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研组举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期中考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阶段性考试,利用期中考试不仅可以达到及时复习学习过的内容,还能帮助老师诊断学生学习的情况,为后续教学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5月9日下午放学后,高中生物教师集中生物实验室召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由科组长黄雪荣老师主持,内容主要是三位备课组长结合考试成绩分析前期教学中的亮点、问题与改进举措。
会议开始,首先由黄老师安排近期工作:关注周五广州市教研;科技节活动生物组的活动(5月13日,高一实验竞赛)。
接着由高一备课组王强老师分析本次期中考试情况。
再由高二备课组陈介孚老师分析高二期中考试情况。
试卷情况:
试卷分两部分,选择题共40分、简答题共60分。试题质量很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考试情况分析:
年级均分74.6,最高分95,优秀率20.35%,合格率90.48%。各班之间差异不大。
知识点分析:
根据智学网数据分析显示,年级在培养基、消毒与灭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无菌技术、平板划线法等知识模块中掌握效果较差。
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
21题:(1)绝大部分学生知道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则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但是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是同化量之比,所以能量传递效率很多同学没有算对,也有部分学生弄错了小数点。能量流动单向和逐级递减,部分学生只答出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局域信息传递的功能,部分学生答成信息传递具有什么作用(调节种间关系);学生不知道粪便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很多人答成了植食动物,这也是流动效率算错的原因。
(3)出错少。部分学生写错反馈调节。
22题:(1)部分学生打成增长型。第二问出错很多,很多人写出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说明对能量的分配理解有问题。
(2)部分学生答成增强,认为是增加了生物种类,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
(3)问题不大
(4)间接价值问题不大。多数学生不能答出“群落水平”,很多人答是“垂直”。学生实在纳闷,明明是垂直结构,为什么题干写“水平”。
23题:(1)很多人答成尿素的作用是提供唯一氮源,没错,但目的是筛选,也有人答成鉴定
(2)因为要进行菌落计数,所以只能稀释涂布平板不能划线,很多学生划线了。震荡培养比较偏,很多人答成均匀提供营养。
(5)菌落计数的要求是30-300,因而是105-106.显然学生没有掌握,不是答106,就是答105
24题:学生对固定化酵母的步骤记得准确,对关键步骤理解存在偏差,对实验设计中无关变量的确定和单一变量原则答题语言不规范。
25题:整体答题情况良好,存在错别字多,比如“毛酶”“巴士消毒”,部分同学对消毒和灭菌区别和方法不了解。最后一问错的多,错误集中表现为“抗生素会杀死乳酸菌”“抗生素能杀死细胞”“抗生素会被酶分解掉”等。
针对本次期中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陈老师对日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课堂教学中加强设疑引导,尽可能多一些师生互动,避免老师一言堂;
3、构建思维模型,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期中后开始进行一轮复习,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最后是高三备课组徐达老师分析广州二模考试情况。高三二模生物成绩排名白云区第一名,而且遥遥领先第二名5分多,是所有科目里面领先分数最多的一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生物满分只有90分,能够领先第二名5分多,说明我们生物的贡献已经算是非常高的啦。高三后期要重视教材、再次回归教材。三个老师分工明细,挑选适合我们学生的题目,提高中档题的得分率。另外高三还制定了后期冲刺阶段备考计划和备考重点。
毕业班冲刺阶段备考计划
毕业班冲刺阶段备考重点

