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选登——平凡的一天
6:40-7:00AM 起床
六点四十分,大概六点四十分的时候就要起床了。总觉得生活老师敲门的时间有意提前了十分钟,天还蒙蒙亮,大伙儿就要与周公道别了。广州的冬天没有暖气,哪怕是醒来了,踢开被子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宿舍里自然有不肯起床的顽固分子,但这对于生活老师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宿舍的广播会开始播放歌曲,他们不得不起床。这些歌曲来自于学生录制的CD,众口难调,总会有些人觉得今天播的歌曲逆天般的难听。而当遇到好一阵子没有人送上新的CD的时候,再好听的歌曲也会变成洗脑歌。
当然,个别歌曲例外,郑钧的《赤裸裸》一直是广大男同胞们最喜爱的曲目。每当在睡梦中隐约听到歌曲开头那销魂的口琴前奏,一阵暖流心头涌,大家总会醒得更加利索,然后在刷牙的时候不厌其烦地讨论一下这首歌有多么内涵。就在大家少有的公认某一首歌具有相当的“普世性”时,在一次大规模的全楼大合唱之后,这首歌被和谐了。当然,这也就是一首歌的问题而已,它并不影响上午播放歌曲对大家起床的促进影响。若是遇到好听的歌曲,大家哼着哼着也就精神了,随后四肢也就活动开了。若是遇到不好听的歌曲,大家也可以在洗漱的同时七嘴八舌一下,像专业个乐评人一样,从曲调、歌词各个角度对这首歌做一番批评。一边唠叨一边为新的一天做准备,打扫打扫宿舍,不清醒都不行。
你好,新的一天,平凡的一天,在广外外校的一天。
7:00-7:45AM 晨跑与早餐
冬天大家需要晨跑,这是很多同学相当讨厌的项目。大家以班为单位,绕着教学区跑一圈,跑完以后太阳也升起来了,认真想一想就感觉像是大伙儿在召唤太阳升起似的。为了防止有人抄小道,跑步的路径隔一段就有安插一个值周班人员。为了防止值周版人员和抄小道的人关系特好,学生会的人一个学期下来要负责监督值周班的工作。为了防止学生会的人和值周班的人关系特好——目前还没有防止这类情况的机制。总之,这两种人群是不用跑步的,他们要做的只是站在固定的位置,看着一个个班队跑过。队伍里自然有管理人员认识的朋友,跑过的时候打一声招呼,开一个玩笑,班队一阵哄笑,又是一个良好的提神方式。
跑步结束,大家有种想回宿舍洗完澡享受回笼觉的冲动。但也就是想想而已,这一天才刚刚开始呐。对我来说,吃不吃早餐总是一个纠结的问题。刚起床时,饥饿感还没有被唤醒,感觉味蕾还在睡觉。倘若不吃的话,上课犯困开小差在所难免。
还是吃点什么吧。我不爱吃甜点,今天有荷包蛋,这是我最爱的早餐。鸡蛋上的酱油有着神奇的唤醒作用,舌尖一碰,胃口立刻就来了。很多学生讨厌跑步的原因是因为这让他们不能第一时间享受食堂里最好吃的食物。先到先得,早一点到饭堂的,肚子一饿起来谁还会只拿一个荷包蛋啊?真是有所得有所失,站在值周岗位的学生不用跑步,但也不太可能吃荷包蛋了。
7:50-10:10AM 上午前三节课
第一节课在上午的七点五十分开始。上午有五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除了第三节课,每节课课后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
三门主课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数学课,其次是语文,英文最末。据我了解,我这样的排名会被很多人归为异类,数学往往是最让大家头疼,最让人提不起兴趣的科目。班里的数学积极分子最讨人厌的地方就是他们给老师的讲课进度提速了,老师的问题一丢出来就能收到这帮人的反馈。这样的事情我没少干,有时候还回答错了。时不时能听见身边某个同学在小声说道:“顶,距系度讲哽咩嘢啊?”语文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老师点评作文了,有时候老师读了一篇挺幽默的作文,全班都会齐声欢笑。当然,分析阅读又是一个比较沉闷的部分,作者的意图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不过这部分再怎么样也没有解方程来的伤脑筋吧?英文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科目,语法里头有太多特例,太多不规则的东西了。我到时很好奇为什么班里总有人能把这些东西弄得一清二楚。那种好奇感恐怕和那位在数学课上说“顶,距系度讲哽咩嘢啊”的同学的感受是一样的。语文和英语有时还会布置背诵的作业,这时同学们都会皱着眉头“啊”的一声惨叫。但很多人心里也清楚,再怎么“啊”这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么做不为抗议,只是想单纯发泄一下。
尽管数学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但我还是在这节课里开了小差。一时想想午饭会有啥好吃的,一时想想放假了干啥好,一时干脆进入思维的虚空状态,发一次特别纯粹的呆。今天运气好,老师没发现我走神了,因为有同学在睡懒觉。
四十分钟的课下来,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真是尤为宝贵。男生掏出藏着的手机看看NBA的文字直播,其实不少人上课的时候就在关心这些国际大事了,只不过下课的时间可以给大家一个公开兴奋的环境。女生三五成群,开始了短暂的茶话会。当然,男女生的界线并不是很明显,短暂的十分钟,也是许多男孩子搭讪的好机会。帮大家打个水,献献殷勤总是老土却又中规中矩的开始。已经在一起的小情侣们,则可以在一起聊聊天,动作收敛一点,注意一下可能突然出现的老师,这十分钟就会变得既安全又不失甜蜜。
10:10-10:40AM 课间操
第三节课课后的休息时间有足足半个小时,但课间操占掉了大半时间。课间操可真是一个扫兴的东西啊,对于好动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好动当然不是动一动就可以的了,拥有随便动来动去的自由才能让人满意。比如去球场打打篮球,故意拨拨女生的马尾辫,或者吊在课室门梁上幻想扣篮的感觉。相比之下,课间操真是死板多了。
当然,这不意味着做课间操一点趣味都没有。除去领操员,在大家都在瞎晃的时候,若能有哪位同学能从头到尾用最标准的姿势完成整套动作,那无疑是要成为众人的焦点了。我总是觉得认真做操的朋友的思维一定处于另外一个世界中,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呀?啊,课间操的动作真是设计得难看死了。
有些时候某些年级会特别倒霉的在做完课间操以后被年级主任要求集中训话,本来三十分钟的课间活动已经给课间操打了个七五折,这么一训话,解散后随便散散步也就准备要上课了。还好,今天没啥大事,正常解散,皆大欢喜。
接下来才是这个长课间休息的精华部分,大家有约二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一般来说,大家会三五成群的踢踢毽子,或者打打乒乓球。当然,那些对运动特别狂热的同学必须在篮球场上争分夺秒。几回合下来,一身臭汗,冬天也不例外。如果不是特别想活动筋骨的话,呆在课室里,站在阳台上八卦一会儿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家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唧唧歪歪的啰嗦一通,时不时还会有其他班的人过来交流一下咨询,一派生机勃勃。别忘了课间餐,这是茶话会的良好伴侣。我们这年纪的人,用长辈们的话说,就是处于长身体的时候。长身体少不了蛋白质,班里不少了肉食爱好者。所以倘若课间餐有香肠的话,大家解散后奔回课室的速度会有加成,对课间餐特别狂热的班级还会发展出“职业抢包联盟”。
对于拥有暗恋对象的男生们,这二十分钟又是一次宝贵的表现机会!帮人家打水自然不在话下,更何况这样的活儿男闺蜜也能做得了,所以必须更上一层楼。比如分析一下上节课小纸条里有什么涵义,这必须比做阅读理解还透彻才行。又或者,直接上前勇敢地去聊天吧,争取直接博得对方的好感。又又或者,直接上去表白吧!凭什么?就凭刚才人家冲自己笑了!
最后还有一群人,他们在课间用最大的风险获得最大的乐趣,他们聚集在讲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课间电子竞技的项目不多,《拳皇2001》以及《血腥大地》是最受欢迎的两项。不要以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就不会在这段时间铤而走险,他们打起游戏来一点都不含糊。关于游戏,大家不一定要上前操作,光是在一旁围观一下就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当然,这个课间活动的亮点并不在于某人发出了多少连击,或者谁谁又创下了新的班级记录。当班主任或者下一节课的老师悄无声息的走到课室门口,一副对比度强烈的画面出现了。一方悄无声息,一方激战正酣。讲台下的同学静观其变的居多,偶尔有热心群众给讲台上的同学发送提示。当然,对于沉浸在20HITS的惊奇中的观众们来说,哪有那么多剩余的注意力。最后老师轻轻一咳,仿佛在讲台上点着了炸药,人群以最快的速度四散开来。游戏玩家要负责退出程序,若是突然遇到电脑卡顿,面对门口的老师在步步紧逼,脸皮一定要像包子一样厚才行。最后老师已经走到自己的身边,那就要自动切换成死猪怕开水烫的模式,淡定的退出程序。讲台下的人早已笑得前俯后仰了,随着老师的目光警告渐渐沉默,大伙进入第四节课。
10:40AM-12:10PM 上午后两节课
今天的课安排得还挺均匀的,上午并没有全部都是语数英,第四节课是副科。这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上课看电影的概率增加了。有时候课堂效率还不错,加上全班同学撒娇卖萌,副科老师会心软的给大家播放一部电影。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一部电影怎样也得有一个半小时,这就意味着一旦老师同意看电影了,那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看。配上之前储备好的课间餐,这四十分钟简直是享受。一个班的人在一起,个人观影的情绪也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遇上特别好的动作片或者喜剧片,班里一阵狂笑或者乱叫是少不了的。今天是平凡的一天,大伙照常上课,毕竟是学校嘛,总不能天天上课看电影。
最后一节课是许多吃货最为关心的课,老师的拖堂与否直接影响了他们是否可以在饭堂拿两个鸡腿。很不幸,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数学课,这是问题最多的课,这是最花时间的课。早知道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课,按道理说大家应是自动打消早早去饭堂的念头了。然而不少人心中还是抱着一些希望的,也许今天专心一点,思维反应快一点,那就可以早点下课了!因此,之前在数学课上保持沉默的同学,也会有抢答的时候。
课堂的最后十分钟往往是最牵动人心的,大家的目光在黑板和钟表间游走。当然这也得注意时机,一旦不小心和老师对上眼了,说不定就有被提问的麻烦,万一回答不上来就更麻烦了。班里的某些数学狂热分子要是在这个时候问个刁钻的问题,肯定会惹来众多不满的目光,所以这些人也暂时进入了休眠状态,只回答不提问。
今天全班上下众志成城,老师的课讲得十分顺利,终于准时下课了。
12:10-14:10PM 午餐与午休
上午的课结束之后,赶着吃午饭的同学当然第一时间冲出门外。作为第一梯队,不必排队的他们的笑声足以让拖堂的隔壁班好生妒忌一番。第二梯队则不紧不慢,一边聊天一边走在路上,他们也许会先回宿舍休息一番,或者先去小卖部买份报纸杂志再去饭堂。第三梯队没有那么快离开课室,他们需要把长课间的游戏再好好享受一回。中午是相对安全的,老师们都去吃饭了。这段时间里,大家打游戏可以再放肆一些,还可以邀请隔壁班的玩家过来参观指导,热闹非凡。也许是可选人物多的缘故,《拳皇2001》一直是格斗游戏中的首选。有时候大家不一定要看对打,观看某个高手展示如何发出大门五郎的超必杀(真的很难的),或者如何发动多少多少连击,也是相当具有学习价值的事情。
还有一批人是要留在课室画黑板报的,他们在午饭过后就不回寝室午休了。这对于游戏爱好者们来说又是个好消息,倘若可以借画黑板报之名在课室呆上一中午,那么游戏肯定也玩够了。对于精力旺盛的青少年来说,不睡午觉和早上赖床完全是是毫无关系的两码事,上午起不来的同学,也可以在中午时精神抖擞。
第一梯队在路上的狂奔总是有回报的,学校的午饭从不让大家失望,而且还催生了不少吃货中的“专业户”,他们的膳食会主攻某个特定的菜色。比如鸡腿专业户,扇贝专业户。由于数量有限,许多第二梯队的资源会给第一梯队的人占有。学校饭堂貌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每次只给一人一个鸡腿或者一个扇贝,有时饭堂师傅还会记住某个同学的面孔,他不能再去拿第四个鸡腿/扇贝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业户”们拥有的技能当然不能局限于“狂奔”,他们还会“掩护”,也就是把第一个鸡腿/扇贝用别的菜埋起来。这样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去在另一个队伍里面拿第二个鸡腿/扇贝了。
也不知是不是饭堂师傅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天我点了一个鸡腿之后,他给了我特别多的青菜,盘子里已装不下别的了。若把那些青菜拿来盖住鸡腿的话,盘子上就会有一个小山一样颇为别扭的隆起。也罢,多吃点蔬菜吧,别蛋白质过剩了。
每个宿舍总有一个买杂志或者买报纸的同学,一人购买,全宿舍传阅。中午的阳光很好,宿舍没有窗帘,想要在这个时候入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闭目养神一下。一般来说,中午的宿舍还是很安静的,但是一旦那时候有重要赛事就不一样了。人心都在赛场了,别说睡觉了,闭一闭眼睛都困难,时不时还会有其他宿舍的人过来串门。这段时间也够生活老师忙一阵的了,要让一帮肾上腺素激增的体育迷们安静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结果就像是电影卡带了一样,老师不断地重复警告学生,学生又不断地重复掏出手机七嘴八舌,反反复复,午休的时间也过了。
今天一切如常,宿舍里头安静得很,时不时传来舍友翻看报纸的声音,倒是很有催眠的作用。一小时后又伴随着音乐广播起床,神清气爽。
14:40-16:10PM 下午两节课
中午觉起床的积极性在于下午第一节课是不是体育课。倘若不是,大家哪怕没有睡着也想赖床;倘若是的话,大家第一时间就叠好被子出门了。今天就是这样,第一首歌才播完,整层楼的男生已经出去了一大半。
体育课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好动儿们最喜欢的课,这给了他们充足的活动时间。当然,既然称之为“课”,那么任课老师自然会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在自由活动之前,带领大家做做热身运动是必须的。有时候也会教教常规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正确的运球方法,或者打排球的基本动作。一心只想去打篮球同学们自然是不耐烦的很,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乖乖做好热身,好好听课,过一阵子自己的耐心就会有所回报的。
外校的篮球场踩上去很踏实,从来不用担心会有太多沙子而导致滑到。比起高质量的地板,篮筐的状况则有点尴尬。每个打篮球的男生心里都有一个关于暴扣的白日梦。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摸到篮板已是相当吃力。篮筐够不着,篮网还是绰绰有余的。日子久下来,也就看不到太多完好无损的篮网了(当然,也有使用寿命的关系),一些篮筐也微微下垂了。大家都喜欢跳起来用手抓住篮网吊上一会儿,人一落地,听见篮筐剧烈的震动,感觉就好像完成了一次战斧式扣篮(还很有可能是罚球线起跳胯下换手侧旋三百六十度的那种),心满意足。
胡闹了一阵后,几个人便打起了三对三,每一队的成员组成几乎可以总结为:一个命中率较高的射手,一个擅长篮下蛮干的肉盾,还有一个喜欢用奇特的方式上篮的猴子。射手们总是发挥着领军的作用,带球得分的同时顺带指点一下江山; 肉盾们要干苦工,篮下抢篮板,听从射手指挥是家常便饭;猴子们总是焦点,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其动作一枝独秀,观赏价值大于防守价值;另一个原因则是在上篮后脚崴了,自然也就成为大家的照顾对象。
体育课后要静下心来听课比登天还难,对此任课老师怕也是相当无奈。冬天的课室里头十分反常的变得热气腾腾,夹杂着淡淡的汗味。一眼看过去,仿佛大家的衣服都变脏了似的。眼看快要上课了,才飞速本来几个之前还在球场上意犹未尽的同学。老师应是清楚的很,要让气氛降温的话,自己是免不了在讲台上费力一番了。
16:10-19:00PM 自由活动与晚餐
下课以后,大家自由活动,这是一天下来全班人员最分散的时候,也是情侣们最亲密的时候。趁着一时少人来往,一些情侣们会在钟楼的楼梯处坐下来卿卿我我好一下。当然,也避免不了偶尔被老师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打扰的尴尬。到头来,课室里才是最经典的恋爱场所。课室里黏糊完了,就一起去吃晚饭,在操场上散步,好不惬意。
当然,在操场上散步并不是情侣们的专利。这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地方,下午的阳光洒落,操场上一片金黄,广阔的空间能够让人忘记一切压抑的东西。走在跑道上,可以闻到塑胶的气味。一旁落满了白千层的树叶,捡起一片对折,就能闻到叶子奇特的芳香。不远处的足球场上大家挥汗如雨,还有体育老师的加入。听不清队员们的喊话内容,只能听见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校园的广播也在这时开始运作,大家并不会特别会注意到它,但是少了它的话有感觉缺了点什么。当DJ的材料山穷水尽了,广播里便会开始播放英文歌曲,有一阵子貌似还有点歌的环节,后来就只是听到歌了,可能DJ也去吃饭洗澡去了吧。
从常德尽头是学校与外界隔开的围墙,一旁有几个学生在耐心地等待。这可不仅仅是一堵墙那么简单,墙外的小卖部能够提供各种校内购买不了的外卖与零食。一墙之隔,让购买变得很不方便。卖家总不能将一份炒米粉就这样抛过去,所以他必须要拿着一个竹竿,像吊机似的与学生进行交易。学校并不允许从校外购买外卖与零食,所以时不时会有校园保安或者生活老师上前制止。这样一来,这场交易就具有一定的风险了,
这段时间也是考验各个宿舍合作能力的时候,一个宿舍不能全是先洗澡后吃饭的人,也不能全是先吃饭后洗澡的人。所以下课之前,大家最好可以互相达成共识,否则等洗澡等得不耐烦是意料中的事,要是洗澡的人还要再上个厕所,那就更让效率大打折扣了。
不要以为男生就是大粗人,不会在脑袋上抹点什么。广大男同胞只要头发稍稍有点长的,除去个别不解风情的土鳖,都喜欢用一款叫“Gatsby”的发蜡。面对镜子,难得的干起了一些指关节等级的细活,沾着发蜡的手指在头发上一捏一根刺。左看右看,确定整个脑袋的头发都有固定造型了,然后再对着镜子先把自己帅晕了六七分,最后才如同头发一样朝气蓬勃的酷酷的走出宿舍。
尽管冬季日短夜长,但有不少学生是还是在天黑来临之前就来到课室了。趁着人不多,他们有些在走廊静静的看书,有些可以用稍微大声一点的音量说点悄悄话,有些则快马加鞭赶起了今天的作业。伴随着傍晚的来临,大家可以听见鸟儿归巢的鸣叫。鸟鸣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听得见,因为有时候班里头会趁着晚自习之前播放一点流行乐曲。国粤英三语各有一席之地,周杰伦(永远听不清楚歌词)、罗志祥(有“丢到外太空去吃大便”的经典歌词哟)、陈奕迅(《十年》和《单车》简直都听烂了)、Twins(各种少女情怀)、SHE(比左边多一个人的少女情怀)、Michael Learn to Rock(就是唱《Take Me to Your Heart》的那个)、Linkin Park(《In the end》播到一半通常会被女生喊停)相继演唱。也许是在这时就养成了切歌的好习惯,不少歌曲听到一半便戛然地被切到下一首了。也许是时间紧迫吧,趁老师到来之前能听多少听多少。
这个时间段里,在外校可以看见惊艳的晚霞,天空由蓝转红,由红变紫,最后平静入夜,月上树梢。课室的气氛也随着天空的色调在慢慢转变,六点半左右的时候,课室里的人基本来齐了,也不像之前那样吵闹了。一些调皮的学生在此时有了做焦点的机会,他们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整蛊招数:当大家在座位坐好,全班安静下来的时候,他们会特立独行的把全班的风扇打开调到最大档。在冬天听到摇头风扇陌生的吱吱声响,大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直到班里某个女生救援似的喊道:“哎呀痴线嘅咩,好冻啊!”风扇才停止了转动,伴随着剩余的凉风让人一阵哆嗦。
黑板上早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留言,都是科代表的作业通知。不少人都颇为好奇,怎么不知不觉的就能积累那么多的作业?东来三张卷子,西来两套习题。每天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羡慕起在之前的课间就开始动笔的同学,今晚恐怕又是一个消耗墨水的晚上。正当大家陆续开始为每天都要乘上去的“奏折”而费脑筋时,坐在课室左前方的同学打开了电视。
好吧,再等上一小时左右再动笔吧。
19:00-19:50PM外校新闻与晚读
外校电视台有一档特别出名的节目叫做《周四有约》,整个学校,中学部小学部一周内最受关注的新鲜事都会在节目中被报道。节目里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反差,那就是小学生与中学生面对镜头的不同反应。校电视台的记者不太可能单独采访小学部的某一个学生或者老师,因为一旦这个人出现在尽头面前,与他相关的小朋友们就会蜂拥而至,并不断用即兴表演来争取做最耀眼的绿叶。大多数中学生则截然相反,躲镜头都来不及,还哪敢摆上几个鬼脸?遮着脸,捂着嘴,哪怕是被记者逮到了,回答起来也难掩羞涩。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周四有约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环节,那就是跟踪校园里的违规事件。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操场边的围墙处买零食了,今天上镜的就有隔壁班的几个经常过来做客的同学,大家幸灾乐祸的笑着,心里暗暗庆幸今天没发现有什么风吹草动。
今天的节目里还报道了前阵子的“开心杯”教职工篮球比赛,就像许多电影都爱用三百六十度环绕摄影一样,快进播放恐怕是《周四有约》栏目组在播报体育赛事的时候最喜欢的老梗。电视机里,赛场上的选手的双脚的摆动速度的比博尔特还要迅猛,拉拉队员鼓掌的频率达到上百赫兹。配上热情洋溢的音乐,在结尾处的时候突然慢镜头播出某选手出手的英姿,全班“哗”的一声,大呼好帅,而后欢声笑语,报道胜利结束。
这时候许多人才发现,负责晚读的老师早已不知不觉进入课室,坐在讲台上陪全班同学笑了好久。看节目归看节目,晚上七点半开始要晚读了,对于这一点老师是不会含糊的。电视机一关,课室的气氛马上又紧张认真了起来。老师也会陪着学生一起读,师生几十个人的声音凑在一块就变成了一个班级的声音。班班如此,让整个教学楼变得严肃而生动。有时候老师也会换换口味,让大家默写或者听写,然后同桌互相更正。一些同桌也会在听写错误与否的问题上讨价还价一下,关于某个扣分点上唠叨一阵子。
晚读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些动作快的学生早就等不及了。
19:50PM-晚上某一时候 晚自习
作业,工作量约等于正无穷的作业,今天也不例外。大家都遇到了一个学期里最悲催的晚上,不论主科副科,几乎每一科都有布置练习。数学作业一如既往的让人头疼,外加昨天布置作文今天一定要完成上交。班级都自觉的安静下来,时不时能听见学生们对晚自习作业量的质问:
“个老师系唔系痴线噶?”
“点解会有甘多作业噶?”
“点解啲题目会甘X难噶?”
最后,所有的质问都会高度总结为一声哀嚎:
“X!好X烦啊!”
班级里已经发展出了强大的合作团队,正如《蜘蛛侠》里的Uncle Ben所说的那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自动成为了大家的小导师。有些小导师依然发展出了自己的讲座,课后坐在位子上,面对众多听众的围观讲解题目头头是道。更有甚者,调动出了黑板,在讲台的一角,用短短的十分钟完成了一次当老师的幻想,听众们一句句“好犀利”就是令人自我膨胀的表扬。
能力在小导师之下的则是兢兢业业的“中产阶级”,“中产”意味着这群人每个晚上只能完成中等质量的作业。不少人做作业做得走火入魔,还会把要做的内容搞错。明明要求做的是一三五题,自己做的确是二四六题。课后与同学讨论了才得知,士气大减,重新拿起题集,头晕目眩,默默告诉自己不会再做了。这群人是抱怨声的来源,一方面累得不行了,另一方面怕老师怕的不行,他们对作业的态度介于想完成与不想完成之间。
最后,为了节省时间,有人索性把人家的作业拿过来参考。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也有人就干脆抄作业了。可是抄作业也是一个技术活,如何把作业吵得和自己的水平一致让人费尽心思。比如英语选择题不能太过嚣张的完全照抄,总得抓一些题目故意填错。这样做一般来说老师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时候某人的昨夜里两道几乎一样的题目一对一错,这就有些蹊跷了。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批最最勇敢的人,他们从不抄作业,能做多少做多少,晚自习结束一定是准点走出课室。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完成不了作业对他们并不构成压力,错过了精美的宵夜才是莫大的遗憾。
做作业带来的压抑感会让人有点喘不过气,课间时间都没空享受。一些同学会偶尔趁课间休息走出课室的时候顺便吧班里的灯给关了。班级立刻进入了短暂的混乱,这也算是一个有力的提醒,告诉大家晚自习可以暂停一会了,出去放松一下吧。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听到“哎呀痴线嘅咩,咪搞啦!”的抱怨,随后又是一阵哄笑。
要说这种人为的关灯不能让大家彻底放松紧张的神经,那么大规模的停电可就是真正的狂欢了。前阵子,整栋教学楼罕见地停电了,伴随着“哗”一整喧闹,班里一些积极分子便开始乱叫了。这些男生少有的发出了高频率的尖叫,可见被作业压抑得够久的了。然后黑压压的课室里回响着各种狂笑声,外人看来就像是疯人院一样。在裤兜里憋屈久了的手机也放肆的出来喘口气了,再来几部数码相机,开着闪光灯一通乱照,好似星光熠熠,让人头晕眼花。班主任当然要第一时间到班里来控制局势啦,但是即使是将众多疯子控制成为正常人,大家也做不了什么。黑灯瞎火的,读书也不是,做作业也不是,所以还是低声细语地聊聊天吧。不过那次停电貌似某个班里传出了集体背书的声音,造诣啊造诣。几分钟后,电力恢复正常,伴随着一阵失望的“切”,一切又要回复正常了。不过没过多久,就进入中段休息时间了。
这种停电导致的狂欢是那么痛快,那么罕见,实在是晚自习时开小差的绝佳素材。今天平平无奇的,实在遗憾,电力不能再足了,还是老老实实写作业吧。
晚上某一时候-00:00回宿舍与睡前夜话
晚自习的结束为一天的辛劳画上了句号,大家陆陆续续的将作业提交给课代表。没完成的作业的人里,有一部分还在艰苦鏖战,有一部分则草草收兵,赶着去吃夜宵去了。作业多的科目的课代表特别难当,晚自习结束以后收成寥寥,还得拿着班级名单腆着脸一个个询问作业情况。有些课代表则是当得有声有色,人缘搞得好,作业收的齐。他们时不时还会向完成作业的困难户们输出自己的作业,先做完带动后做完,可谓人见人爱。
由于近日没有什么特别的校园活动,所以课室里头很快就剩下了寥寥数人。只留下讲台上几个美剧迷,将最新一集的《危机边缘》传送到iPod里,收拾收拾也准备回寝室了。
校址不在闹市,所以大家都有一个较为宁静的夜晚。又一次走在跑道上,开阔的视野让人不禁想仰望星空。若不是冬天,还可以听得几曲虫鸣蛙声。操场的一百米直道就像一把尺子,暗示着教学楼到饭堂有大约一百多米的距离。还处于关系暧昧阶段的人们静静的走过这一百米,只求时间可以过得慢一点;而已经在一起的情侣们则可以慢悠悠的在操场上兜着四百米乘以N的圈子,直到接近生活老师的忍耐极限。对于前者而言,一次勇敢的冲动无非能导致以下两种结果。第一个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百米将会变成四百米,甚至八百米;第二个结果就是这一百米再也不能是这两个人一块走了,晚自习后快快冲到饭堂享受宵夜,用食物疗伤,该干嘛干嘛。
饭堂里的夜宵一如既往的好吃,水饺和炒饭是热门菜式。不过它们不是最热门的,最热门的夜宵如同神兽一样,在非常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能被召唤出来。最出名的就是果冻和汤圆,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关于它们的竞争,其激烈程度更甚鸡腿扇贝。倘若有人吃完五六碗果冻,将塑料碗高高垒起,那必然是要成为众人的焦点了。由于饭堂里一人一次一果冻的原则,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吃了那么多的,必然是要集耐心、智慧以及厚脸皮于一身的奇人。
今天没有最热门的宵夜,我还是淡定地喝起了胡萝卜马蹄水。
回到宿舍了,睡前是消耗剩余精力的黄金时间,互串宿舍的高峰期。大家睡前东南西北的聊一通,直到宿舍里头最早睡觉的同学说“要训觉了”。生活老师当然不能让睡前聊天太过肆无忌惮,所以会有值周的学生一个个宿舍去巡逻,提醒大家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过,巡逻的学生通常也是一个话匣子,有些人还有出奇旺盛的表演欲望。遇到这种人表演一段各个老师的模仿秀,宿舍的笑声反而会如同炸弹一般引爆。所以,等巡逻的学生也入睡了,还是要让生活老师来收摊,大家的亢奋程度有增无减。
再晚一些的时候,宿舍渐渐安静下来了,一些同学还在听歌,一些同学在看美剧,还有一些同学在给女生宿舍的她发短信。有些比较思想统一的宿舍,大伙儿还会一起听收音机,陈扬的《心灵地图:珠三角生活态度》是比较大众口味的睡前节目,在那里可以听到大家对生活的赞美或抱怨,以及陈扬温和而富有态度的点评或安慰。Hugo和阿志的《一些事一些情》则是处于青春期的各位的爱情催化剂,节目里能够听到热心观众们的情感故事,或是追求恋人的现场直播,主持人的笑声更是让人忘记了一天下来的劳累。如果这个宿舍比较喜欢剑走偏锋的娱乐方式,大家会选择收听黄绿医生们的医药广告,不知是哪个流派的粤语一定会让大家捧腹大笑。
再晚一点,大家终于困了,相继进入梦乡。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六点四十分,大家不见不散。
写在后面
各位尊敬的读者,很抱歉我要以一篇味如嚼蜡的流水账来作为纪念母校成立二十周年的文章了。在一开始收到高中好友许高远同学的征稿通知时,好久没有正儿八经写作的我为此大为头疼,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我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一方面我想写写个人的经历,谈谈自己遇到的朋友、老师。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文章的个人色彩太过浓重,我又想尽量用第三视角去描述外校的生活,从而能够与大家产生共鸣。然而倘若这么做的话,那就不像是自己为外校写的纪念性文章,而是一篇没有特点的广告词了。也正因如此,我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后来我想起起过去毕业以后与同学们的聊天,几乎每一次都是滔滔不绝的回忆。其内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间还夹杂着不少八卦。于是我决定干脆把中学时代的琐事一一记录下来,有的来自高中,有的来自初中。把这些真实的故事串在一天里,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了。平凡的每一天是我们所有外校人在外校里最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相信这平凡的每一天也是最能够激发大家共鸣的日子。
行文粗糙,内容多有疏漏,望各位多多包涵。平凡不意味着毫无意义,若是能够让诸位在其中看见自己过去的影子,而后会心一笑就是对此文最好的肯定。谨以此文献给令人朝思暮想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祝二十岁生日快乐。还有十周岁的零三级,我与大家一样,为学校饭堂的鸡腿扇贝垂涎欲滴。
2013年1月10日于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