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中学历史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记录

文字:供稿:中学历史组图片:时间:2014-07-02点击数:1248

 

 

本学期在教学处的指导下,历史组继续坚持 “以生为本、高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全力参与“生本”改革进程。

以“生本”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狠抓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实施精致教育管理为核心,坚持求真务实、继承中创新的工作思路与原则,加强教学研究的实用性、教学指导的实效性、教学监控的严密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的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心设计和开展(教学处教研常态活动)的同一备课组的“同课异构课”教研活动。

以下是历史组本次活动全记录……

 

 

    ■制定方案 有序进行

   本次教研活动依照教学处的安排(初三、高三不参与),本组按照初高中交叉进行。提前一周选课题上报教研组和教学处。在同一备课组内,进行研讨和组织上课。宗旨:生本和高效。

 

表:同课异构时间安排表

教师安排

课          题

时    间

龙  登

伟大的历史转折

3月18日周二

王晨晖

伟大的历史转折

3月19日周三

金  山

月考试卷讲评

3月25日周二

王茂盛

月考试卷讲评

3月27日周四

吴瑞珍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月1号周二

谢双愚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月1号周二

李  露

经济重心的南移

4月9日周三

刘  强

经济重心的南移

4月10日周三

   

     ■精心打造 精彩纷呈

近来,历史组的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学科素养,同时寻找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孜孜不倦探索、研讨、学习。他们谦虚好学,赋予激情。老师在学生中口碑极好。在历史学科“生本课堂模式”探索中,走在前列,且成绩很好。

整节课堂的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大,教师的小结画龙点睛,高效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发展了智力。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本历史课堂快乐,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历史课堂的评价体系;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组内教师对评价方案进行讨论、完善,我们组尝试采用4各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一节课:学生学习、教师教案、课程性质、课堂文化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继续开展历史“生本教学”模式探索。

每节公开课后,上课教师“叙说方案”,同组老师就听课做出评价。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贵在研讨 实时总结和反思

历史组“同课异构”活动的经验总结。本组教师严格遵照外校生本教学观念开展教学。每个授课的教师都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采用生本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 引导者、合作者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精炼语言的引导,学生彷如身临其境积极思索;教师再将课程内容分层次递进设计问题,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得出答案,然后学生代表归纳结论进行发言。学生在关注史实的同时,理解、消化知识并为己所用的延展和升华知识。这是历史课堂的闪光之点。作为本组旁听教师,在相互借鉴中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对历史生本课堂教学有新的体会。课后,我们仍在思索这样的一些问题:课堂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教师要具有怎样的知识储备?……

   

     ■教研示范 已见成果

 2014411日,周五下午“白云区同课异构历史课活动”在广外外校初一年级开展,我校初中历史教师李露和广雅实验蔡丽梅两位老师参加本次活动。教授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地点为4栋2楼初一A,B班教室。李露老师精彩生动的一堂历史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外外校一直以来在更新教学观念的要求下开展生本教学,本次课程李老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采用生本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 

李露老师精确、美观的课件也是课堂的一大亮点。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运用第一手资料,采用当时图画和遗物遗迹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课堂知识,用简易的文字资料、生动的历史图片、鲜活的历史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的整个教学设计和思路条理清晰、简洁明了。整个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精炼语言的引导下学生彷如身临其境积极思索;教师再将课程内容分层次递进设计问题,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得出答案,然后学生代表归纳结论进行发言。学生在关注史实的同时,理解、消化知识并为己所用的延展和升华知识。这是本节历史课堂的闪光之点。 

作为旁听教师,聆听本节课使我受益匪浅,我对历史生本课堂教学有新的体会。我相信很多远道而来听课的各校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仍然在思索这样的一些问题:课堂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教师要具有怎样的知识储备?…… 

历史正在努力前行,建设一支“合格到优良”的历史之师。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