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的成长故事
——初中部德育论坛
“初中部德育论坛——我与学生的成长故事”于5月21日下午在4302多媒体课室如期举行。活动本着为促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德育的实效性、提升初中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理念的初衷,打造让德育骨干团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实践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教育理念。
本次论坛由学生处主任杨世华老师精心筹备并担任主持。参加本次德育论坛的有初中部全体班主任、生活老师,张亚娟初心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广外番禺外校教师观摩团队,分管初中部的熊士军校长助理。担任本次德育论坛评委的嘉宾有:广外外校刘军勋校长助理、番禺外校闵全志副校长、特级教师王振海老师、年级主任卢小玲老师、年级主任张亚娟老师、钟翼老师,他们都是从教育前线,摸爬滚打,不同凡响的名师;教育经验丰富,教学颇有建树!
此次论坛中,初中生活部温柔可亲的晏君君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我与学生的成长点滴》的教育故事,和善坚定的初二4班班主任姚秋月老师同我们分享了《不忘初心·和善前行》的德育故事,秀外慧中的初一11班班主任朱慧婷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给予的艺术》的教育故事,柔情慈心的初一3班班主任冉旭东老师同我们分享了《我和ZZ的成长故事》,仁者爱人的初二13班班主任曾静兰老师与我们分享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班级管理中的自育他育与共育》的教育故事。
分享中晏君君老师,以挚诚的话语“首先我想到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工作中,我除了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好的教育经验,还通过多看专业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平实的行动“首先我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距离与学生建立感情”,持续改变学生拖拉的习惯,与学生多次交流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难题……一幕幕,再现了她与学生的成长点滴。分享的最后她说:“学生的改变让我明白:在教育工作中,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多思考、多想方法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姚秋月老师分享了她如何帮助小雅,进入小雅内心,促进小雅成长的暖心故事。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姚老师广泛阅览,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如她分享的一个教育方法:第七感技能的学习;第一,洞察自己的心理; 第二,了解他人的心理; 第三,让我们自己的心理与他人的心理趋于整合。她因此找到了进入学生内心的法宝。她朴实无华的说到“学生的成长是我工作前进的动力”,她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心心相印的过程,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走到人心里去。最后她眼含深情的说道:“当班主任的幸福: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
朱慧婷老师通过叙述她与小天同学、小木同学的教育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年轻有为的班主任形象,对于自我善于反思,积极探索;对于学生正面教育,细致入微,呵护学生。面对各种学生问题,她不断学习,自我提升,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她运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学生心理状况,采用“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各种学生问题。最后她说:“给予,是在弥补学生的缺失中引领学生成长。”
冉老师讲述了她和ZZ同学,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对她的误会、敌对、排斥,到师生间相爱相知的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历程让我们感受到冉老师对学生的“似水柔情”,仁者心态;从学生起初对老师的课堂咆哮到母亲节学生对老师表示由衷感激的温馨话语,我们深有感触地领悟到老师日常的付出,更庆贺学生的不断成长。冉老师分享说:“当我们用包容、有效沟通和爱对待身边的每个学生,每件事的时候,他们能将成长的品质,或延续,或影响,或传承,这就是教育了。 ”
曾静兰老师引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一句话“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象话。”我们看到了她不忘的初心。叙述中她用两个教育案例——座位风波、作业拖延症,让我们感受到她是一位满怀理想,追求完美,脚踏实地,智慧建班的守望型老师。她深有感触的说:“教育即成长。 这个成长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 老师在从事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丰富教育手段、完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自我成长,而只有当老师不断成长,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实现他育。自育+他育=共育。”
白云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亚娟老师是这样点评五位老师的教育故事分享:“晏君君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劳心、诚心;生活区学生管理难度大,她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为学生成长倾注心血。姚秋月老师的德育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倾心、耐心,她不断摸索、自我成长,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心扉,拉近师生距离。朱慧婷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她的察心、耐心,她善于反思,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方法,尊重孩子个体性,在反思中促进自我与学生的成长。冉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们体悟到教师放下锋芒,合理示弱,与学生交心谈话,可以让师生彼此走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信赖的师长。曾静兰老师的德育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她的善心、韧心,她自珍巨琢,善于同鼓励学生一同解决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耐心的教育。”张亚娟老师还深有感触的分享到,今天的教育故事分享会,是一个正能量的自我赋能的交流会,我们教育者具有太多的付出与等待,因为有爱,不断推动我们教育工作的前进。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既要“一对一”,更要注重班级文化、管理团队的正能量建设,通过优良班风感染、塑造学生。不断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满足,愿意用快乐来影响孩子,因为学生的成长,倍加快乐。
曾获得广东省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的钟翼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感受:“真心的感谢五位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于收获。让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我在教育中不仅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孩子们也带给我成长。同学生的交往中有太多的感动、力量和遗憾。那种师生间朝夕相处的交错与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一种宝贵的体验。我们在回顾、分析、反思、分享中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育观,完善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看到作为一位班主任的辛酸,大度,学生的好评,就是我们简单的幸福。我们用爱心、耐心和投入陪伴学生,学生的多元性,让我们在反思中学习、探索,做智慧型、探索型班主任。”
校长助理熊士军分享到:“这次德育交流会,具有专业性,我获益匪浅。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离不开专业性的队伍。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在交流中碰撞、升华、成长。临听五位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沉思良久,很多收获,被故事打动。因为有你们,我们初中部才更加光明,充满希望。班主任在工作中面对委屈,咬牙坚持,担负责任,扭转工作,培养学生;生活老师,在生活区认真、耐心、细心的处理一个个学生的问题,如此我们学校才能稳定,繁荣。因为有你们,我相信初中部会一如既往地走向美好!我希望并恳请大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学习、完善。生活老师要当好孩子的呵护者、陪伴者、管理者,还要做好孩子的引领者。班主任工作要持续走心,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关注;持续树立班主任公信力,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有原则、有态度、用好规章制度。我们要会放下。放下身段,放低姿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让别人感到亲切;因为初中生心理敏感,要跟学生平等对话。要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有教育初心,也要有教育方法,对人对己,诚心相待。与大家共勉!”
附录:五位老师分享的教育故事,体现的教育情怀,都深深打动了参会教师。按比赛规则,优中选优,本次德育论坛——教育故事获奖名单:
一等奖:朱慧婷 曾静兰
二等奖:姚秋月 冉旭东 晏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