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美国游学生活体验

文字:高二 张天乐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7-09-05点击数:2149

 
到达Boston机场后,我们五十个人的大团队被分成了3个组。而我、邓皓瑶、陈嘉豪、邱宇、张多伦、潘鸿辉、蔡弈渚、方丽晴、毕丹尼、陈静宜和姬蕊丝十一个人分到了一组。我们的Host Family 都位于Plymouth 这个离Boston 40分钟车程的小镇上。
Plymouth 是一个海边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沙滩和海,在路上,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车开在路上是经常可以看到有野生的火鸡出没的。Plymouth的天空是洁净的蓝,永远是颜料里面标准的粉蓝,丝毫没有污染,仿佛也在应照着那里的人们也毫不受世俗的污染,是如此的热情与纯朴。给人带来抑郁情绪的雨天在Plymouth是不常有的,正如那里的生活的确是无忧无虑,读书与压力这两个词是很难扯上关系的。
我们11个人住在4个家庭。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过后,发现我们所处的家庭都比较富裕,一般家庭成员都是4个左右,而家里也就都有4、5辆车和一两部游艇。老师归结为,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富裕,就如中国购买一线江景的大款们。
邓皓瑶、陈嘉豪、邱宇和我住在一个家庭,男主人mike是搞建筑的,女主人是个标准的housewife(家庭主妇),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19岁、一个21岁,都是大学生,而21岁的Daniel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一来到我们的寄宿家庭,马上让我想起孙燕姿的一首歌《我要一所大房子》。这是一幢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外墙是粉黄色的两层别墅,前面有大片的大草坪,侧面是一个森林,这样听起来,好像挺恐怖的,因为森林总让人想到野兽之類的,给人一种不安不踏实的感觉,但这所房子仿佛有魔力似的,我们丝毫不因为在中国习惯了房子挨房子的高密度建筑,而对它的安静的感到害怕,反而每次放学回去都有一种极为温馨的、家的感觉。也或许是这座别墅是男主人一手设计建造的原故吧。
Plymouth的人们不但富裕而且非常友善好客。当welcome party结束后,我们来到他们为我们准备的房间,发现有两个竹篮,里面装的全部是沐浴露、洗发水、润肤露等一大堆的齐全的日用品,他们害怕我们无聊,还专门给我们买了粉红色的扑克牌;再看床上,还有一只可爱的泰迪熊乖乖的躺在柔软的被子上,当我们沉浸这感动时,他们还拿来手提电脑、电话,女主人Liz说,你们赶快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吧!要是我的女儿到中国,我也一定会非常迫切知道她的安全的,所以不要怕浪费她的钱,直接用家里的电话快给父母报平安吧。一脸的慈母之情写满了她的脸上。我出门前一直担心寄宿家庭是否会善待我们,现在一切都释然了。接着他们还一次次进我们的房间问我们早餐午餐习惯吃什么,嘱咐我们有什么需要的一定要去找她。那天晚上,一般8、9点就休息的他们一直到11点多看我们睡下了才休息。到现在,他们还可以清楚地讲出我们谁不喜欢吃辣,谁不喜欢芝士牛油,谁不吃洋葱,谁不吃辣椒。虽然他们十分热情,但他们的待客之道与中国的也存在一些差异的。如果在中国,来了客人,一定会让你在一边待着,活儿也不要你干,可在美国,当你问道有什么可以帮忙,他们会找到我们可以做的东西让我们帮忙,例如帮忙准备晚餐、做沙拉,到周末会一齐打扫屋子,男生还要帮忙到花园除草。美国就是这样,他们不会让每个人闲着,你总会找到地方来实现你的价值。
说说在Plymouth的日常安排吧。在Plymouth的学习生活实在是十分清闲的,每个星期上4天的课。还会有一天是到比较远的地方玩,例如是去哈佛和麻省理工,那么整天都是活动没有课程。平常9点半开始上课,课程虽然只是英语,内容却十分丰富的,而且活学活用。我们就试过用英文写菜谱,就是教自己的Host family 做一些中国菜,用英文书写制作步骤,编成一个小本子,从装饰到包装都是我们一手包办的。当然,朗读、写作等等是少不了的,每天基本上每个人都要上台发言4、5次。为什么说清闲呢,除了时间短,没有什么压力,再说一件事你们就会明白。有一天起床,发现天还是有点黑,我想应该是下雨吧,也没有多想,反正学校离家才15分钟车程,正当我刷牙的时候,Daniel敲开了我的门说今天的课程取消了。吖!下这点小雨就不用上课啦!但Daniel还是强调早上曾经打雷和下雨。天啊!我听了呆了好一会儿,在中国不是10号风球也不会停课的呀!!!
他们午餐的时间也像我们中国一样,大约在12点左右,但他们并不是像我们的学校都有饭堂,大多是Host family早上就做好午餐让我们带去的,所以上学的时候我们除了带课本外,还会有一个袋子装食物的。午餐基本上都是三文治、意粉,当然还会有沙拉、薯片、乳酪、水果、果汁和汽水等,糖果Host family也会给我们准备一些。虽说自备的午餐比较随意,但我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如我们有口福的,最搞笑的还要数张多伦、潘鸿辉、蔡弈渚了,他们Host family是开家具店的,忙得根本没有时间给他们弄午餐,只是买好东西放在冰箱,由他们自己做,但男生的厨艺嘛,大家都明白,也不多说了。每天午餐时看到我们丰富美味食物,馋得他们直流口水。虽然他们家的主人在饮食上照顾得不太好,但男主人Stenve以前是个跑步运动员,热爱运动,一有时间就带他们打篮球、出海看鲸鱼。虽然少了口福,但他们也乐在其中。引用他们的话说,这3个星期不但减了肥,还学会了一样东西——独立。哈哈!
每天吃完了午餐,他们就会载我们到不同的地方玩。让我最难忘的应该是去看电影哈里波特和去蓝莓园吧。那天去看哈里波特时,我们是满怀期待、兴高采烈地去的,可后来却睡意昏昏地出来,因为电影是英文原版没有字幕的,实在是只能领略它的意思了。而且剧院冷得要命,我们都是短衣短裤,出来时个个都在发抖!去蓝莓园呢,摘的时候已经够好玩的了,男生们说为了验证每棵树产果的品质,所以每一棵都品尝几颗,可一两个小时下来,他们肚子里的蓝莓比桶里的还要多。摘完了蓝莓我们还有相关功课的,就是用摘的蓝莓去做一些食品,第二天带回课室。所以,晚上一吃完晚饭我们就忙开了,我和邓皓瑶做了蓝莓muffin(松饼),方丽晴、毕丹尼、陈静宜和姬蕊丝都是做了蓝莓的蛋糕,陈嘉豪、邱宇做了蓝莓酱,而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张多伦、潘鸿辉、蔡弈渚带了一盒上面有蓝莓十几颗的雪糕,最费解的是他们还放了几块薯片,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大家都没有品尝,也没法向大家描述那雪糕的味道了。
晚上,晚餐之后,我们一般会与家人一起看看美国的电影和一些游戏节目。当然,还有就是完成功课。我们的功课大多都非常简单,大多都是一些问题,要与寄宿家庭沟通后得到答案。其实,即使没有功课,我们也常常与他们交谈,在这3个星期里,我们交谈了有关政治、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宗教上的问题。我发现他们对我们中国还是一知半解,还是认为中国很贫穷落后。在这方面我们下了最大的功夫,告诉他们中国在这三十年里发展得很快,希望他们到中国来亲身体会。他们也向我们了解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问我们恨美国人吗?我说我爱美国人民,但不喜欢乔治布什,不喜欢他的霸道和侵略,因为我们都爱好和平。这些看似比较敏感的话题,但在这个讲究自由的国家里却可以毫无顾忌的谈及。他们还向我们解释为什么美国人都相信耶稣等等。谈到这么专业的问题时,我们都得借助快译通,一边查一边回答男主人的问题。
在Plymouth,我学到的是勤奋!在Plymouth,虽然他们都很富裕,但到周末,你总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大搞卫生,在花园里洗车、整理草坪等等,一家老少齐齐动手,都是亲力亲为的,并不像中国人,家务都由保姆或钟点工来做。他们的小孩,到了中学阶段都会去打工,就是所谓的暑期工或Part Time了。尽管有时候他们会担心子女的安全问题,但他们宁愿开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去接他们的孩子下班,也不会让他们窝在家里溺爱,即使担心,即使心疼,也尽量让他多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出去吃苦。其实,他们家里根本不需要他们的那份工资,但他们认为劳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有这样的经历才会让他们将来过得更好。所以,在Plymouth绝对没有一个孩子一天到晚在读书,没有孩子是不干家务的。在这里,不会有人为温饱而忧愁,因为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工作,只要你勤勤奋奋,生活就一定富裕。
一个月的时间飞一般过去了,但这一个月实在让我见识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一分浓厚的异国友情。这一个月经历,我会把它放在记忆里,好好珍藏。我们记住美国人民的友好善良。直到现在,我依然怀念我的寄宿家庭,他们家里的每一成员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刻在我的心坎里;依然怀念那片空气清新、轻松游闲的乐土Plymouth;依然想念让中国人既爱又恨的美国。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