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一堂历史“生本优质竞赛课”

——中学部“生本优质课教学竞赛”系列报道三

文字:供稿:中学历史组图片:时间:2013-12-24点击数:1342

 

学期内的规定(教学处教研常态活动)的“中学部优质课”大评比,如期进行。如往常一般,历史组集全组力量进行打造。经历一下过程,每个过程精心设计与集中全组智慧达到课堂最优化。

 

 

■挑选课堂执行者

近来,历史组的老师偏向老年化,初中老师中我们有两位年轻且很有“潜质”老师,李露和龙登老师。他们谦虚好学,赋予激情。老师和学生中口碑极好。在历史学科“生本课堂模式”探索中,走在前列,且成绩很好。

李露老师去年参加“中学部优质课”大评比,荣获“二等奖”的第一名。今年,经过组内甄选出龙登老师代表历史组展示“生本课”大比拼。

 

 

■选课和好的历史课标准

根据进度,选择初二历史18课《大决战》,是个叙述“战争”的事件比较难上的课题。召开会议打造开始。

简要达成:本课知识框架和做好几个指标。生本以生为本:做到。

1、教学目标最优化

2、教学形式趣味化

3、教学内容生活化

4、教学方法灵活化

课堂教学同样要谋篇布局,因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功能和结构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课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群策群力,深入“预演课堂”提出建议

一开始,我们选择2节课作为预演,找到问题,提出建议。全组老师参与预演课的听课,而后通过“各自”解读,提供有效建议。后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后作出这个课堂的每个环节的细化。(12月8日晚,最后定稿会议)历史组部分成员参加。最终设计出最优化的设计。

 

■课堂呈现 精彩纷呈

在优质课的展示中,精彩纷呈,有学生分组研讨;有学生上台讲解;有学生提出疑问;有老师细心解答。……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学模式。

 

■课后反思和组内总结

本次参加学校优质课比赛,在备课上课的经历中受益匪浅。进行生本课堂教学对我来说已不陌生,但仍然是个巨大挑战。通过对生本概念的不断理解过程,我对历史课堂教学教法有新的体会。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一切教育创新的根本,没有新理念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课堂教学也不会收到好效果。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1.对教材的认知2.对师生角色的认知3.对课堂教学的认知。因此本次课程我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采用生本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用新思维、新方法,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传统教育中师长的角色变为与学生平等探讨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教育民主与生本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用历史视频导入,学生彷如身临其境;然后将学习内容分层次递进设计问题,同时给出通过教师精选的历史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得出答案,然后小组代表归纳结论做小组发言。小组发言后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学生在关注史实的同时,理解、消化知识并为己所用的延展和升华知识。这是本次课堂教学的有益之处。

其次,在课件制作上我也有一些有益的收获。优质课的课件是本组教师群策群力下的成果,在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中我找到一条适合初中学生的课件制作途径。历史多媒体教学要注重第一手资料及其真实性,采用当时拍摄的胶片、录影带和书籍能给人振奋。教学设计的思路是整个课件制作的灵魂。它确定课件的结构、事件先后顺序、详略适当等教学问题。课件要有条理、脉络简洁明了,用简易的文字资料、生动的历史图片、鲜活的历史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通过本次竞赛课我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历程倍感压力和责任,督促我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课堂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教师要具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包括与课堂相关的历史专业知识;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困惑围绕着我,为我提供更广阔的进步空间,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付出行动,超越自我。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