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图:陈雅婷 郑代颖 刘钰琪 邵安晴 郑敏怡 戴煜坤 王中昱 李未央
社会是另一个课堂,
生活是另一种教材,
实践是另一种学习的途径。
7月初,高一摩星文的27名同学、15名家长代表、一名初一同学及一名幼儿园小朋友(均为班级同学弟弟)和作为班主任兼带队老师的我一行45人,2017年7月1日早9点出发,至7月2日晚5点回校,历时两天的英德、清远社会实践及亲子活动,时间很短,内容丰富,收获颇丰,实现了有特色、有内涵、有意义的初衷,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由校学生处及年级组提议,针对摩星班孩子在校园学习、活动之外,增加走近社会、走进生活的社会真实体验之旅。由班主任及班级家委会共同商议,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后敲定活动方案。从联系旅行社商议活动方案、宣传组织报名、筹办捐赠物资,到安全教育及安全保障预案,家委会成员全情投入、尽职尽责,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在此衷心感谢陈雅婷爸爸、李建猷妈妈、郑代颖妈妈、陈宇欣妈妈、陈钰榕爸爸、庄可意妈妈。
孩子们全程展现出非常高的素质,守时、守纪、团结互助、礼貌待人;在茶园制茶和学农的环节,积极参与,不怕苦累,有的出汗湿透衣衫,有的不适应环境皮肤过敏,而并没人因此退出任务;在野炊环节,家长们主厨,孩子们打下手,配合默契,每个小组都烹制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感谢随行的家长朋友们,你们为孩子做了很好的表率!在才艺展示环节,孩子们落落大方表演节目,摩星文孩子不需要特别准备随时可以开始一场高质量的综艺联欢会;特殊学校之行,孩子们懂得尊重与爱,家长们为残疾孩子的关爱与资助传递正能量。我作为随行老师,见证这一切,感触良多。
短短两天时间,很多实践活动只能浅尝辄止,但孩子们的感受一定是深刻的,受到的有益影响也是长远的。距离活动结束近两月,旅途中的一幕幕仍在大脑萦绕,活动中育人,活动中成长,祝愿摩星文的孩子们步伐坚定,从优秀走向卓越。
——班主任涂小琴老师
一、在英德红茶培育基地体验采摘、烘培茶叶
把自己摘来的茶叶用手揉了又揉,在烧到一百四五十度的锅里翻了又翻……直到大汗淋漓、双腿也微微发麻。这时我才意识到,微抿茶水的闲逸淡然需要多少辛劳付出。
二、尝试在田间劳作
走入农场,烈日当头,我在耕作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三、飞奔抓鸡捡鸡蛋
围截阻拦、声东击西
四、野炊
在柴烟的“熏陶”下,一桌桌美食出炉。
“幸亏天公作美,最后来了场大雨,浇灭了所有的躁动。”
五、看望康复中心儿童
就个人而言,我不爱去这些地方。或者说,是一种畏惧。
但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
他们的快乐与热情深切地感染了我们。
他们或许有病痛,
他们大都不富裕,
但他们有最为纯真的笑容,
足以使侧目者惭愧,
警醒怨天尤人者,
刺痛无良者。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这一次社会实践意义非凡,
在集体中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体验世间百态。
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
我们也是。
李建猷妈妈心得:
冰心说过一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种,一路花开,嗅着芬芳。人生不觉得孤单”。自小在孩子的心灵上洒下发奋、仁爱和奉献的种子,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穿花拂柳,一路芬芳,收获成功和帮助。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2019届“摩星文”家长参加了孩子们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
迎着朝阳,我们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坐车从学校出发,来到闻名遐迩的英德红茶生产基地,连绵起伏的山丘长满绿油油的茶树,孩子们在茶园工人的指导下开始了采茶比赛,把茶树最嫩的叶稍摘下来,然后开始制茶。制茶可是技术活啊!孩子们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把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一个大锅里炒,炒茶既要注意火候又要把握手势还要很耐心,两个小时后,孩子们满头大汗的把制好的绿茶捧上来,泡上一壶,让老师和我们家长们尝尝鲜,好甜啊!
活动的第二天,天空下起小雨,孩子们不畏艰难,拿起锄头,跟着农民阿姨冒雨学种菜。种下菜苗后,孩子们摘青菜,抓鸡,捡鸡蛋,准备做午饭。午饭是对这帮孩子最大的挑战,他们中绝大部分没做过饭,更没有一个做过柴火饭。可是没能拦住我们聪明肯干的孩子们,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像模像样的弄出了一桌农家菜。
饭后,孩子们来到一间智障学校和残疾小朋友联欢,大家互相表演节目,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孩子们献上家委和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赠送给这所智障机构的残疾小朋友。活动在孩子们的依依惜别中结束。
整个实践活动贯穿了“亲自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播下了“劳动”和“仁爱”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低头读书的同时,也抬头关心一下生活。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我们的孩子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最终是属于他们的。希望孩子们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珍惜读书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早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