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选举
文字:行止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06-10-20点击数:1708
打开校内邮箱,看到一则来自大队部李蔚老师的“帮忙”通知:10月18日晚上7:00—8:00,我们举行第八届大队委竞选活动,换届选举。电视台直播,全体同学在班级观看和投票,请多关注。云云。
看到“选举”“换届”这样的字眼,难免不联想到三中全会、六中全会这样的时政概念。我们的孩子也“从政”了?不由得你不愣怔那么一下。于是,记者当晚“选举”时分就到各楼层去走了趟,意欲探窥我们的孩子在此时此刻的“民选盛况”。所到之处,但见教室电视屏幕里被选举者发表着热情洋溢的讲话,其实他们的“施政纲领”不外乎就是自己的学习、性格、爱好、专长等等优势,约略也有讲及自己若当选的话该如何如何,煞有介事的。反观选举现场情状,没有振臂高呼,没有摇旌呐喊,都在静悄悄地听着,或者“一心两用”——边看看书,边写写什么——一俟上面竞选者讲话完毕,教室里就竖起了或多或少的小手,然后,就有学生“记票”,在黑板上或选举票上填上相应的数据。这样沉默着的选举方式,真是开眼界了。
继而生疑:这样的选举,有效果么?记者走访了几位“选民”——
记者:你们知道新一届的大队委换届竞选活动吗?
选民:知道。第八届了。
记者:你认真听了竞选者的演讲吗?感觉如何?
选民:听了,感觉不错。能上电视去竞选的,都是比较优秀的,比如有特长,会表演,学习成绩也都很好。
记者:你投票的根据是什么?
选民:看他(她)的表达能力;是否自信;优势特长。
记者:你熟悉这些被选举的同学吗?
选民:熟悉,很多都是认识的。一楼下面有展出栏介绍的呀。
记者:你觉得这样的选举方式好不好?会不会不够热闹?
选民:是不热闹,不好。(经过记者的解释,说明实际的情况,大家又都接受过来了,认为这样也是一种办法吧,虽然不能“眼见为实”了。)
这些“选民们”大概还没想到这样一个语词——民主。记者从大队辅导员李蔚老师处了解下情况,才知道这个选举活动已经准备了近月的时间。从9月下旬就发起了推选候选人的活动,推荐渠道也是多样的,可以中队辅导员推荐,也可以队员推荐,还可以自己申报。到最后,总共递交了48份申请表,这是初选名单。10月9日,在小学部阶梯室进行了初选,26位进入复选。李蔚老师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选举方式,是充分发挥了学校电视台的功效,否则,两千号人的场面,怎么运作?场面的热闹并不代表实际收效。活动就是标举着“民主”的主题的,体验民主、发扬民主、树立主人翁精神,形成“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的少先队工作局面。
与其轰隆隆大张旗鼓无甚绩效,不如换别样的方式改而造之。
沉默,并不意味着你被剥夺了权利。沉默,自有一分力量在凝积。
附竞选结果(入选大队委名单):
班级 姓名 票数
五(5) 谢嘉琳 616
四(4) 关晓晴 615
三(6) 孙茗茗 612
四(10) 蔡泽正 553
四(10) 张雅莹 519
三(6) 谢弘昊 492
三(1) 谭琬静 491
六(8) 朱海斌 480
五(5) 曾静儿 458
五(4) 连晓燕 456
五(2) 何宣晓 420
四(7) 吴颖童 410
五(8) 陈远怡 400
六(7) 李嘉敏 378
六(2) 王 维 362
四(9) 何芷情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