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智慧爱为成长赋能

——记哈佛心理学硕士敏怡老师的儿童心理知识讲座

文字:付丽红供稿:小学生活部图片:张瑜时间:2019-07-01点击数:1120

     

    儿童心理健康是全社会深切关注的问题,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心愿。

627号下午2:30在小学阶梯教室,我校心理督导员,来自哈佛的心理学硕士在美国一直从事儿童教育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拥有在美国公立小学、专业研究所、以及多样化家庭的工作经验的黄敏怡老师,为小学部全体生活老师带来一场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同时列席培训现场的还有小学学生处肖晓敏主任,小学生活部舒腊爱主管以及小学部心理团队的老师们。

 

 

骄阳似火日子,黄老师恬淡的微笑,缓缓的讲述温柔如一缕清风,带着一丝薄荷的清凉吹散夏日的焦灼。黄老师从心理健康概念和理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自主意识的建立、生理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梳理,并结合生动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见的:寄宿学生与家长情感连接的方法,低段孩子入学时的分离焦虑,高段学生青春期叛逆等问题给予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干货分享:基于儿童心理学的神奇功效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概况

二、沟通技巧

三、如何面对应激情况

解读一些神奇句式:

1. 将“必须”和“得”从词表里清除,尽可能少说“不行”儿童时期多用肯定句:你可以!青少年多用疑问句沟通。在我们的文化里,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们都精通两个词——“必须”和“得”我必须,我得……光是这两句话,让多少人陷入了痛苦自责的泥沼。

2. 始终跟孩子说句话: 只要你坚持尝试,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这是一个魔法句式,无比神奇。

3.始终强调孩子的点滴进步 积极思维,赞赏,表扬,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高奖赏。爱孩子,欣赏孩子,请表达出来。记得始终强调并认可孩子的点滴进步,意义重大。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黄老师围绕主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国外实践经验,科学的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七个阶段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等方面结合PPT图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发在座老师的思考和启迪并对黄老师精彩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比收获知识与教育技巧更让人铭记深刻的是满载丰盈的内心,在培训活动结束前,小学学生处肖主任用“受益匪浅”四个字总结了全体与会老师的心声。引导孩子的成长,如同挖掘一条幽深的秘密通道,只有不断开掘的爱才能让心灵彼此邂逅,彼此相逢。而在这个过程中,情在坚守,业在锤炼,德在奉献,爱在绵延,也因此,教育才焕发出神圣的光辉。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填写了《小学生活部心理课题调查表》“这样的讲座太需要了,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工作中,我们更需要心理学的强大支撑,开展教育工作。”此次心理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十分感谢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