出我们的掌声,鼓励他们走出悲伤的阴影,在瓦砾上重建新的生活。(李子蓁)
千万个生命在几十秒的晃动中瞬间陨灭,我怎不落泪?
不够先进的技术,是不能预报的原因;不够结实的楼房,是杀害孩子的凶手;不完备的救援知识,对不起本该生还的生命。我们不能打动大地,但我们可以打醒自己!永远记住这一刻,我们站起来而不是倒下去的一刻!(叶炜)
废墟中的你,从石缝中伸出渴望的手;废墟外的我,却无法将我带有温暖的手握住你的;于你,这是多么的失望;于我,是无比的痛心。
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心中想的,却是你。
我听着耳边的琅琅书声,心中听到的,却是你的呼喊。
我听到了你说你疼,你冷,你害怕,你孤单,而我,跟你一样疼,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教室里,书写我多么想搬开你身上的大石。
我怨我为什么会坐在几千里外的教室里享受舒适的一切,我想分我幸福的一大半给你,却不能。
我只有在心里一遍遍地念着:“你要活着,因为我爱你,我们都爱你!”(赵爽)
尽管头部有伤,可他仍坚持亲自抱起儿子。那一圈圈洁白的绷带下,是一张老泪纵横的脸。
这是他最后一次抱起孩子了。自儿子降生以来,这样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惟独这次,孩子的身体不再温热,脸蛋不再红润,眼睛不再明亮。。。。。。
白头人送黑头人是莫大的悲痛。没有呼天抢地,他的心在滴血。
那些时刻更新的伤亡数字让我触目惊心,那些秀丽如山恬静如水的小城纷纷灰飞烟灭,那些热情淳朴的居民此刻悲痛欲望绝。遥远的我们,静静地为受难的人们在心中降下半旗。(卢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