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校园“书市”再掀热浪

小学部高语组“图书大换购”活动掠影

文字:涂志强供稿:小学部图片:潘毅时间:2004-04-22点击数:1072




4月20日下午。学校新教学楼一楼架空层。 二课时间一到,这里立马人声鼎沸了。经过了“读书展示借阅交流”读书活动和“我的多余你的需要”市场模拟活动后,由小学部高语组组织的这一次的“图书大换购”活动可谓经验丰富、水到渠成了。不用老师维持秩序,“书商”们早早就抱了一撂撂的书紧张而有次序地设摊呐喊起来。整个架空层看过去,如同图书批发市场似的,五花八门的书籍,蠕蠕攒动的人头。这里,成了书的世界。 几十张乒乓球桌台顺着宽大的地面摆开成“丅”字形,上面铺满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书。迟来的人没处搁“货”,只好在旁边新设的塑料凳几上另辟摊档了,更有甚者,跑到花圃中的墙沿上依次排开,像“走鬼”似的。然而不管摊设何处,生意都一派兴隆,论价吆喝之声不绝于耳。按规定,图书换购自由买卖,但为了促进“市场繁荣”,不唯盈利,计划是三到五折的,没想到,“卖家”看人家卖得火热,不惜血本,纷纷降价出售。一时间,人人怀里揣满了书,还东走西挪地捡“便宜”去。当笔者也拎着几本书溜达时,不时有卖者推销上门,口齿伶俐,推销术也各具特色: “老师,买一本吧。”——这是“厚道”的。 “买一送一!”——这是“诱惑”的。 “五本10元!”——这是“诈骗”的,呐,中间夹杂了不少“破相”的书呢。 “老师,我一本都没卖出去……”——这是“哭穷”的。 …… 看看“顾客”们,也挺有滋味的。所谓顾客,本身也是卖者,所以,也没什么好嫌弃的,往往一眼瞅上了,问个价,便毫不犹豫地掏钱。而另一类“顾客”却是老师们,这类顾客的眼光可就高多了,而“书商们”偏偏对这些特殊的顾客特感兴趣,不厌其烦地推介,一旦成交,一连串的感激之辞。这类顾客,最早的一个就是刘世平校长。“书市”甫一开张,校长就被热闹的场面吸引过来了,在同学们的簇拥下,乐呵呵地“束手就擒”;还有教导处的叶合丽老师,采购了厚厚的一撂;还有丁芸、李金平、衷颖、张利全等几位老师,收获也不小,一个个笑逐颜开,仿佛地主收租似的拉刮了满怀。最有趣的当属万瑞老师,找了个塑料筐拴根绳子“东拉西扯”,整一个提着菜篮子溜菜市的家庭主妇样,碰到合适的,买下,扔筐里。如此下来,筐里竟然满满地盛了百来本了。笔者存疑,上前问个究竟,说是要好好地充实班里的图书角,这书这么便宜,值。 “书市”一直开张到5:30时分才渐渐平息下来。学校操场边上的千层树上,搁着一轮红日,粉红色的教学大楼沐浴在金色的余辉中。风雨长廊里,是夹着或厚或薄书本的三五成群的同学们,谈着,笑着,兴奋着。 这次“图书大换购”活动,结合学校提倡的“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的读书学习精神,旨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更新自己或班级的藏书,促进学生的读书生活。蒲松龄有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有这样热爱书籍的孩子们,书香焉能不旺哉!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