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简单任务”之圣功
按:“简单任务”,在同学们眼中,就是“变形记”的雅称,换一种好听的说法吧。2014年5月28日~6月3日,五(2)班刚满11周岁的钟一鸣同学参加了校电视台策划的第三期“简单任务”的体验活动——到安徽省定远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始了为其一周的体验农村生活和完成学校慈善工作的“简单任务”。
返校后,近两周多的时间了,钟一鸣同学依然顽性十足,小错不断。但明显责任心增强了许多,关心班集体、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班级小岗位尽职尽责。这些许的变化难道是“简单任务”的圣功,我拨通了一鸣妈妈的电话,让他与儿子来一段对话,并笔录下来:
妈妈:为什么愿意参加“简单任务”?
儿子:有三个原因:一是可以通过活动帮助贫困山区的人;二是可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三是让我心中的“好奇小怪物”吃饱。
妈妈:学校给你的“简单任务”包括什么内容?
儿子:一是体验农村生活,比如说插秧、翻地、拔草等,要寄宿在受助家庭家里,与他一起吃、一起睡;二是要完成学校的慈善工作,将捐款分成四份,一份去县城购买电脑送给学校,一份资助计海胜(受助人),一份资助另外一个贫困生苗苗,一份购买六一节礼物给卜店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
妈妈:到达小山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儿子:穷!落后!但是空气清新,保留着大自然原有的气息。屋前屋后都很大,没有城市里到处高楼大厦的压抑感。
妈妈:整个任务,对于你来说,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儿子:翻地,很累,要拿着一根长长的铁锹,拼命的插、踩、起、翻,遇到很硬的土时,还得使十二分力,从下午四点翻到晚上十点,我没有放弃,才完成任务。
妈妈:在这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儿子:带计海胜去县城看病。这是计海胜第一次住宾馆,我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钱请了他吃了一顿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一顿饭,但吃这顿饭的钱竟可以抵他三个月的生活费,给我的感触很深,原来我的物质生活是这样的丰富。
妈妈: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儿子:我将学校大队部给卜店学校五年级学生买礼物的500元放在小背包里,但没有保管好被偷了,计海胜爸爸知道了,将他们家的“家底”都掏出了给我,那是用一层一层的红布包起来的一大沓钱,我以为很多钱,但当布打开后,才发现是一张张淡绿色的纸币(一元)堆积起来的,一数,才只有300多元。他爸爸郑重地将他家的“家底”给了我为学生买礼物。我为自己疏忽大意没有保管好钱的行为深深忏悔,为计海胜爸爸的义举而感动。
妈妈:对完成整个任务,你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怎么样?
儿子:“bad”!但我能坚持下来,基本及格吧。
妈妈:通过这次“简单任务”,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儿子:一是收获到一份友谊,我带计海胜去看病,请他吃饭。而他,就因为我无意中提到想吃鸡,他就将家里舍不得吃的鸡杀了给我吃,又和我一起去钓虾改善生活;二是亲身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不容易,他们的勤劳、淳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是感受到我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我要珍惜生活,要懂得感恩,要好好学习,回报身边的人。
妈妈:任务完成了,你回学校了,你还有什么愿望吗?
儿子:我希望计海胜同学能来我们学校,与我在一起学习、生活,我要把他照顾好,让他讲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班的同学受到启发,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