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总结、分析、精准“扶贫”

文字:供稿:高中物理组图片:时间:2019-05-21点击数:989

 

516日下午5点,高中物理教研组在物理实验室5205召开了教研会议,会议由教研组长丁长智老师主持,全体高中物理教师准时参加。

丁老师首先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两个主题;一是三个年级备课组长对本年级的期中考进行总结,二是物理科技节活动学生作品的评比。这次考试最大的可喜之处是高三的二模考试,从上学期末的调研考、到这个学期的一模、二模,高三的物理成绩从第三到第二再到这次的第一,在高三物理老师的努力拼搏下,学生的成绩一步一个台阶,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喜可贺!

 

 

高三物理备课组长沈宏伟老师认为这次高三二模取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方向导向把握的好,高中物理组多次集体教研、探讨,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其次是高三三位物理老师的集体备课,不辞辛苦的制作学案、试卷;再次是对薄弱学生的辅差到位,抓住一切时间(如大课间)对薄弱学生采取人盯人策略,力保不落下每一位学生,同时,对尖子生的培优工作继续坚持。这次考试各班发展比较均衡,在白云区前十有三位,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明显的是创新班的进步,在曾铭老师不懈努力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反应十分强烈!对后期的教学计划,沈老师认为两方面要加以重视,一是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热学,之前对热学这一块花的时间较少,练习不够,导致这次考试得分较低,从今天开始要进行热学的专题复习;其次是计算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但必须让学生多写,这要从平时的训练中入手。在接下来不久的时间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老师们自己重组试卷,控制好难度,努力让学生更进一步!

高二物理备课组长于春江老师认为这次期中考试卷难度适当,符合高二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平均分较为合理,知识点全面且重难点突出。班级方面,这次考试两个摩星班分值相差有点大,主要原因是倒数第二个计算题有一个班刚刚做过类似题,恰巧碰到,得分率明显偏高;云山班分数相差不多,其中有一个班相对较弱些,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需要重点关注。这次考试得分率较低的一个是选修3-5的动量,刚刚讲完这个知识点,很多学生还不熟练,问题还没有系统性解决;另一个是电磁感应的能量问题,对这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较多的学生暂时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后续的时间里,动量和电磁感应综合题还需复习巩固。

 

 

高一物理备课组长刘春光老师认为这次期中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基本符合预期目标,年级平均分61分,最高分97,优秀率(85分以上)占10.46%,及格率占57.1%。班级平均分比较均衡,两个摩星班77分左右,创新班65分,云山班55分左右,不同层次班级间的平均分相差10分左右,非常吻合学生的层次。试卷整体质量较高,区分度较好。从知识点来看,得分率最低的是第20题(小孩荡秋千模型),本来是一道比较基础的计算题,但涉及到小孩和椅子两个研究对象三种可能,造成学生的受力分析出错,导致全题出问题,很少拿到分数,这是我们以后要加以注意的地方。其次是21题,考点是天体运动,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在公式原理不熟练,是懂非懂,导致写出来的公式经常出错,令很多学生没有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导致写公式时字母容易混淆,进而出错。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低分问题,这次考试年级40分以下有67人,30分以下还有32人,人数较多。对于这些学困生,我们必须要多加以关注,不仅在课堂上要适度调整,在课后或晚自习期间也要多加以指导、监督,尽可能提升自己。

 

 

接下来高中物理组的每位老师对这次物理科技节高一高二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比打分,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是这次物理科技节的新设想,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性!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及理论观点,非常具有推广性!

与此同时,在物理实验室5304举行了物理科技节的创新有趣的实验活动,在实验老师及部分高二学子(事先有培训)的指导下,高一高二的全体同学参加了这次的物理实验活动,下面一起来欣赏这次活动的精彩瞬间:

实验开始啦!人潮涌动……

 

 

看这位同学做的多认真!美女老师也被吸引了!

 

 

老师专业的讲解,学生认真的旁听!

                

       

 

围观小老师的科普实验!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