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高中部生物社组织华南植物园研学活动

文字:陈卓楹供稿:高一创新一班图片:时间:2019-05-16点击数:817

 

52日,广外外校高中部生物社成员及生物爱好者聚集于华南植物园大门前。这是作为广外外校科技节的活动之一,由高中部生物教研组与生物社共同举办的一次研学活动。

 

 

这次的活动由王强老师带领,活动的主题为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一进华南植物园,老师给我们介绍的第一种植物便是榕树。榕树是华南常见树种,然而榕树的秘密却不得而知,榕树有发达的气生根,可以形成支柱使榕树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榕树发达的板状根对榕树起到加固防倒伏的作用。最奇妙的是榕树和榕小峰的互利共生关系。为什么我们吃无花果的时候会见到小虫子?答案就在这里。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棕榈园。棕榈科又称槟榔科,这种植物多为单干直立,叶子多集中于树干顶部,且多为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的大叶。砂糖椰子,蒲葵,三药槟榔,琼棕,鱼尾葵便是属于棕榈科植物。其枯叶易脱落,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质的叶鞘,韧皮纤维为死细胞。同时,老师也给我们划出了椰子的内部结构图。

 

 

然后我们到了孑遗植物区,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多种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濒危物种。多种孑遗植物为裸子植物,而“鹅掌楸”属于被子植物,叶子形状极似马褂,被称为“马褂树”。笔筒树与落羽杉为华南植物园中孑遗植物的代表。而笔筒树又属于蕨类植物。落羽杉都为高大乔木,花(实际不是花)为孢子叶球,雌雄异花,同株。落羽杉的气生根生长于地面上,为呼吸根,有帮助植物通气的作用。

 

 

走过了孑遗植物区,我们来到了“蕨类 阴生植物园”。蕨类属于阴生植物,而阴生植物指的是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比较低的植物。这类植物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就可达到光补偿点,足以补偿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量,所以在弱光条件下便可生存。

现代的蕨类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特点为其茎长于地下,横生。其叶子多为羽状复叶或条状。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为褐色,而不同植物的孢子囊形态各异。

 

 

最后,我们来到了苏铁园,苏铁的叶片呈角质,比较坚硬由于其根系并不发达,在当年气候条件下,光照强,所以表变呈蜡质,可以降低水份的蒸腾作用,保持充足水分。苏铁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分为小孢子叶球与大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球由小孢子叶组成,小孢子叶内面有小孢子囊,小孢子囊中有小孢子,即花粉。而大孢子叶球由大孢子叶组成,下边会长几个胚珠,受精后将会长成种子。老师说,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大小孢子叶球。 

 

 

一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植物的各大类群,也大致梳理了植物的进化脉络。显然,我们的观察顺序和本文的呈现顺序采用的是“倒叙”。活动结束,我们收获多多,满载而归。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