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写在英语节之后

——英语节总结与反思

文字:供稿:高中英语组图片:时间:2016-05-06点击数:1378

 

 

外校一年一度的英语节在掌声和欢笑声中落下帷幕,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但洋溢在外校孩子脸上的那种自信、快乐、阳光却在每一个老师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外校办学二十多年来,英语一直是我校最大的特色之一,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是区别我校与其他学校学生的重要指标。老师们深知,一次英语戏剧的出演、一次演讲比赛的准备、一次英语能力的展示让学生所获得的收获是从课堂中远远学不到的。也正是为了真正提高我校学生英语素养,英语语用能力,每一年,老师们尽心尽力、不敢懈怠每年都用心地做着这样一件事情---组织好英语节。在高中部,到了英语节,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精心组织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老师们在英语节之前的一个月就要开始策划,精心布置,任务分工,考虑恰当的时间等。每次,越临近活动的时间,我们总会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感觉像是迎接一场极其重要的检查,会不停地纠结、思考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周全,怎样让效率最大化,怎样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得到锻炼,如果碰到连接不当,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意外等等。。。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有体会。

 

 

每一年高中部英语节的活动中,总离不开一些最受学生欢迎又最能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经典项目,同时也会随着学生不同的需求推出新颖的一些比赛。从高一课本剧、高二舞台剧到高一演讲比赛、高一临摹书法大赛、高二读写竞赛等,每一项活动都凝聚了老师们无数的心血。虽说一次活动忙一月,在本身就忙碌紧张的外校生活中,这对所有英语老师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每每看到热爱表演孩子们脸上的那种自信、害羞的孩子上台后的那种稚嫩和故作轻松的掩饰、拿奖后在舞台上的那种快乐,这足以让所有老师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花开花谢总有时,英语节系列活动中,同学们既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英语,也增长了知识,升华了自我。所有英语老师与外校学子共同驻立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了这次活动带来的身心与灵魂的洗礼。祝愿我们的孩子能乘着知识的翅膀,驾着心灵的希冀,健康成长!

 

 

 附各备课组反思以及部分班级、学生感想

 

 

第八届英语节高一英文戏剧大赛工作总结

高一英语备课组苗芳

 

英语是外校的特色,为了突出这个特色,给学生们创造英语使用的情境,同事也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我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全校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热爱英语”的氛围,高一英语备课组在校团委和年级、学部的大力支持下,于四月十九日举行了英文戏剧大赛。本次英文戏剧大赛,从学期伊始开始策划,三月底开始筹备,各班组织排练,到最终演出历时近一个月。现将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1、 活动规模:本次活动高一年级十一个班级每班一个节目,规定时间在八到十分钟,加上三个嘉宾表演节目,为戏剧表演做暖场,一共十四个节目。从工作人员和演员六点半入场,七点钟正式开始比赛到十点半结束活动整整四个小时。共34个奖项,包括集体奖项: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最佳舞台效果奖1名,最具创意奖1名;个人奖项:最佳主持人:2名,最佳语音语调奖: 4名,最佳导演:3名最佳男主角:1名,最佳女主角:1名,最佳男配角:3名,最佳女主角:3名,最具潜质奖:4名。

2、 组织工作:本次大赛我们采取了学生管理为主导,教师负责的制度,整个流程中相对比较顺利。

1)在赛前所有英语老师开会确定比赛时间、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奖项设置、以及评分标准;张志华:培训主持人,方老师:领奖状,印制奖状,盖章。苗芳:联系信息室,联系办公室、学生团委(此次活动为校团委学生干部负责),负责指导学生干部策划活动细节,制作ppt,制作节目单、评分表。

2)同时三月底我们也召开了第一次各班级英语课代表会议放了评分标准并通知各项准备事宜,要求各班拟定剧本和演员名单,让各班老师和同学们都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四月初的第二次班级负责人会议上,确定了各班的剧本,并且进行了抽签,确定了表演顺序;同时号召各班同学踊跃报名竞选主持人名额。

4)主持人挑选和培训工作持续进行两周

5)彩排于417日八点到十点半进行,各班老师亲临指导,对各班戏剧排演的进度进行监督

6)比赛现场各项工作由校团委学生干部为主导,同时备课组老师负责工作指导——苗芳:晚会现场后台监督、管理话筒;田振:买水,提前打电话通知开门,通知开幕工人,灯光工人,晚会现场催场;方老师:填写奖状;张志华:负责收集、测试、播放PPT;朱苑婷:负责组织评委,统分;

学生管理——校团委学生干部:总负责人高一二班曾俊伟;下设专人分别负责赛前上交资料、三名后台监督、催场、话筒管理、PPT播放、通讯报道,三名统分同学。

7)各班成绩在比赛结束后当场公布,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本次大赛结果认可度极高,无任何一支队伍对比赛结果提出异议。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

1、 工作细节不够完善:在我们的组织协调中,尽管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细节方面还有许多瑕疵,譬如比赛开始前各部门沟通不够导致舞台准备工作混乱。虽然比赛正式开始后各项工作即步入正轨,但仍显不足。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各部分协调,更高效率地去完成工作。

2、 大半同学来自校外生源,对于比赛流程十分陌生,对于英语戏剧表演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预判不足。导致如下问题:

1)表演放不开,不好意思,怕丑,不敢表现,班级内优秀的同学没有用于登场表现,因而一些班级的剧情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2)剧本选择和改编比较墨守成规,缺乏优质剧本。

3)道具摆放、话筒传递、场景转换十分混乱,甚至出现冷场

4)准备仓促、剧本、台词不熟悉

5)道具准备不够有创意、不能准确反映人物和剧情,一味的租服装花掉大量金钱。

本次英语戏剧大赛从筹办伊始即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决赛当晚高一年级主任以及给班班主任均到现场指导工作并观看了比赛。从戏剧大赛的参赛人数和各班的表演质量上看,我校学生对英文戏剧表演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很高,此次比赛在相当程度上能调动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是我校绝对应当大力推行的英语特色活动和传统节目。

 

 

高二英语戏剧大赛反思

高二备课组 梁榕榕

 

每年一届的英语戏剧节终于在4月底落下帷幕。这是我们英语科组、备课组的重头戏,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要找剧本,找演员,排练,租借服装,最后浓墨重彩登台演出,这个中滋味可能只有经历过的老师才能真切体会。还记得有一年戏剧节结束后,一名资深班主任对我们英语老师说:“五个女人撑起一台戏,牛”(本备课组为5名娘子军)

今年高二英语戏剧节与421日晚举行,历时三个多小时,10个班的同学轮番上场,既有经典剧目,也有自编创新,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学生演不到。

当晚会结束,舞台灯光熄灭,音乐停止时,我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换来学生们的成长,自信的提升,文化的熏陶,很值很值。

活动过后,引发更多的反思,如何能使活动更完美,表演更突出呢?我做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1、注意戏剧节的宣传,营造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这可以和团委、学生会做好沟通,在节前进行大量的宣传和鼓动,学生动起来比老师动起来管用得多。

2、剧本的打磨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虽有灵感,但更多地要靠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对剧本的选择多出于个人的爱好,受所看美剧、英剧的影响为多,但多次观摩戏剧节之后,我们发现肥皂剧改编为舞台剧效果不大理想,如Friends, The Big band Theory 等情景剧其实不适合改编为舞台剧。在赛前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可指导选择故事性强些的剧本。

3、彩排走台时,提醒学生站位注意不要背台,即使是高二的学生,还是有不少学生在表演是背台。

4、注意与黄花楼礼堂的负责老师提前沟通,他们对舞台灯光、音乐的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赛前与他们进行多次的沟通,可以避免出现音乐播放不出、视频播放不了等情况。

5、戏剧节的活动,赛前、赛中、赛后都需要年级团委、学生会学生的极力配合,所以和学生的沟通非常重要。

6、活动的举行虽然累人,但我们都知道,一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既是对学生的提升,也是对老师的提升,珍惜每次的活动机会。

 

 

 

英语戏剧大赛

——十九届校团委

 

一年一度的外校英语节虽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对英语那如火般的热情却让我们难以忘怀。高中部的英语戏剧大赛里,各班精彩绝伦的演出,观众席中雷鸣似的掌声,更是把“英语的声音”推向高潮,刚完成换届的高中部十九届校团委在这初次独立协办组织的活动中,也获得了十分宝贵的活动经验。

在活动准备阶段,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组织召开了部长会议,具体安排了此次活动工作人员并强调了相关事宜。为了使本次英语戏剧节顺利地开展,宣传部积极地绘制了本次活动精美的宣传海报,也制作了节目单及老师、外教的邀请函。而文娱部也在课余的时间里,收集并整理各班上交的ppt,音乐,在比赛前为了使各班的节目能精彩地呈现便组织了比赛的彩排。为了提高节目质量以及整场晚会的效果,我们和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及每个班级的英语戏剧负责人开了多次的小会议。在老师的帮助和各个部门的配合下,前期准备阶段能较顺利地进行。

在活动晚会期间,黄华楼礼堂上演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秘书部高效地完成了计分任务,保证了奖项的顺利颁布。三个小时精彩的比赛落下帷幕,也意味着我们两周多的忙碌画上句号。欢庆活动圆满结束的同时,也反思了我们初次组织活动的不足。文娱部在多媒体控制上略有不熟,在播放视频的环节出现了小“插曲”,但好在一切都在控制当中,没有出现较大失误。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也总结了很多办活动的经验,为以后顺利开展活动做保证。充分地准备、有效地沟通,考虑周全、留意细节、彼此理解、相互配合、认真完成,这些都是我们所总结的活动成功的关键要点。

外校向来以活动育人作为教学理念,而此次英语戏剧节也正是这一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当然,最难能可贵的不只是活动开展的本身,而是同学们对于英语及戏剧热爱的那份真挚。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十九届校团委会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经验,为Eser开辟展现自己的途径,为Eser提供更精彩的舞台!

 

 

戏剧心得感想

高一 李辰曦

 

想想真是非常幸运,无意间的选择和辛勤的付出带给了我们班一个极大的惊喜——英语戏剧一等奖第一名。英语戏剧节给了我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我们醉身其中,聆听音乐的律动,感受表演的魅力 ,体验交流的真切。

莎士比亚曾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信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确实如此,我们班表演的莎翁的《第十二夜》,就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

回想当初戏剧的准备过程,我们都所获甚多。经过反复的修改剧本,使我们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排练,相互指导学习。从选剧本,分角色,背台词,排练,到最后的表演,我们的感受已经超越了戏剧本身,更多的享受着团队配合的默契。我们班虽然是最晚确定下剧本的,但我们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了选角,配乐,服装道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无不体现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学间默契的配合,相互的理解,共同的努力最终塑造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我们的表演称不上完美,相比之下,还是有许多的不足。PPT的切换与灯光效果,配乐的衔接还可以更加的流畅。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够充足,否则我们的表演一定更加的精彩。

 

 

英语戏剧有感

高一 黎晶晶

 

本来心中满满的都是话,但真要下笔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从开始筹备到落下帷幕的那一刻,所有的所有只化为长长呼出的一口气。

最初,英语老师告知我英语节需要排练一个戏剧,当时感觉是比较仓促和唐突。又逢月考周,拖到下一周又没有时间,剧本还一点影子都没有,各方人员之间的协调有急不得……总之,几次都逼得我想跳楼。

后来冷静了一下,我去请教了几位前辈,给出的意见大概是自己写剧本或者是改编,因为现成的剧本大多不适合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提案被提出,又被否决,甚至我已经翻译好的剧本也被毫不留情地打回来。老师要求逼格高,有内涵,又好笑又感动;作为观众,同学们要求简单易懂,搞笑热闹……等我把这一大堆自相矛盾的要求综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I ROBOT》。这个剧本讲述了在未来,一个理工男给抚摸介绍自己的机器人女友的故事,前面闹剧不断,后面感情戏骗眼泪(貌似并没有骗到),题材够新颖,逼格够高,算是满足了要求。这原本是开心麻花的一个小品,我连中文剧本都找不到,更别说英文版本了,于是又是好几个小时的听译,改编,删减,再马上发给几位演员。好在四位主演都很给力,不是抄写下来就是打印,女一号甚至已经背好了台词,省下很多时间。最初咨询同学们一件事,就有超过半数的人报名,演员的取舍成了非常困难的问题,搞不好就四处得罪人。原本打算大量塞人的我,考虑到时长,角色的精致程度,舞台的展现效果,所以不得不减少人数啦。超级感谢大家的体谅,友谊的小船没有说翻就翻。

总之,打打闹闹,排练总算是提上正轨。每个晚自习之后,排练教室里的灯光都会亮到1040,甚至更晚。刚开始我还担心会不会到不齐人,每天都很紧张的问大家有没有时间啊要去排练啊……他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没时间也要挤时间啊!好吧好吧怪我咯……真正去排练的时候,才会发现,事情还多得很:站位,动作,情感和余艳德表达,道具,场景衔接……一堆的细节要抠。幸好几位主演都很有经验也很配合,这种团结协作互相有爱的感觉超级妙!

对于我们这个包揽了六个奖项的剧(嘿嘿嘿),我有好几点很自豪的地方:

1、插入歌舞。这个剧几乎算是半个歌舞剧,一共十二分钟,歌舞就有三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珠。我们的男配兼副导演心力交瘁,自己一大堆事情要处理,还挤出时间来给大家排练舞蹈,监督音乐剪辑,真是帅得全身通透。

2、简明易懂,表达流畅。我自己以前看高一学长学姐们表演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清,听不懂,这也是我们很看重的问题之一。一大串一大串带着各种高级单词的句子砸下来,又听不清楚,真的很尴尬。因此我在翻译时,就极尽所能地去通俗化,简单化,演员们说话时第一反应就是观众们听不听得清楚,“慢点慢点”“咬字再清晰一点再美丽一点”……最后谢幕时,我最自豪的地方就是我们教历史的班主任都听懂了!

3、没有空白。很多的舞台剧,在一方说话的时候,别的地方的演员总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干什么好。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改良,舞台上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因为,对于角色来说,这不是戏剧,而是他们的生活。(好非好中二哦)

4、每一个人都极尽所能,没有人因为自己是配角就消极对待,大家都很棒很棒。

5、经费少,这是我最自豪的地方!我左删减右删减,把经费压在了100RMB之内,总共花费为两件衣服,一个纸箱子,一条丢失了的医务室的毛巾。

感觉一直这么得瑟不太好,所以说果然还是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大概就是演员们的台词应该再磨练一下,语音语调不够好,男一号甚至还忘词了(提出严厉批评)。道具要提前准备好,要设置很多很多的后备方案,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些。

总的来说,经过这次活动,收获最多的就是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再次坚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原来大家一起努力,真的就可以做得很棒。

 

 

舞台前后的那些事

高二薛峤

 

当初决定组织表演《Flirting Scholar》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想过,“最佳导演”的称号会落在我的头上。

我很内向。自初一到现在,除合唱比赛等集体活动,我一直离黄华楼舞台很远。我认为自己是个很缺乏领导能力的人,因为我朋友不多,也不懂怎么组织一大群人做一件事。况高一时亲眼看见济公导演的《明日边缘》,每个人演技都相当一流,这部剧还得了第一,我深感自己无法超越他的导演水平。

在外校丰富的活动面前,我算是个白痴,可我也得承认我却是渴望上台演一演。这还要感谢饰演秋香的Ruby,是她在寒假的时候告诉我:“建一个微信群吧。”还一步一步指导我怎么动员大家参与表演,尽管到表演前三周这个群一直只有我们两个人说话。

敲定《Flirting Scholar》前,我downloadN多个剧本,其中包括一开始我最喜欢的搞笑版《荆轲刺秦王》。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庆幸,要是当时没听大家的话,我们也许会和六班撞剧。

Flirting Scholar》的剧本是从原电影台词直接翻译而来的,长得吓人,且人物颇多。一个周末的时间,我和Ruby还有林钊锋前前后后仔细审查修改了三遍,加上后来刘作栋删去一个多余的scene,才把时间缩到了后来的二十分钟左右。

选演员也是煎熬。原剧中有个很重要的角色叫如花,必须找一个男生扮女装。几经辗转,我终于说服强尼来演这一角色。起初他是犹豫的,感觉反串“很丢人”。但在后来的每一次排练中,他反复揣摩自己角色的感情气质,自己琢磨出一套演法,最后完全可以融入这一角色,在台上也终于把“decent”这个词念准了。

有几个演员最初看到台词时“眼泪掉下来”:“为什么我的那么长那么难?”“能不能删掉这些?”我告诉其中几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删改,但是要改得好。令我没想到的是,饰演“惨人”的卷卷虽然不是主角,但私自“斗惨”的台词改成了一段正宗的Rap,发音漂亮而且很酷炫很有范,把对唐伯虎的鄙夷表现得淋漓尽致。排练过程中大家再累也会因为他的Rap大笑一番。我真心觉得我可以不拿最佳导演奖,但卷卷不拿最佳配角,就很不靠谱了。

浩哥是个很害羞的男生,平时讲话爱捂着嘴巴,但他英语发音不错。我让他当旁白,希望借这个机会让他上台锻炼锻炼。令我欣慰的是,浩哥自己写好了旁白的台词,吸取了很多人的意见,反复练习,还克服了自己困难,敢大声朗读了。

看到很多人的变化,我不禁感慨道:大家都在努力成长。

这出规模庞大的古装剧也带来了一个大麻烦:服装和道具。

考虑到出去租衣服又麻烦又贵,我们决定网购服装。于是大家只好厚着脸皮腾出好多节晚自习借老师账号买衣服和道具。游离于网店上呈现的一派花花绿绿、千奇百怪的景象间,我们最终敲定了一些便宜且还过得去的衣服和道具。英语老师Vivian告诉我,因为收快递她每天都要去后门看一眼,连送快递的人都认识她了,每天都说“怎么是你?”“怎么又是你?”。虽然有点尴尬,但最终的舞台效果还是非常具有观赏性。后来在后台聊天时其他班的人感叹道:“你们花的钱挺少,我们租衣服的钱好贵!”

因为有武打戏,剑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毕祺琨只第一幕出现一下,他还是向我提议:“何不用Starwars里面的发光剑?”这就有了后来我和Fashion及刘作栋挥舞光剑打斗的融科幻与古典为一体的酷炫场面,虽然我的那把在台上光荣牺牲。

当然为了省道具,在祝枝山跳水找如花的那一幕,我没买蓝布当水,而是叫林钊锋和强尼直接跳下舞台(兴许是当时我受了点百老汇自由的舞台形式的影响)。他们答应了,还在彩排时亲身试验。事后我非常的后悔,担心他们表演时没跳对摔坏脚。

班长Fashion更像是个导演。他认为英语戏剧应回到戏剧本身,要学习原电影,但我认为应该有创新,要加入潮流元素。最终他到网上找资源下到了原电影,截下音效,才有了后面表演的效果。在后台候场时看到八班唱《Uptown Funk》的那一刻我松了口气,幸好当时没用这首歌作四大才子登场音乐,而是听了Fashion的意见用原声。

经历这些,我深深体会到网络带来的便捷,也第一次发现群策群力原来可以这么欢乐。

最后排练阶段,我很心塞。一班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已经排练了无数遍,每个人都熟练得不得了,听到这话我直冒汗。

我们的演员很多都没背熟自己台词,因为经常修改细节。大课间排练时间,有几个女生还“宅”在教室写着作业,毕竟是重点班,大家心目中学习是老大。这样一来,排练次数很少,排练时间一拖再拖,每次都只能过一两幕。眼看期中考和表演的日子渐近,我真是很头疼。

但事情还是有了转机:先是大家越来越积极了,接着杨亮老师肯借我们教室排练。

由于我自己舞台经验欠缺,我不懂如何把握我要演的华夫人这一角色:棒打鸳鸯,是严肃,是凶,还是搞笑?加上我性格比较温和,每次排练演骂人戏时我都骂不出口,或骂得不够凶,亦或是一开口就笑场,因此我也被其他几个女生说过好几次,姚同学还说:“是不是要我骂你几句你才骂得出来?”这也是我很不像导演的原因之一。为了演好华夫人,表演那天我从早上开始憋笑,开始不想开心事,最后上台前我已完全“冷却”下来,终于没在台上笑场。这次演出,我终于略懂如何张弛有度地控制自己情绪。

表演前仅有的几次机会,所有人都尽力珍惜。在我不懂怎么编排演员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四大才子在第一幕自己编排好了令全场捧腹的走秀动作;强尼在才子的一句“Pretty women!”后加了个飞速蹦跳横过舞台的动作并大叫“Look at me! Look at me!”;“斗惨”的那一幕不仅刘作栋和卷卷惨状十足,就连几个演死人的跑龙套也卖力表现出死状;吟诗一幕,刘作栋和Ruby一唱一和,用英语呈现中华诗词魅力;打斗戏中,我、Fashion和刘作栋“三剑客”反复揣摩每一动作;选完新娘,刘作栋长跪地上,满腔痛苦;谢幕时,有人提议一男一女组一队,一组一组登场,我们戏称其为“集体婚礼”。几乎每一角色的动作神情都是每一个演员自己设计的。

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演,但在这出戏里,每一位演员都是最优秀的导演。

“斗惨”那一幕需要我们借推车或三轮车拖死人出场,本来几天前就能完成的事却拖到表演前才处理好,这也是我作为导演的失职。但幸运的是,在辗转医务室操场多地无果后,我们终于从饭堂厨师那借来一辆拖车。

我们是第八个节目,可我只完整看完二班和一班的节目,中间一直在后台,错过了好多班的精彩表演。

虽然有点可惜,但最后看到我们的人走上台的那一刻,我的心顿时舒展开来。也许我们不是最好,但这是最后一次,真的,最后一次上台,过了这次,大家都要忙水平测,然后就是保送、高考,再没有什么活动了。在那以前,不论如何,和最可爱的同学一起给高中画布上最后一处可上色的空白留下印记,值。

表演过程中也有不少令我心塞的地方:幻灯片没及时切换,声音没跟上,scene的衔接过程太长……不知道评委看法如何的我在心底也暗暗给自己班的表演扣了不少细节分。尽管如此,听到台下爆发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我还是舒坦了些,看来效果还行。

颁奖那一刻,高二九班的名字跟在了“The best of the best”后面,我希望自己叫得比任何人都大声;我的名字紧接在“最佳导演”后,我惊讶了。真的,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表演,我只是因为去年济公的作品太优秀,想把这个班的戏剧接好一点;我只是看到原来二班和原来一班的一些同学玩不到一起,想给大家一个机会好好合作;我只是想多参加点活动,改变大家对我的印象;我只是想抓住一个机会认识这个班的人,认识我自己。

Vivian在看完我们彩排后感慨道:青春真美好。我们每一位演员都像《Flirting Scholar》里的角色,年轻、疯狂、精彩。少年时光就像演戏,我们也许并不能做到演戏,但它不会重来,正因为它只来那么一次,我们更要像对待演戏那样,尽情放开去演,让自己开心满意、不遗憾。

最后,我打从心底感谢九班。说实话,这个班改变了我很多。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