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主题班会 活动育人

——写在小学部主题班会观摩活动之后

文字:行止供稿:小学部图片:张洪亮时间:2006-12-05点击数:4858

为期两周的小学部主题观摩活动已告一段落了。在此之前,师生们所付出的心血我们无法计量;在此之后,观摩活动给我们所带来的延续性的影响恐怕也无法估量。 我校小学部诞生乃至发展的历史,几可看成是探索着如何进行开展德育工作的历史,这里边的核心内容就是“活动育人”的德育策略与举措。在这里,“活动”两字有着别样的内涵,它不仅具指着每一次科、级、组的单项活动,也是对所有“子活动”的泛指,是我们施行德育的呈现方式。在“自我发展模式”的总课题下,小学部的德育工作以大队部为运作纽带,联结起每一个年级、每一个中队,开展了以年级组为基本参赛单位的班队主题观摩活动。本学期的观摩活动,以加强各年级老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提高班队会实效为目的。在选题上,体现了较大的自主性,各年级可结合本级组的既定活动进程等实际情况来制定主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有真切可感的体验与感受。 [img]http://www.gwdwx.com/photos/0/200612/img54776846.jpg[/img] 观摩活动期间,小学部低年级教学楼105室成了赛台,德育“基地”,每一节观摩课都涌满了人,有一些还是校外的陌生面孔。小学部学生处对此活动异常重视,对班会的主题、方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设置了11位评委:六位年级主任、冯国文教授、徐纯主任、督导室主任黄建华老师、小学部学生处主任刘文娟老师以及小学大队部辅导员李蔚老师。最终,评出如下等项: [color=darkred]一等奖[/color] 五年级组 《欣赏他人,愉悦自己》 二年级组 《感谢您,爸爸妈妈》 [color=darkred]二等奖[/color] 一年级组 《请让我来帮助你》 四年级组 《欢乐“家庭”对对碰》 [color=darkred]三等奖[/color] 六年级组 《书,浇灌我们的梦想》 三年级组 《争做文明标兵》 [img]http://www.gwdwx.com/photos/0/200612/img43022440.jpg[/img] 活动之后,是总结,是反思。作为观摩活动舞台上的参赛者,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color=blue]朱丽兰老师:[/color] 如果要问孩子: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孩子们大都会说生日时得到别人的礼物最快乐,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时最快乐,很少有人说帮助了别人最快乐。孩子从小缺乏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久而久之,私心就会越来越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设计了《请让我来帮助你》这一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在活动中让初来外校的孩子们进一步体验生活,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的思想品质。这个没有教科书的班会课结束后,给我带来的是惊喜。在我们的印象中,对于一个现在的小公主、小王子来说,跟他们说奉献,说无私好像是说不通的,也正是基于这点,我们才选择了本次主题。课前的多次试讲给我带来的思考就是,如何去让一年级的孩子触动助人爱人的心弦?只有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从直观感性中感悟。在活动中,观看了赵希姐姐事例之后,出现了“我希望赵希姐姐早点回到我们的身边”、“我希望她能坚持”、“我希望她早点好起来,她一定会早点好起来的”、“我好想赵希姐姐,我好想帮她……”等等心语;看了一组贫困儿童的图片后,出现了“我要为他们买凳子”、“我要为他们买吃的,我要帮他们……”等等“壮语”。孩子们给我带来了惊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在于我们的引导,只要能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好好引导,就一定可以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从而引导并培养出健康的情感来。 [img]http://www.gwdwx.com/photos/0/200612/img62027398.jpg[/img] [color=blue]柯健老师:[/color] 《感谢您!爸爸妈妈》主题班会伴随着《感恩的心》的歌声圆满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老以为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幼稚的,也是无忧无虑的,却没想到他们已学会了思索,学会了感受。曾经批评过他们不会体谅父母,不知感恩,可看着他们那一张张泪流满面的脸,听着他们抑制不住的啜泣声,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在用心回顾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在用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也在用心检讨自己的过错!所以,我感动了,我流泪了,我欣慰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今天说了,也许明天就忘了。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忘记这一次流泪,他们可能一转眼又调皮捣蛋,但他们毕竟感动过,毕竟经历过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样的感动是多么难得!我准备在三年级进行感恩教育第二部曲《感谢老师同学》。 [color=blue]项恒鹏老师:[/color] 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一项工程。讲文明、讲礼貌、重礼仪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要从小抓好这一教育,因为这不仅关系着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我们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但是小学生对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不感兴趣,也理解不了许多抽象的词语,即使有些学生能够记住某些礼貌词语,但是过不多久,又会忘记得干干净净。因此,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就要从形象的游戏入手,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这次主题班会。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对文明礼貌用语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体会到讲文明、讲礼貌的重要性,特别是“走入社会”这个感悟环节,同学们发言都很精彩,意识到了在某种特定场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就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通过“文明行为现场秀”的表演,同学们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从而使人人争做文明标兵。 [color=blue]彭飞跃老师:[/color] 《欢乐“家庭”对对碰》主题班会落下了帷幕。我如释重负,身轻如燕,可我的心却被一种情感充盈着。从接受任务到上课,我得到了来自家长、同事的大力之支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手足的情意,如春风拂面。班会课实际上只是一次活动的最后展示。从一开始,我就把这次参加主题班会定位为一次综合性的班级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次提升综合能力的契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班级凝聚力的一次大检验。所以,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采访科任老师不仅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给小小家庭起名,设计小家庭成员“我型我秀”的口号、动作,增强了小家庭成员的凝聚力,体验到合作的快乐。而我,在指导孩子们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孩子们的不断进步带来的无限乐趣。我亲眼看到孩子们从不会到会,从不敢到主动,从一个旁观者到小主人的巨大变化。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会让我欣喜不已。主题班会结束了,从班会中得到的快乐却永远留在了我和孩子们的心里。代表我班所有的孩子,向给予我们帮助和关心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img]http://www.gwdwx.com/photos/0/200612/img55931901.jpg[/img] [color=blue]杨少华老师:[/color]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需要,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尊重的需要,而赞美和欣赏正可以使对方觉得被尊重、被认可,满足了他内心的需要。相对而言,学生在学校里体验更深刻的是竞争。本次活动意在使学生掌握赞美他人的技巧,使学生懂得只有坦诚地接受赞美,才会坦诚地给予赞美,并感受用适当的方式接受赞美。在这个时代,我们以恶搞为有趣,以刻薄为机智,而这显然不利于孩子温厚健康心智的培养。经常我们听到从孩子们的嘴里蹦出一串串匪夷所思的话语,却只能苦笑而已,因此真心的赞美和欣赏就犹显可贵。从这节班会课来看,孩子们开场略显紧张,不能放开,老师的插入渲染引申鼓励较好地调节了氛围,逐步使孩子们走进欣赏和赞美的小世界中,体验了欣赏是愉快的,被欣赏是幸福的,也初步感知了赞美的艺术。 [color=blue]鲁亚丽老师:[/color] 围绕年级活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扎实工作:各班起了班名,办了专栏,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名人传记。在这样的大环境和背景下,这次班会我就命名为“书浇灌我们的梦想”,旨在进一步明确读书目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心灵撞击的同时,让他们分享前一段时间读书的快乐。要说这节课的反思,那就是可能在第二个环节有点延宕。总想层层推进,让学生从老师,从生活,从名人,从伟人,一路攀缘,进行情感升华,因此渲染过重,以致后来没时间完成起初安排的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了。但尽管如此,我也觉得这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首先“读书方法”是这个周日六年级组各班的主题班会,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其次,作为一节课,情感的生成是主要的,学生在读毛泽东有关书籍的过程中,在交流读书收获中已经提及了读书方法,甚至有许多同学在书日记上专门作的就是有关读书方法的收获。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6-12-05 19:59:09 发表评论  
    杨少很有名家风采啊.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6-12-05 15:36:56 发表评论  
    值得祝贺! :idea: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6-12-05 15:35:40 发表评论  
    班会背后的故事也很感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6-12-05 11:35:38 发表评论  
    热烈祝贺我组杨少同志获得一等奖,同时祝贺所有获奖的老师,你们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孩子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将伴随着他们走过一生!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