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角色定位才能舒心工作
文字:涂志强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04-03-30点击数:1318
师生关系是教育界不老的话题,对寄宿制的我校,师生关系更显重要。想想自己的孩子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呆在学校,家长们无疑给予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由此,便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复杂而微妙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月28日晚,在我校阶梯室,我校校长助理、小学部主任徐纯老师针对以上的问题,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讲座。这也是她开学以来一直思考着的问题:现代教师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的教师如何才能更舒心地开展工作?以《了解现代教师角色定位 自主营造舒心工作氛围》为题,徐纯老师结合我校小学部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思考,围绕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针对性地给班主任们谈话,语重心长。这既是苛严,更是鞭策。
徐主任话匣子一拉开,用她惯常的动情的语气给了大家中肯的评价和工作的感谢。她认为,小学部这一片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赖于各位班主任作为中坚力量的支撑。当然,我们分享成功,也应该从不足中得到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不断的进步。她说,外校小学部的历史,不,应该说我们还没有足以骄傲的历史可言,我们只有仅仅四年的时光,历史是需要时间的堆积和沉淀的。我们不应该被现在的“繁荣”所迷惑,要意识到存在着的不足。话锋一转,徐主任谈到关于学生与家长的问题,她说,家长用不菲的费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咱们这里来,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没有理由给学生分个等级层次,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受到无私而公正的对待。孩子是有差异的,但不成为我们把学生等级化的原因,要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我们既然收了人家的孩子,就得努力,就得负起责任来。
接着,徐主任以自己的理解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给大家分析了关于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我们应该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给自己的工作寻找一份舒心。她强调了“自主”的重要性,舒心不是别人给予的,要自己去争取,是自己对工作的尽心竭力,无悔无愧所带来的。围绕这一点,徐主任提出了现代教师所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学生—同事—家长。然后,就家长这一块,徐主任作出了分析,谈到了现代教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相容。
在“平等”原则上,徐主任提出三点:交往必须平等,尊重才有平等,平等才能深交。她认为,无论家长还是我们老师,在人格上没有高下之分,双方是平等的,而平等的基础在于彼此的尊重,人际交往的原则正是建立尊重这一基础上的。追求平等不应该有附加条件,别人不尊重你不成为你不尊重别人的理由。作为教师,我们就是为孩子服务的,没有这种服务意识,只会使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的境遇。而我们把家长当朋友看待了,成为协作者,孩子的共同教育者,那对我们开展各项工作都会带来好处。从人际交往上,你和家长作为朋友的关系也才能得以深交,彼此受益。
说到“互利”,徐主任尤为强调关于“利”的含义的正确理解。她说,互利和互助是孪生姐妹,互利不以违法乱纪谋求,互利不是单指物质需求的满足。这种“利”,是指工作上的便利、有利。所谓互利,就是良性的合作,不给自己添没必要的麻烦,而没有麻烦,就已经获“利”了。利,是互动的,首先基于我们老师对孩子付出的关切,然后才是家长对我们老师的协助和支持。大家相安无事,默契配合,为一个共同的目的,为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共进共勉,这就是我们所要阐释的互利原则。
然后,说到“相容”。在这一点,徐主任也提出三点看法:克己容人,异中求同,知己知彼。她举了自己的生活实例,说自己到医院看医生,就遭受到了某些医生的千人一面的职业性的冷漠面孔,很无奈。但是,她又说,从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反思下我们作为教师某些职业性的不良习气呢?这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了,是现代常见病。她说,在“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们的教师是否觉得有些失落,失去了许多?在现代,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人家以这样的态度来看我们,是对我们这一职业的敬重,而我们不能据此为圭臬,以为理所当然。克己以容人,存异中求同,将心比心,知己知彼,则无往而不利。
最后,徐主任对上海杨浦职业技术学院王旭东老师的《二十一世纪教师素质谈》作了一番述要,尤其从教师自身的内省上去看教育的职业道德观,之后,又略谈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杏仁先生的记者访谈录。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去阐述了关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和示范性。
通过这次简明而颇有针对性的讲座,相信我们的老师会从中得到不少警示,对今后的工作也将带来主动谦和的工作作风和更井然有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