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记初中部青年教师主题班会课竞赛
12月22日和23日两天晚上,4302多功能课室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学生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全体初中年级主任、班主任和有志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及学生处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参加了由初中部学生处举办的“初中部青年教师主题班会课竞赛”活动。本次比赛邀请的评委老师有:魏宏英、徐迎春、卢小玲、许广平、冯艳、陈莲。赛后徐迎春老师(片指导中心主题班会课公开展示主讲老师)和魏宏英老师(片指导中心班会课设计特等奖获得者)就本次比赛的参赛师生做出了点评!
参加本次比赛的小组由各年级推荐的优秀青年教师谌华兵、吕亚威、曹林和龚婉芝率领各自班级的全体学生组成。本次初中部青年教师主题班会课竞赛以《与人交往的礼仪》和《规则与自由》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同课异构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对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展开思考与讨论,以提升班主任教育学生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水平为目的,为在场的所有人展示了一堂生动有趣、意义深刻、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
谌老师通过“一口痰吐掉的合同”这一则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与人交往的礼仪》,从礼仪的内涵与实质出发,运用分组加分的手段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活跃,运用PPT展示“第二张毕业证”这一则小故事从而让学生明白礼仪和修养的重要性,借助自己制作的纸片道具结合学生的抽题上台表演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谌老师通过这些小活动、小故事让学生明白礼仪的实质是尊重,也让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八个字:“敬人、自律、适度、真诚”!最后,谌老师发起了“礼仪许愿盒”收集活动,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礼仪的期许,收集起来并密封,全班学生约定一个时间再打开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当时自己的许诺,通过这一新奇的活动也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吕老师的班会课的开场很富有新意,通过学生的表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学礼,无以立》,并且巧妙地在课程中穿插了圣诞元素,不仅仅有评判礼仪的圣诞老人,而且还运用圣诞树将课堂装扮的十分温馨。从两人之间打电话的场景一直演变到公共场所聚餐、去老师办公室请教问题等日常行为现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天赋,而且还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自身反省。在两位小主持人的场外解说下,也让学生们明白了在任何场所做任何事都有相对应的礼仪。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表演题材取自生活、贴近现实,再加上两位小主持人从容淡定、仪态大方、阳光自信、充满正能量的主持,获得了全场嘉宾及老师的高度评价:我们学生综合素质高,表达能力强,非常了不起!
曹老师的班会课创新的运用了班级的班歌《相亲相爱》作为开场,紧接着通过学生表演的交通规则短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规则和自由》,在班会进行的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了辩论环节,正方支持“自由”更重要、反方支持“规则”更重要,辩论赛进行的如火如荼,学生们畅所欲言,将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学生们为支持正方或反方争论不休时,曹老师运用实例引导学生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学生们在曹老师的苦心引导下最终明白一个道理——“规则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规则的灵魂,规则和自由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
龚老师引用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作为开场,给学生们分享身边的实例--假期出行,由于个别司机不遵守交通从而导致堵车,从而导出班会课主题《让规则守护自由》。学生结合班级实例,自导自演的短剧《我的权力,我的自由》令人深省,也让在座的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龚老师还通过一则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所做实验的故事引发了在场学生们激烈的辩论。运用“违规行为大搜索”活动让学生们反省自身,通过行为反思活动让学生们在分享故事的同时一起反思,让学生们在寻找关于规则和自由的名言警句的过程中使规则入住自己的内心。最后,通过回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词让学生们明白了:“理所当然,不存在为所欲为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就是没有自由!”。
课后,徐迎春老师和魏宏英老师就四位参赛老师的班会课分别做出了点评。
徐老师说:“谌老师和吕老师的班会课主题鲜明、紧扣主题、活动丰富。谌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关系轻松愉悦,师生关系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中的分组加分环节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课程内容稍显过多,如果能够稍微消减一点课堂内容,并把学生的表演和知识竞赛放在前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放在后边进行就会更加完美!吕老师的班会课准备充分、课下用了很多心思。主持班会的学生从容、大方、自信。班会课涉及面广,学生学习效果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学生在分享故事时班主任的参与过少。”
魏老师说:“初一是给孩子们“立规矩”的时间段,龚老师把握得很好,龚老师称呼学生们为“我的孩子”,由此可见龚老师对待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们一样,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曹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很好,设计的课堂环节也是丝丝入扣。在课堂上虽然要多锻炼学生,但老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在学生辩论的时候,老师要在最后给学生一个老师的观点或点评。”
初中部学生处冯主任也对本次班会课给予点评:我们的教育活动既要做到有意义,更要做到有意思。德育的过程通常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都偏向于“知”,就是思想、观念的灌输。真正的德育需要在情感上让学生去体验、理解、感受和训练,以达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从这次主题班会竞赛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老师的班会课也有专家水平的,嘉宾点评真诚热心,恰到好处,也是专家级的,我们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令人赞叹不已!
赛后所有嘉宾对本次比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老师赛后意犹未尽,赞叹道:“我们学校的主题班会课也是专家级的水平!”愿我们学校的教师:“一生不做教书匠,只做灵魂工程师!”
附:主题班会课竞赛结果
一等奖:吕亚威、龚婉芝
二等奖: 曹 林、谌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