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暑期小论文| 近三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分析

文字:供稿:初中部图片:时间:2016-09-19点击数:1304

 

    按:暑假期间,初中教学处安排老师利用假期潜心钻研教学,中考文化科老师围绕近几年广州中考,撰写中考命题动向分析;非中考学科老师结合日常教学,撰写教学感悟或心得,以下是部分科组现已选交上来的老师论文

 


 

近三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分析

安蔚

 

细细地看完了201420152016年的广州中考语文试卷,总体感觉,语文学科的中考方向比较稳定,变化似乎不大,但是仔细观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遵循了稳定过渡、局部微调的原则。

近三年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部分,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和书面综合能力。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训练听、说、读、写的大方向没有变,稳抓基础知识的主导方向也没有变。下面从几个大板块依次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这一板块三年的题型基本没变,都是教学大纲要求的考点。12题分别考察字音、字形:14年读音考察有错误的一项1516年考察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读音。34题分别是词语运用和病句题,变化不大。56题三年来考察的点稍有不同,但又都在考点范围内:14年考语言得体和名著阅读;15年语言连贯和语言运用;16年考语言得体和新闻概括类题型以及对联。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的第六题,题目是就国内这所大学的做法,请跟帖评论,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这个题目考查提炼语段主要内容以及根据社会现象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我认为它非常的贴近现在的生活,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发表见解,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积累与运用板块的另外一部分重要题型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下功夫最多的部分了:第7题古诗文默写、第8题文言词语解释——这都是考察学生积累的题型。近三年这两题题型变化不大,默写既考古诗、又考古文,包括默写选择、填空和理解性默写,考察范围囊括了初中六册语文教材。这一板块如果没有大的变化,那么今后我们的教学中,依然需要狠抓基础,不敢妄自揣测和放弃任何一篇古诗文。

二、阅读与鉴赏

这一板块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分值大、内容多,既有文言文阅读、又有古诗赏析,还有现代文阅读。

其中,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赏析都沿袭了以往的考察模式和范围,文言文单篇阅读主要考察实词虚词的运用、重要句子的翻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诗歌鉴赏主要考察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14年考了《陈涉世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年考察《出师表》《水调歌头》,16年考察《邹忌讽齐王纳谏》《饮酒》,内容以八年级和九年级的诗文为主。

接下来就要说说现代文阅读了,如果说前面考点这些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从现代文阅读开始,就体现了局部微调的变化了。

首先,第一篇阅读,这三年都考差了说明文这种文体,但是,14年的《鸟坛大嘴大》形式上是一篇传统的说明文,这一次的题型主要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但15年的《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16年的《互联网安全吗?》虽然也是说明文,却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两篇都是考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2014年前的中考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它的内容更加丰富,常常是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个话题,这种文本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大的变化。

题型方面,15年和1617题的考察方法也值得一提。15年题目是: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 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 观点的理解。 1617题题目是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中谈及的几个方面的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网络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应对?我们发现,这两题的问法都比较,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口语表达的训练上要加大力度,要让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

三、写作

20152016年广州市中考作文属于读写结合型标题作文。题目由提示语+标题+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帮助学生审题。作文材料也是阅读题材料,15年作文紧呈毕淑敏的《地铁客的风格》,让学生谈谈广州风格16年阅读题为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独立宣言》,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最合适的。生活学习、待人处事都要有合适的方式。要求考生以合适为题写作。

我认为 15年和16年的作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他们都偏重于让一个初三孩子去思考一个社会性问题,寻找适合的方式待人处事、学习生活,有其社会意义。孩子们的生活往往被家长、老师、社会推着进行,很少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总结或选择。无疑,这是能让孩子们走向成熟的一个问题设计,值得肯定。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学习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很关键的心智发育的阶段,这两个作文题在育人方面起了相当好的引导作用。所以,与之前的作文题相比,近两年作文的新动向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变化。

总之,近三年来,语文中考题目稳定过渡、局部微调,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依然要狠抓基础、落实基本功,但同时,也要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社会、口头表达几个方面多思考、多实践。

   

稳中求变

——关于中考语病题分析

陈春香

 

近几年广州的中考语文病句分析题一直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而且通常会考查以下六种类型的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现就近三年的中考语病题进行分析:

一、展示近三年的语病中考题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2016年中考题)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2015年中考题)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2014年中考题)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 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gg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 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二、广州市中考语病题中的

题型不变:近几年来广州市的中考语文语病题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只需要找出语病,不需要找出病因以及修改,分值都是3分。

考查的语病范围不变:通常考查以下六种类型的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而且成分残缺题是这三年一直在考查的知识点。

三、广州市中考语病题中的

2016年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断,考了成分残缺题(随着„„使句子缺主语);考了语序错误(读者深受喜爱改为深受读者喜爱 );考了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 .2015年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断考了词语搭配不当题(可见一斑与观众热情不能搭配);考了成分残缺(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缺宾语);考了搭配不当题(能否……当务之急)2014年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此项成分残缺(通过...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考查了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考查了搭配不当(降低考试状态)。从近三年的考查题来看,除了成分残缺题是这三年一直在考查的知识点,其它的语病类型便是从这六类语病题中找不同的类型进行考查。

四、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有:

1.语感识别法。这是辨识病句最有效的办法,前提是需要在阅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感,这样看到一个语句,凭感觉就能判定它有没有语病,在哪里。

2.删枝去叶法。所谓”“,就是句子中起修饰、限制、补充等作用的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等;删枝去叶,就是去除上述成分,留下句子的主干加以分析判断。一般来讲,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语、谓语、宾语,所以,留下主干后,首先判断它是否成分残缺;如果主要成分完备,再看各种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就是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一个句子内部有超过一个的主语或谓语,它是把两个句子的意思糅合在一起了,比如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其原因是……”“这是……造成的,是为句式杂糅,修改时只能保留其中一个意思。

3.逻辑判断法。删枝去叶法可以判断出有关句子主干的语病,可视为语病检测第一关。过了第一关的语句,我们就要动用逻辑知识,对它进行第二轮的检测了。我们做事情,总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比如发现和培养人才,如果说成培养和发现,就是语序不当了;再有,无论做什么事,发表什么见解,都要追求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说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还有的语句,因为犯有前后矛盾”“重复啰嗦的逻辑问题,读来令人啼笑皆非,这是不难判别的;有些难度的是一种表意不明的病句,如王晓峰刚到我们班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到底是许多人不认得王晓峰,还是王晓峰不认得许多同学,让人如坠云里雾里。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病题难度适中,只要我们能把握查找语病的正确方法,那么攻克这道题是不难的。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