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记广外杯初中组赛事报道

文字:供稿:初中英语组图片:时间:2019-06-03点击数:1047

 

一年一度的广外杯中小学生能力竞赛在五月拉开了帷幕。在广外教育集团的指导下,初中部组织了班级到年级,再到校园的选拔。本次比赛关系重大,郁校和郭校也一并参与了此次选拔选手的过程。在共同商讨后最终确定了来自初二(2)班的王惟和初二(12)班的姚子墨同学参加本次决赛。本次大赛的指导老师为王佳琼,钟翼和谢文君。其中王佳琼老师除了作为广外外校初中部带队老师外,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头衔:第六届“外研社杯”(华中,西南赛区)全国高校英语辩论赛第二名;因此作为培训老师再适合不过,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大局把控。钟翼老师在去年广东省班主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其比赛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过硬。谢文君老师为研究生的毕业生,其语言功底可为选手演讲稿件带来较为专业的建议。

今年比赛赛制变化较大,半决赛为读后已备演讲。大赛前两周组委会公布指定的500字非虚构类文本,选手根据文本内容准备演讲稿。本次半决赛的文章话题为时下最火热的“AI”,即人工智能。限时2分钟内完成并需要根据演讲内容回答评委一到两个即兴问题。

 

(选手选拔)

 

本次培训任务异常艰辛。三位女老师对于AI话题平时积累并不多,于是三人分工合作,在白天上课之余,王老师在TED上观看学习了很多关于AI的学术演讲,钟老师网上搜索了大量AI应用的实例,谢老师则是阅读了不少国外关于AI的最新研究和论文。选手白天上课,晚上才能进行培训,每天从晚上7点到11点,三位老师和两位选手就AI知识、演讲技巧、文章结构等进行头脑风暴。两位选手对AI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培训的过程更像是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集思广益,高谈雄辩,群情激昂振奋。

 

 

选手在熟悉稿件后便是演讲。钟老师指出演讲是演和讲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背诵。她亲自上阵,一词一句教选手如何演绎,细化每个表情和肢体语言。王老师更是情感的把控专家,她教育选手如何拿捏情感,语音语调,手势姿态亲自做,亲自教。谢老师负责文章语言和即兴答题的结构化等问题,希望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背诵答案。培训期间,郭校百忙抽空到现场指导。他肯定了选手优秀的风范,同时就内容及结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半个月的培训虽然辛苦,但整个过程没有人抱怨。选手感恩老师的付出和指导,老师欣慰选手的进步和超。,每一个培训的晚上大家都是激情满满,尽管前一天晚上因为作业没改完、课件没准备、文章要修改、稿件没背好,作业没做完等或熬夜或早起。大家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默默地付出和奉献。两位选手经历从无到有,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

 

(选手姚子墨风采展示)

 

比赛当天,七八年级每个班派出一位代表助战。下午两点钟正式开始半决赛。王惟与姚子墨同学都以最好的状态、饱满的精神迎接了这次比赛。半决赛最精彩的部分是两位选手的即兴回答问题的环节。尽管评委问题比较难,两位选手处变不惊,有条有理、有据有范地回答了问题。最终点评环节评委两次提到两位选手的优秀表现,尤其是姚子墨的演讲内容深得评委赞赏。最后王惟以半决赛第一名、姚子墨同学第四名成功晋级晚上的总决赛。台下观战的 “拉拉队”也非常的给力。他们在会场遵守纪律,选手出场齐声喊出“ES, beyond your dream”为选手加油助战。

 

(选手王惟风采展示)

 

短暂的休息便是决赛。决赛形式依然为读后演讲,只是准备时间只有90分钟,但选手上台需脱稿。两位选手写稿、背稿、演讲 环环紧扣,从容不迫,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两位选手语言功底深厚,词汇、句型、思想让其他选手望其项背。最后,王惟、姚子墨获得了三等奖;其中,姚子墨演讲稿电脑评分是唯一一个获得Advance Organization and Idea Development(结构及思想内容优秀)的选手;王惟以其卓越的表现,优秀的综合素质荣获7/8年级赛组评委特别奖,成为初中组唯一一个广东省电视台英文小主播。可与著名外籍主持人,也即是本次大赛的主持人Hazza同台支持节目。让我们期待今后王惟更多的精彩表现。

 

(选手王惟、姚子墨风采展示)

 

比赛结束,整个团队百感交集。从准备到结束比赛过程虽然短暂,但这段团队一起烧脑的日子终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两位选手表达了对此次比赛的不舍,觉得整个比赛学到最多的并不是知识,不是奖项和名声,而是学会了感恩和成长!最后王佳琼老师总结:学得越多,越觉得不懂的越多。我们时刻应该做到Live and Learn.

 

(团队展示)

 

(指导老师风采展示)

 

(获得奖项)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