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初中部教师暑期小论文之四

文字:供稿:图片:时间:2016-09-29点击数:1312

 

近三年中考语文命题分析

初二语文  向亚玲

 

2016年广州中考即将到来,紧张的备考工作正逐步展开。为进一步掌握考试题型以及知识点考查范围,先就20132015年近三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120132015广州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对比

220132015广州中考语文试卷能力考查分布对比

通过表1、表2比较分析发现,近三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结构继续遵循稳定过渡,局部微调的原则,做到稳中求变,不设置偏题、怪题,着重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可以细分为八个板块:基础知识题、语言表达题、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包括字词解释)、诗歌鉴赏、科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每一块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中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古诗文默写——熟背诗文,“瞻前”“顾后”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50篇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题目中的提示语即明确了语句的出处,也缩小了我们帅选语句的范围。若忽视这一点,就不能在众多课文中或某一课文的所有语句中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分散了我们的精力。为此,我们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注意“瞻前”一些,还要注意“顾后”一点,这样才能达到迅速解题的能力。

四、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本,理解内容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五、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六、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中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中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中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七、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八、作文——开门见山,紧扣话题

初中作文也写记叙文为主,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

 

 

近三年(20142016年)广州中考语文命题研究分析

——“积累与运用”简析及教学建议

初中语文组  赵群

 

近三年广州语文中考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题量和分值保持不变,都是8小题,35分;第二,题型保持不变,前5小题是选择题,第6题是语言表述题,第7题是默写题,第8题是文言文词语解释题。

但三年来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变化,现分析如下:

第一题都是选择读音全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难度相似。2016年仍然是考查常用字的读音的辨识记忆,每个选项有两组相关的词语,要求找出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表面上看难度降低了,试卷上不再出现拼音,也不用去注意一些拼写规则,但实际上因为每一项的四个词语不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两两相关的,所以反而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但这样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会更广泛。

第二题都是常用字的字形的辨识记忆。2014年和2015年考的都是每个选项四个成语,2016年考的是每组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其中词语都是出自语文课本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更注重考查学生课内学过的知识点。

第三题都是词语的辨析与运用。2014年的题目中有两项是普通词语,两项是成语,通过四个单句去选择。2015年考的都是成语,通过三个单句去选择。 2016年的题干是一个完整的文段,考查的是四个成语的辨析,需要考查成语的语义相近问题和感情色彩问题,难度有所加大。

第四题考的是病句的辨识判断。2014年涉及的是缺主语(通过…‥使);分类不当(提供了……超市等游乐设施);搭配不当(降低了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2015年涉及的是句式杂糅(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缺宾语的中心语(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搭配不当(能否……是当务之急)。2016年涉及的是缺主语(随着……);语序错误(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宽泛点来讲,成分残缺三年都有考(两年缺主语,一年缺宾语),句式杂糅出现过两次,搭配不当出现过两次,分类不当出现过一次,语序错误出现过一次。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平常写作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现实意义较大。总体来说并具体三年来的变化不大,没有出现偏、难、怪题,整体方向是向日常写作中的常见问题靠近。

第五题三年的内容都有所变化。2014年考的是赠言是否得体,2015年考的是语序,2016年考的是情境中的用语是否得体。考点是“笑纳”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境,出自语文课本,也更有文化含量。

第六题是语言表述题。2014年考的是名著中的人物;2015年考的是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概括(限制字数)和观点表达;2016年考的第一小题同2015年,第二小题考的是六个短语合成一副对联,这个知识点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中的“对联常识”。做这道题目要懂得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律并懂得根据内容去判断上下联,但其实还包括语序这样一个知识点,所以说这道语言表示题的难度加大了,知识点相对集中。。

第七题是默写题。第一小题六选四,三年都是2句出自古文,4句出自古诗,5句课内,1句课外,涉及的篇目大多出自八年级和九年级。第二小题,三年都是六选四默写名句,2句古文,4句古诗,其中2015年的4句古诗全部出自课外古诗,其它两年都是以课内古诗为主。特别是2016年的这个题目出现的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三小题都是根据语境默写名句。2014年涉及的主题是“愁”,2015年涉及的主题是“酒”,2016年涉及的主题是“风”,两个句子一个出自课内古诗,一个出自课外古诗。

第八题是文言文字词解释。三年的中考题这五个词语都出自语文书的课下注释,都有一题是通假字,2014年和2015年还涉及到了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2016年没有这个特点。从年级分布上来讲,七、八、九年级的词语都有涉及,找不到特殊的规律。

由此看来近三年广州语文中考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有以下几个变化的趋势:第一,所选知识点更加向课本靠近,包括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要引起重视;第二,难度略有增加,更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第三,涉及的关于语文学科的外延更加广泛,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所以,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既要不放过课本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又要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发掘课本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努力“春风化雨”,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网友评论

  • 网友:  于 2016-09-29 10:02:57 发表评论  
    全是语文老师啊……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