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士兵”一样“突击”(四)
——高二年级成功举办影评征文活动
文字:高二年级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8-05-06点击数:1004
一次心灵“突击”
高二(5)班 丁 颖
“不抛弃,不放弃!”
“没有可以分享的快乐,只有独自承受的磨难,此时的软弱正好证明,你一直是那么坚强。”
——《士兵突击》
半个月前,我们年级组织我们每晚观看《士兵突击》。一开始我很排斥,因为我最不爱看关于打仗方面的片子。但是现在,我已经被它吸引了,因为其中能够让人震撼的真实感情,因为其中有一组普通士兵的群体雕像。
许三多,一个农村的小子,爹叫他“龟儿子”,成才叫他“三呆子”,战友叫他“许木木”。他没有自己的路,也不敢有自己的活。他总是做错事,说错话。在看《士兵》前十集的时候,真的恨不得一脚把他揣飞,他实在是让人恨铁不成钢。锤锤子又不会,还锤到班长的手;因为2个鸡蛋,让一个连3个星期的成果毁掉。但是当他第一次成功腹部绕杠333下,我们全班为他欢呼,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他的进步。在班长要走,他死抱着班长的行李箱的时候,我们都很伤心。但是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人总要自己面对生活,没有人会一直照顾你。
史今(班长),见过布达拉宫头顶的天空么?干净得一尘不染的天空,那种颜色,就属于史今。他是这部片子里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曾为没能留三多在七连,内疚和不安;他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脱下身上的军装;他对三多的照顾,不放弃,苦口婆心的劝说。“你想拖死我啊,许三多!”为了许三多,他已经和无数人闹翻,包括他最好的朋友。在史今提出他复员前最后一个愿望——去看看天安门、王府井时,我吃了一惊:多么普通的愿望!在史今坐在游天安门的车里哭的时候,我的眼泪也不住的流了下来。史班长,你太伟大了!
伍六一(班副),史今的好朋友。纯爷们一个,说话直但心地好。一开始他就很讨厌许三多,因为他知道许三多会拖累他们会拖累史今。但是当史今走了以后,他肩负起了照顾许三多的责任,也渐渐的把他当成兄弟。他也是被许三多征服得最彻底的一个。外表坚强的他其实很脆弱。你真帅,伍六一!
成才,不喜欢他,虽然他心地不坏,但是太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太有心计。而且为了这些,最终失去了友谊。不值得啊!
《士兵》里有句话真得让我感触最深:走了的人知道怎么开始,留下的人却不知道怎么继续……
这句话就像那群士兵,很平凡,却很真实。
伟大的英雄群像
高二(5)班 贾达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士兵突击》。没有恢宏的场面,没有豪言壮语,讲述的只是士兵们在日常军旅生活中的故事;即便是演习、战斗,也不过是为凸现士兵们而搭建的舞台。但就是这样一部讲述纯粹军人的故事,反映军旅生活的电视剧,却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欲罢不能。
这部剧中,在许三多周围有很多人物,有战友和朋友,有上级,有亲人……在他们当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史今,伍六一和袁朗。
善良的感动——史今
第一次深深地感动来自于史今班长,史今是唯一从一开始就相信许三多的人,虽然史今招了许三多更多的是因为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和他一样,激起了他巨大的同情,但后来许三多在新兵连的刻苦表现也让他相信自己能把许木木带成“堂堂正正”的兵。他所代表的是军营里善良的部分,为了许三多,他牺牲了一切,他是一个永远都会为别人着想,却总是独自承受痛苦的人。复员前长安街的车里,他在连长的怀里放声大哭,像个孩子一样,哭出他所有的苦楚和对军营的眷恋,也哭痛了所有人的心。
真男人的眼泪——伍六一
伍六一是剧中最悲情的一个人物。他性情直率,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始终坚守着钢七连的信念。在伍班副的最后一个镜头,为了心中那份坚持的自尊而辜负了连长好意的他,被痛苦的连长搂在怀里,倔强不肯回头,却已泪流满面。伍六一是悲情的,但他不屈不折,坚定地维护着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和骄傲。
善的恶人,恶的善人——袁朗
袁朗是一个坚定地相信许三多的人,始终如父兄般关爱帮助他,使许三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对吴哲,他真诚宽容;对高城,他说:“我酒量二两,跟你喝,舍命。”真有一种为知己两肋插刀的气概。
但是讲练场上,他严峻冷酷,处处彰显着“兵者诡道”,时不时地拿“南瓜们”开刀。但是终有一天“南瓜们”会发现“恶”的背后有着博大的爱与责任。
他是“善的恶人”,他是“恶的善人”。他表现得不仅精彩而且诙谐、洒脱与玩世不恭,也有着军人该有的一切,他深深吸引着我。
在这一群兵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去思考和寻找的东西,那种可能会对我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东西。《士兵突击》更教会了我“不抛弃,不放弃”。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应如此。这群士兵,是我真正的偶像,相信他们将会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兵 王 传 奇
高二(11)班 莫倩敏
想吃果仁,谁就必须砸开坚壳;谁要想成功,谁就必须去竞争。
——柏拉图
班长的承诺,慈父的嘱咐,同村战友的鼓励。糊涂参军,许三多就背着这些信念,走过新兵连、五班的草原、猛虎钢七连和血泪交织的老A,为自己修了条到达成功最远的路,也是最坚实的路!
许三多的成功,归于他改不掉的固执、踏实和坚持原则。
他有一股农村来的“牛”劲,固执而憨实。 但当兵的就是要有一股执著不认输的杂草精神!派往戈壁,却当了那儿的“异类”——他不懂得放弃,也不愿懂得放弃。梦中吹角连营,“不抛弃也不放弃”说的是钢七连,亦是许三多。
看着以军姿内务为傲的许木木,再看拿着枪就一往无前的许三多,那个“打就站定”的小男孩仿佛还在眼前。
为什么他不“同流合污”?是没胆,是傻?
自从见到他“无视”班中的反抗势力,努力做好分内事时,我就深感觉到,许三多不傻也不蠢,只是他不想输给他爹的一句“龟儿子”,想要用一个圈保卫住他最不想失去的东西——他的坚持、他的原则。
他不可能改变别人的态度,但他可以改变自己!
所以他改变了,在那个叮咚声此起彼伏的晚上,那锤准确无误地打在杵上的声音,撼动了许三多的心,也震住了我的心。
我也能做到,而且不输人家!
不知爱背书的徐三多,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人。他饱尝贫苦,志要参军。他遵循毛主席的领导,省吃俭用,谦虚谨慎,“出差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是革命的“傻子”,顽强的“钉子”。他试过为了要扔手榴弹投中,一连几天不顾日夜猛练,手臂又红又肿——不怕,骨节如针扎——“顶硬上”!最终抱了个优秀归。他写过:
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没错,他就是参军当日,大喊“打雷的雷,冲锋的锋”的雷锋。
把雷锋拿来跟许三多比,不大适宜。但求同存异,在许三多身上,我真切地看到玩命的“钉子”精神!
许三多那三百三十三个腹部绕杠就是例证,三万里越野跑就是例证。虽然他跟其他钢七连、A大队的士兵一样用功,但他巨大的飞跃便是成功!
在这部兵王——许三多跌宕一生的传奇里边,真的有这么一句话:在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
寻一道无悔人生路
——观《士兵突击》有感
高二(11)班 李 倩
其貌不扬的蚕吐丝为自己筑蛹,在昏暗寂寥中完成了蜕变,不断挣扎,不断努力,破茧成蝶。美丽轻盈的蝶,若不是亲眼目睹了她蜕变的过程,有谁会相信那笨拙的蚕是它的前身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蚕都能成为蝶,未能冲破障碍的便只能长眠于自己所织屏障里。并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够成为白天鹅,没有经过自己刻苦的奋斗,纵有一身白色霓裳,又怎能在天空翱翔?
许三多,愚蠢、老实、死脑筋、甘于平凡,从一个没有连队愿意接受的小兵变成一代兵王。他演绎的并不是兵王充满传奇的一生,而是在述说着千千万万个像他那样,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平凡故事。
依然记得他驻守岗位的那份执着与认真,记得他在单杠上练习翻转的坚持与汗水,记得他的憨笑下的无比真诚,记得他每一句话语的朴实……有人会质疑,许三多这个人物形象过于老实虚幻,事实上他只不过是某一群人的代表,请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真实;有观众会抱怨,好人为什么总多灾多难,要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个世界太现实,离我们太近的是虚假,以至于迷糊了我们的双眼,看不清不远处的真实。
我们的身边都充满了“传奇”,大众能看到的是他们的照人光彩,大众看不到的却是他们的辛酸泪史。一如那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可感动中国的又何止那寥寥几人呢,而那寥寥几人所需要的又怎么会是那一个精致的奖杯呢?他们不需要掌声,不需要喝彩,他们所选择的是自己的人生,他们所做的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荣耀不是他们辛酸的见证,正如我们为许三多喝彩的,不是他兵王的头衔,而是他一路走来所表现出的执着、坚持、真诚和憨实;成功也不是挫折的必然结果,我们所需要的是面对挫折时的不服输精神,倘若许三多没有了对人生的追求,他的一生也将会被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拖跨!
我们的人生不一定像许三多的一样精彩辉煌或者从挫折重重走向最后的成功。别人的故事虽然精彩,但那终究不是我们的人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带上许三多那种特有的精神,用心去演绎自己的角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故事。
看《士兵突击》给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带来震撼,但更多的收获是让我们对人生有的新的理解与思考。或许,有时候我们的人生轮不到自己去掌控,但是无论我们现在站在哪个位置上,都应该对得起自己。许三多成为兵王,不是对他老爸,他哥哥负责,不是对提携他的班长负责,不是对他同甘共苦的战友负责。而我们,和他一样,现在的努力只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思考
高二(11)班 李泳彤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一个在父亲棍棒下长大的胆小的农村孩子,从见到坦克就“投降”,到后来成为班上的尖子兵;从刚开始被视为“骡子”,到后来凭着意志战胜了自己;从一开始的胆小傻气,到后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兵。许三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变,不断成长,最终蜕变成一个令人敬佩的人。他的故事是每一个人在世界上谋求生存机会的影子。从失败到成功,从卑微到自信,许三多的精神让我们感到震撼。
一个修路的兵,一个全团最差的兵,一个不敢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人,许三多演绎的是一个卑微平庸的人物。其实他遇到的困难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他以惊人的意志将他们一一克服。当他不顾他人排斥和冷漠独自一人铺路时,当他受到激励而不断努力背下军队坦克的专业知识时,当他挑战自我一个人完成了腹部绕环333下时,我们惊讶,我们欣慰,然后想想我们自己,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比许三多聪明,但我们却没有他的“傻劲”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之前对他的不屑,到如今对他的敬佩,我想没有人再想笑许三多的傻,因为我们其实比他更傻。
军营的生活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接触过,这不过是参加过几次军训罢了。许三多的故事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了军营的艰苦生活,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
班长的离去无疑是《士兵突击》里最感人的镜头之一。这个因为自己的诺言而不惜奉送自己前途的人,为了许三多,受到了连长的责骂,得罪了多年的好友伍六一,最后许三多终于觉悟了,长大了,而他却离开了。他的耐心善良,让我们感到震撼。这个悲剧性的人物给予我们的是心灵的冲击,还有对世事的深思。在这个物欲横流,优胜劣汰的社会,几乎没有人会像班长一样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在拼搏,为的是谋求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或者是更多的金钱。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的确我们并不是都能像班长一样无私,但我们仍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同时我们看到了承诺的力量以及一个人对于自己原则的坚持。
《士兵突击》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失败者走向成功的励志型故事,而且是真正的军队生活,人性的万象。它所给与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而且是对人生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