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东瀛观感

——访广东青年形象大使、我校青年教师沈凯东

文字:子曰供稿:中学部图片:时间:2002-11-25点击数:1490

▲ 作为一名广东青年形象大使,请你介绍一下此次日本之行的有关情况。 ■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为了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推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交流,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受日本政府的委托,在中国有关组织和机构的协助下,邀请一批中国优秀青年对日本进行为期二十三天的访问(10月23日到11月14日)。目的是通过对日本的参观了解、与日本青年的交流沟通,加深相互理解与彼此信任,增进友谊。在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学习日本语,听取有关日本的专题讲座、参观富士山、东京环保事业单位和新干线,访问庆应大学、东北大学、宫城大学、秀光中学、白百合女子教会学校及远田幼儿园,拜谒鲁讯在仙台的旧址,与日本青年同住,到日本寻常百姓家住宿。 ▲ 第一次踏上日本的领土,你对日本的总体印象如何? ■ 日本人非常勤奋,特别守时,注重礼节,富有非同一般的团队精神。他们认为,按时完成承诺的任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散漫的人一定会失去人们的信任。我们在日本访问的二十三天,所有的活动安排都精确到分钟,他们的确是非常的准时。 日本又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待人总是彬彬有礼,服务态度真是好得不得了。每次离开一个地方,送行的人总是频频挥手,直到我们看不到为止——这难忘的一幕一幕,让人十分感动。也许是因为礼节过多,总让人有些拘束。我有时感到他们表面热情,内心好像有些冷,似乎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 此次日本之行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 所到之处,所见到的地方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地,要么是建筑物和道路,要么是树林和农田。尽管日本国土狭小,但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每一寸土地,非常珍惜有限的资源。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百分之十六,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六。日本长期从中国等国家大量进口木材,而本国的森林几乎从不砍伐。 ▲ 这次日本之行给你怎样的启发? ■ 日本的经济比我们繁荣很多,但是日本人并不因为富有而懒散,这种勤勉精神让我深有感触。其实,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我们要在经济上赶超日本的话,就必须比日本人更加勤勉。 日本人非常细心,凡事都追求完美,这当然难能可贵。但我个人(仅仅是个人)感到他们有些小家子气,办事过于繁琐,似乎只能作小事,缺乏干大事的心胸与气魄。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彼此之间相互多些往来,多些了解,少些误会,少些摩擦,对两国都有好处。大家友好相处,彼此谅解,定会双方受益,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嘛。中日双方都应从大局着想,不拘小节,不因一时一事而损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情。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并不像我们从有些抗战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凶狠、残酷、野蛮、丑陋。他们是侵略过中国,做过对不起中国人的事,这些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但这些事已经过去,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总是沉浸在悲痛的回忆中。现在更重要的是急起直追,奋发图强。当然,我们也不必自卑,不要误认为日本的那一套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日本毕竟是个小国,管理起来容易得多。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和特色,必须用适合自己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