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学会思考 感受幸福

——高三年级讲座打造幸福主旋律

文字:鲁亚利供稿:校办图片:时间:2012-10-21点击数:1540

 

面对媒体的碎片化轰炸,可能每个人都有“被”各种资讯绑架的切身体验。高中的孩子正是开始思考生活社会的年龄,这时候他们最想弄明白的就是“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信息的多渠道传播,一方面为他们认识外界带来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他们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而失去自我判断。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从普遍“被”怎样的怪圈中跳出来,高三年级的老师可谓用心良苦,邀请了南方卫视《拍案》的主播俎江涛,为学生解读“如何在信息时代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俎江涛,我的老乡,这一点让我挺自豪,走出来的陕西人,不乏这种能深度思考,睿智从容的人。这多多少少对国庆长假期间网络上地域攻击中出现的陕西人的负面形象进行了纠偏,同时也契合江涛这次讲座的一个主题,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讲座中,江涛提到了2010年弗里德里曼的《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在当时给了人们一个信号:地区的差异性将逐渐消失。在网络时代,世界看似平的,因各种信息占有量的均衡,使得各种领先优势没有了,但是哲学辨证法告诉我们不平实际是世界的本质,那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传媒方式的了解会影响对未来的了解。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可能不是事件的全部,所以要有质疑。这是整个讲座的意义所在。

媒体碎片化的时代,各种资讯的占有不是困难,但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引用村上春树的话“我们都是人类,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我们都只是一枚面对体制高墙的脆弱的鸡蛋。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毫无胜算,墙实在是太高,太坚硬,也太过冷酷。战胜它的唯一可能,只来自于我们全心相信每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来自于我们全心相信灵魂彼此融合,所能产生的温暖。”这样看来有价值的信息一定是有温度的。媒体在推动着某一个人某一事件前行,前行中这些人并不孤独。有立场的媒体的关注点,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因为新闻人物或事件所映射的不单单是主人公的命运,更是一群人的命运,这就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发现真正能引发人性正能量的东西将催生整个社会正常、理性的审美和道德判断。

“渐冻人”陈斌,身体渐失知觉,心理却越发强大!他对自己的疾病从不讳言,反而去鼓励和帮助更多相似的人。他就像第二个弗洛伊德,想要成为心理学家,研究自己的内心转变、正能量意识的复苏为那些和他一样面对命运打击的人们带来勇气,提供有效的帮助。于是他以640的高分进入了中大的心理系。单看他的命运表现形态似乎是悲剧的,但他的生命所传递出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有方向感,他是强大的,也是幸福的。

“被精神病人”徐武的案例则让我们看到了媒体以及大众对人(哪怕是精神病人)的本质的关怀和尊重。“让人们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只要是人就应有尊严应被尊重,没有其他附加条件,哪怕他是罪大恶疾之人,惩戒和尊重并不矛盾。

这让我想起由莱昂纳多主演的美国大片《猫鼠游戏》,主人公是FBI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通缉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广大,伪装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几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迹。乔装医生、律师、飞行员,统统都是他曾经的身份。当然,弗兰克凭着这个“本领”,骗取了高达几百万的金额。FBI探员卡尔受命追捕弗兰克,数次被弗兰克骗过而未能抓捕。正像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与杰瑞鼠一样,汤姆猫永远也别想把聪明的杰瑞鼠捉到。卡尔后来对弗兰克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既痛恨弗兰克犯下的罪行和对自己的戏弄,却又不自觉地同情他的家庭遭遇,佩服他的聪明才智,二人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渐渐地,兵与贼之间产生了形同父子的友情和默契,最终卡尔在法国一个偏僻小镇把弗兰克捕获。但已被整得焦头烂额的法国警方气急败坏,在监狱中折磨弗兰克。卡尔力争把弗兰克引渡回美。弗兰克被判服刑12年,此时弗兰克的父亲已意外身亡,母亲也早改嫁。入狱后,卡尔经常前来探视,弗兰克用自己的知识为卡尔破解银行诈骗术。5年后,由于卡尔的建议与奔走,弗兰克得以恢复人身自由,条件是做FBI的技术顾问破解疑难骗案。

看来监狱的高墙也并不完全是冰冷的,卡尔对弗兰克的态度,不但挽救了他而且成就了他。

再次回到村上春树的那段话,我们要全心相信每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全心相信灵魂彼此融合,所能产生的温暖。但这对传统认识是有挑战的,对每个人的直觉和经验是有挑战的。媒体用艺术的或新闻的手段,表达了这种关切,引发人们深度思考,无形中推动了社会政治的进步和人民的成熟。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即使有价值的信息,也存在报道角度的不同。所以不能非左即右,非黑即白地一定要一个准确答案,只能承认,一切都是客观存在,那就要求我们客观看待。

有同学在互动时提到北航教授韩德强掴老汉的案例,孩子迷茫了,应该说报道一出,网民也迷茫了,网上各种声音都有,归纳一下无非就是支持和反对两种,其实韩教授的成长过程中他本人也在迷茫着,没有方向感是痛苦的,从小受到的劳动大众教育,使得他又红又专,完全彻底地相信毛主席,相信党,相信人民大众,他极端了,在他看来毛主席就是西方的穆汗默德,当他把主席神话的同时也就等于把主席妖魔化了。主席变得没有温度了,主席的言行成了控制他思维的枷索,他自我默默舐噬着文革给他的家庭带来的痛苦,更痛苦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转型让他看不惯甚至愤怒,可正是这种种看不习惯,却给他带来发展和福音。种种认识和价值形态上的矛盾,使他无所适从。从这一点来讲韩教授是不自由的,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思维的受限。

看问题有三层境界: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能否占有,听过、知道,基本就达到了这里所说的看懂的要求;但看得准就要求能从沙子澄出金子,发现有价值的资讯;看得远,那就要深度解读,媒体的做法是一抓到底,我们的做法就是思考、质疑、研究。在这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最终发出不被淹没的声音。

昨晚我看到了,外校高三学子是幸福的,他们思维自由,问题纵深而尖锐;透过现象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届高三学子是幸福的,因为老师们用心良苦,专业而理性,随时关注着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并寻求最佳的渠道,帮助他们梳理认识上的误区和障碍。

高三年级的老师们辛苦了!在此向你们表达无限的敬意,你们小心地呵护着学生的认知发展,在高三这充满压力不得不面对应试的一年,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忘育人,你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相信你们的关爱会让他们走得更有力量,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