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饭堂行记

文字: 高二(1)班 尹骞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7-04-15点击数:1978
  
简介
学校食堂已开设了13年,分学生第一食堂、学生第二食堂和教工食堂。三个食堂现有员工共116人,其中厨师24人,点心师15人。两个学生食堂共有厨房加工烹制、环保、洗涤、消毒设备600余套。学校所有购入的粮、油、面都是国家免检优质品,肉类为广州肉联厂放心肉,鱼、海鲜、禽类都有动物防疫证,蔬菜、瓜果都是市场定点配送。食堂的采购和加工过程都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卫生四五制”的要求操作。2005年经省卫生厅审核同意,我校学生食堂被评为食品卫生A级单位。
学校兼职营养师和食堂厨师、点心师根据中、小学生身体成长的需求,提前一星期将菜谱编排好,每天每餐安排不同的主、副食。中、小学生的菜肴尽量按中、小学生身体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口味合理地搭配和烹制。每日小学生膳食热量供给2200—2500千卡,中学生膳食热量2500—3000千卡,每日五餐按2:1.5:3:2:1.5的比例提供。对各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食品,进行综合的搭配。
早餐及夜宵的主、副食每餐分别保持在十个品种以上,其中,各种粥类、豆浆、牛奶、面条、饺子、河粉、炒粉、炒面、清凉补品等每日轮换五种。中餐为十菜一汤(其中豆制品、青菜为必备菜);晚餐为八菜一汤(其中青菜为必备菜),各种肉、蛋、海鲜、禽类变换着花色和口味进行烹制。水果于每日晚餐后供应,包括苹果、香蕉、葡萄、梨、西瓜、柑橘等各种时令瓜果。
 
学生第一食堂的制作间都在五楼,楼梯从上了锁,走不通,我总是通过两个很有恐怖气氛的送货电梯到达那里。五楼约1537平方米的面积,包括各种仓库(包括米仓、油料仓、干货仓),一个熟食柜和一个生食柜(有一个小房间那么大,用于冷藏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一个蔬菜加工间和一个肉类加工间(蔬菜和肉类分开来切),一个蒸煮间(饭和汤都是在这里做的),一个炒菜间,一间点心房,和一个传菜间(有几台升降机,做好了的饭菜和点心,用专门的推车推入升降机,送到下面四层楼)。这里重点介绍炒菜间和点心房的工作。
 
炒菜间
晚饭是在下午2点多到4点多之间做的,某天我好不容易抓住一次机会,去看正餐的烹饪过程。
未进炒菜间,已听得排气扇运作时巨大的“轰轰”声夹带着菜下锅时“滋滋”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一进门,整个人立刻被热气包裹住。眼前的壮观场面实在是自己家的小厨房没法比的:锅子靠墙排了一列,每个都有我的床那么宽。于是锅铲也都是与锅子配套的型号,一个个的跟锄头一样大。师傅们炒起菜来的样子更像是在翻地,站定了,用双手握住锅铲,翻动锅里的东西时全身的力气都得用上。不时停下来,打开锅子上方的水龙头加水,或者抓起台上的瓶子往锅里倒上半瓶酱油。洗好切好的菜被大筐大筐的送到这里,经过师傅们颇有豪气的烹饪后,再一车一车地通过传送间送到楼下。
一位叔叔告诉我,每天,两个学生食堂大约需要270碟菜,24桶饭和24桶汤(大家都知道那种桶和碟的SIZE啦),这要消耗大概1300斤米,而单单是第一食堂每天就要消耗大约2000斤蔬菜和200升油。水果呢?如果吃香蕉,需要1000多斤,如果吃西瓜,就需要2500多斤喽。因此尽管食堂每次购入食品时量都很大,可是仍然需要每半个月买一次米,每四、五天买一次调料。而蔬菜、鱼肉和水果为了保证新鲜,都是前天晚上下订单,当天早上(水果是下午)送过来的。
炒菜间的地很滑,我好几次差点滑倒,而叔叔阿姨们工作时都必须穿统一的工作服以及防滑鞋。地滑可以穿防滑鞋,可是房间里的温度高就没办法了。在锅旁站了一下,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不一会儿便开始冒汗。而那些挥动着铁铲炒菜的师傅们,早已被汗水湿得透透彻彻了。我去那里的时候是四月,天气仍不算很热,等到了六月份,这里面的温度又会有多高呢?再加上油烟,很可观的运动量以及排气扇盖过一切的巨大噪音,这正像一位师傅对我说的那样:“不亲自去看一下,体验一下,是不会知道有多辛苦的。”
 
点心房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在猜测学校是否会到外面订购糕点,再送过来给我们吃?我以前对此总是充满了好奇的。现在我知道了,学校供应的一切食物,包括饭、菜、汤和各种粥、粉和点心,都是食堂自行烹制的。如果是饭、菜、汤,我们自己家也会做,可是那些各式各样既精致又美味的点心的制作过程就好像复杂很多了,而这些点心的制作,都是由点心房的点心师们完成的喔。
对比起炒菜间,点心房给我的感觉自然温馨些,总弥漫着一股烤蛋糕的甜甜的香味。那里主要有几台小型机器(用来和面的,打面的,把面压成薄薄一大块的,都有。),3张台子(通常两张用来做面食,一张用来做蛋糕),和一个烤炉间(烤炉间本身就是一个烤炉,温度很高。操作的时候必须很小心,否则很容易烫到手,师傅们有过被烫到的经历,烫得轻的当即疼你眼泪直流,要是烫得严重点便几个月都好不了)。
不同的糕点自然有不同的做法。做牛角包时,先把压平的面切成等腰三角形,然后经过“拉—卷—捏”的步骤使它成型,再放入烤炉中烘烤;做枣泥蛋糕时,先将拌匀了的面糊倒入垫有蛋糕纸的梅花形模子里,烤好后,再一个一个地把蛋糕从模子里拿出来;做扭酥时,则先用两层压薄了的面夹住一层馅,然后把它切成约一分米长两厘米宽的长条,再用手将其扭成型,最后送入烤炉。印象最深刻的是煎荷包蛋。点心房里有一台专门用来煎蛋的机器,煎蛋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它前面,右手边放一箱鸡蛋,一袋盐,左手边是盛放荷包蛋的碟子,人与机器前再放一盆油。煎蛋的时候右手负责打蛋和放盐,左手握着锅铲,负责加油和给蛋翻面。高三的师兄师姐们一个晚上吃的那么多荷包蛋,都是由一位师傅在下午煎好的,那需要花几十分钟的时间坐在机器前重复以上的动作。
每次去点心房总是在吃完晚饭后的时间。有一次问叔叔阿姨们什么时候吃晚饭,他们竟然告诉我,工作安排得太紧,他们没有时间吃晚饭,所以他们从来都不吃的。看到我一脸惊讶的神色,又笑着说,饿了的话吃块面包吃些水果就行了。看着他们熟练自如地包着包子的样子,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食堂师傅
在进入食堂的这些日子,比以前任何时候有更多机会接触每日在为我们准备膳食的这些叔叔阿姨们。
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不论是点心班、中厨班还是卫生班,食堂的工作人员们每人每天的总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他们中,夜宵班每晚11:10才离开,而早餐班在第二天凌晨2:30便开始为我们准备早点。他们的工作,有的要求他们长时间地呆在一个噪音大、温度高的环境里,有的要求他们不论天气多热都必须戴上口罩,有的则要求他们每日弓着背擦洗几千套油腻的碗碟。
他们关心着我们。有时见到点心房的阿姨往面包或蛋糕里加水果丁,问起的时候阿姨笑着说是怕我们天天吃一样的东西吃烦了,想做点新花样,这让我觉得很温暖;有一次叔叔阿姨们聊天,说起小学生们曾经在食堂搞过的一个活动,“他们自己用面捏了很多东西,可好玩呢。”“有捏花的,还有捏太阳的……”“捏什么的都有呐!”那一张张绽放了笑容的脸,让我觉得温暖;许多次了,打饭的大叔笑呵呵地对我说:“再多吃点啊!”,这也让我觉得无比的温暖啊。
他们是这个校园的一份子。记得那天下午我跑到点心房告诉阿姨当天晚上要举行卡拉OK比赛,谁知阿姨听后脸上竟有失望的神色。“唉,那我今晚又不能去看了。”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晚上办活动的时候,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常常会去观看,这位阿姨也很想去,可是夜宵班整个晚上都要工作,所以总是去不了。还有一次我听一位叔叔说,他们想在宿舍观看外校新闻无奈宿舍的电视却收不到。
所以站在打菜的窗口前我必须礼貌地说话并不忘道谢,因为我面前的那位师傅也许已经忙了一整天并且已经疲惫不堪;所以我必须确保倒入桶里的饭菜尽可能地少,因为这都是叔叔阿姨们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工作的劳动成果;所以每当我见到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我总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并感激着他们,因为他们是这么可爱的人。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7-04-16 08:59:28 发表评论  
    懂得尊重,尊重平凡,尊重每一个人,欣慰。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7-04-16 07:36:42 发表评论  
    能设身处地地为那些饭堂里的叔叔阿姨着想, 尊重他们, 尊重他们的劳动,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非常细腻, 善良的孩子.每次从校园网上看尹骞的文章都能看到她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7-04-15 21:20:54 发表评论  
    :embarrest 学生的成长需要全方位,都走进这样的地方才能多看、多思、多想。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