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贺十年校庆 共商发展大计
——部分高校招办和外语学校负责人参加我校校庆座谈会
文字:曾纪焕供稿:教科室图片:潘毅时间:2003-10-22点击数:1164


特约记者曾纪焕报道 10月18日下午,前来参加我校建校十周年校庆活动的嘉宾在我校校史展厅举行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北京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刘明利、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刘曙雄、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王燕、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副主任魏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王亚彤、中山大学招生办黎玉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陈建平、副校长李华登和招生办领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陈韵、物业总经理颜燕京、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崔德明、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处主任王卫忠、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毛杰、太原外国语学校书记王英瑛、校长王全栓、深圳外国语学校校长龚国祥、副校长汤佳宏、张家港外语学校校长许永华、南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乔南新、南昌市教委韦小工、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执行董事简陈宝玲女士和碧桂园学校的领导。座谈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常务副校长刘世平主持,校长王桂珍、副校长王秀民、吴玉爱、校长助理徐纯出席了座谈会。
李华登副校长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向前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北大、清华等高校及兄弟外语学校多年来给予广外外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今后继续支持我们。
陈建平副校长向来宾们介绍了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情况。他说,广外大已由过去的以外语和经贸为主发展成为涵盖文学、经济、管理、法学、理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风浓郁,学生就业率高,希望各校能把这些信息告诉学生,让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广外大。
校长王桂珍也对前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说: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是小弟弟。回顾走过的十年之路,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在摸索中,我们一直坚持创新,实现创新的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希望以后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的口号就是“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常务副校长刘世平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史,指出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人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从外校进入高校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在大学里与其他学生相比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学校也特别注重教师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压力但不压抑的工作环境。
北京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刘明利说:外语学校学生素质高,进入大学后后劲足。从去年招收保送生面试情况来看,外语学校的学生质量是很不错的。刘主任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一是向外语学校建校十周年表示祝贺,二是与外语学校商讨怎样搞好学生的“一条龙教育”的问题。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刘曙雄说,他是提前一天到达外语学校的,已经参观了校园。外校走过的十年路程、全新的理念、巨大的成就,都给了他很深的感触。他说高校外语专业与外语学校联系是一个很好的招生、培养途径。外语学校可以向高校外语专业提供优秀的生源,高校外语专业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双方要加强合作,彼此信任。北京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北大外语专业是全国重点专业,希望外语学校把最好的学生推荐给北大,让最好的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刘副院长表示今后北大外语学院要和外语学校加强合作,拟邀请外语学校的领导到北大共同探讨外语学校向北大及其他高校推荐保送生问题。
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王燕说:认识外校是从认识刘世平校长开始的。当她了解到外校的发展史时,十分感动和振奋。她说从外语学校走出的学生贾炜现正就读于清华大学,这是外语学校的骄傲也是清华大学的骄傲。王燕表示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一定接好教育的接力棒,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副主任魏新说:北外每年都从外语学校接收很多学生,这次到外语学校来,看到外语学校的学生很活跃,学生素质高,有发展前途。她说北外是一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希望将来能更多地接收外语学校的学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王亚彤为许方圆同学能进入南航学习感到高兴,说外语学校的学生质量高,增强了和外语学校合作的信心。
中山大学黎玉河老师表示,今后要加强和外语学校的联系,做好招收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
上海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兄弟外语学校的领导、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执行董事简陈宝玲女士也在座谈会上发言,并邀请我校领导在方便的时候到学校去看一看,以加强合作。
来宾一致向广外外校建校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广外外校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座谈会前,嘉宾观看了我校专题片“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会后,嘉宾参观了校园。当晚,嘉宾观看了我校校庆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